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乡村振兴战略专题 > 战略资讯宣城泾县孤峰村:探索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新模式

宣城泾县孤峰村:探索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新模式

来源:原创  时间:2022-09-08  点击: 689次
孤峰村从点状自主运营到积极融入旅游度假村,探索村景融合发展模式、探索“生活研习所”营地项目,打开了更大的发展“想象空间”,来点亮乡村振兴路。

  近年来泾县昌桥乡孤峰村通过“竹海+林园”深挖竹主题,弘扬竹文化,释放乡村振兴发展新动能,积极探索“生活研习所”营地,再创“银孤峰”荣耀,擦亮孤峰油布伞“橙色”名片。


  而眼下,作为大黄山旅游资源摸底、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基地创建的组成部分,孤峰村“两委”将全力把孤峰村打造成泾县北邑竹海旅游“生活研习所”营地。


  由此,孤峰村从点状自主运营到积极融入旅游度假村,探索村景融合发展模式、探索“生活研习所”营地项目,打开了更大的发展“想象空间”,来点亮乡村振兴路。


  谋划振兴

  孤峰,因一座孤山而得名,山下“通池(州)、安(庆)孔道”古道保留至今。森林覆盖率85%。竹林面积宽广,物产丰富,村民主要以开展种植业、竹制品手工业、竹制品深加工为主导产业,年人均纯收入18000多元。村内现有3处竹制品加工厂,目前已形成竹制品手工业、竹制品深加工,带动一大批村民脱贫致富,村集体年经济收入达30万余元。在县域曾有“金蔡村、银孤峰”的美誉。孤峰村境内资源丰富,还因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的王直老人、“省非遗油布伞”传承人郑国民为代表的孤峰人在文化教育、乡村旅游上作出的贡献而享誉全国,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


  近日,记者走进孤峰村,省级非遗油布伞、碧绿的竹海、干净热闹的古街道一一映入眼帘。


  按照“整线(片)统一规划、点线面有机结合、区域一体化建设”的要求,孤峰村紧密结合沿线产业、生态等资源,开展农村高标准农田建设、水环境综合整治;谋划建设孤峰小河上游河堤林业段景观大道、“通池(州)、安(庆)孔道”古道修复与红色旅游路线宣传;开发孤峰林业中心村约300亩农田、耕地增产增值、与古镇孤峰油布伞综合旅游项目基地强强联合;并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开发特色种养、乡村旅游、观光农业、果蔬采摘、林下经济等绿色产业;继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力争创建省级美丽乡村先进村。同时依托孤峰林业小河资源优势,建设滚水坝,既能保护水土流失又能增加观赏价值,建设一条沿河游步道,修缮部分具有观赏价值的废旧房屋,以油布伞体验制作、手工制作竹制品一条街为特色,带动周边农户发展集生产、加工、销售、休闲旅游一体的竹制品、油布伞产业经济。


  “我们探索‘生活研习所’营地,是在文旅部门的指导下建,以竹为媒,借力打造泾县北邑竹海旅游‘生活研习所’营地,可以让我们更多的老百姓参与进来,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以此助推全村的全面振兴。”孤峰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傅成志笑着告诉记者。接下来,该村将继续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做强做大村集体产业的同时,开发更多的体验项目,吸引更多的游客来观光旅游,以此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为打造泾县北邑竹海旅游“生活研习所”营地贡献“孤峰”力量。


  村景融合

  如果说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等一系列项目的实施,让孤峰村村走上了幸福的康庄大道的话,那么,村景融合则进一步拓宽了这条康庄大道。


  “孤坑(峰)名伞最宜春,风雨连旬不恼人。”这首清代诗人王德钦诗中所说的“孤坑名伞”,就产于现今的泾县昌桥乡孤峰村。如今,村里有个制伞匠人,叫郑国民。《中国影像志》节目称赞他“为人们展现独特而又亮丽的中国元素、中国风景”。


  郑家祖上都以制伞为生,郑国民从小耳濡目染,在父辈们日日制伞的环境中长大。17岁,他进入孤峰雨伞厂师从其父,开始系统地学习传统制伞技艺。


  “吸引我来此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这里交通旅游基础设施便利;另一方面是因为这里有守护千年伞艺三十载的工艺人郑国民还有做工精湛和美观耐用的油布伞。”来自海外摄影爱好者汤姆说。我相信未来随着孤峰村油布伞名气的增加,文化旅游开发会上升很大空间。


  据傅成志介绍,以前的孤峰村,虽然背靠竹海,但由于基础设施薄弱,村民除了编制竹产品、务工外,从还想过能靠绿水青山吃上“旅游饭”。大黄山旅游资源摸底、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基地创建、“生活研习所”营地探索等工作开展以来,结合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大力推进生态林业与文旅融合,积极探索村景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


  傅成志分析,一方面,孤峰村利用孤山竹海、孤山“通池(州)、安(庆)孔道”古道、省级美好乡村中心点、通过差异化定位、精细化服务,进一步满足了游客度假、康养、研学的需求,吸引泾县北邑竹海旅游“生活研习所”营地的客流,实现村景融合;另一方面,游度假村打造后,孤峰村既有乡村的形态和竹林生活的环境,又有现代化生活的便利性。良好的环境、具有奔头的产业不止吸引游客,还将部分游客转化为了新村民,成为建设发展孤峰村的一分子,让孤峰村的发展可以更好借力使力共享发展。


  探索打造泾县北邑竹海旅游度假村引领观光向“生活研习所”地转变


  通过“乡村旅游”助推泾县北邑竹海旅游“生活研习所”营地,孤峰村只是在探索。


  据了解,泾县北邑竹海旅游“生活研习所”营地区位于泾县北邑孤峰村林业自然村组,地域面积2.18平方公里。孤峰位于县北,与芜湖市的南陵县接壤。泾县的北边都是丘陵与低山相间,见到一座像样的高山。孤峰山是曾经的孤峰乡境内的最高山,海拔亦仅367米,后称为孤山。站在孤山顶远望一峰耸峙,于是便名孤峰,地亦由山名。


  孤峰有山也有河,山叫孤峰山,河就叫孤峰河。但河原本不叫这名字,原先叫虎澜溪。波澜有如猛虎,可见它的难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孤峰河,几乎年年为患,以致它几乎成了水患的代名词。后经治理,改名为孤峰河。但很长一段时间,泾县有“金蔡村、银孤峰”一说。在泾县几十个乡镇的经济排行榜上,孤峰赫然列在第二。称金称银,都是因为有竹。孤峰是一个以竹文化为特色、以“竹”生活为理念,集度假、休闲娱乐、山水游憩、文化体验、健康养生等功能于-体的主题文化度假之地,于2020年被省批准为美丽乡村建设点。


  此次泾县北邑竹海旅游“生活研习所”营地,是孤峰村“两委”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和探索,也是促进和引领旅游行业由观光型向“生活研习所”营地转变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泾县全域旅游产品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将“生活研习所”营地引入乡村旅游,是乡村旅游探索小而美模式的有益尝试,将会为乡村振兴带来更多的活力与产能,点亮孤峰村乡村振兴路。在探索泾县北邑竹海旅游度假村未来的发展规划——“生活研习所”营地中,即使烈日炎炎,村“两委”成员额头布满细密的汗珠,汗水浸湿了衣衫,但是他们没有懈怠。目前,走进孤峰村,道路四通八达,路旁、院内、村边景致随处可见,“生活研习所”营地雏形已基本显现。


    中机院起源于产业竞争情报监测,发展壮大于规划咨询,成名于规划思想。专注于乡村振兴规划,如:“三农”问题乡村治理乡村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乡村产业聚集区、农产品产业链等研究规划咨询服务10余年。时刻洞悉乡村正在发生的巨变,对于乡村振兴相关项目有着丰富的经验及庞大的研究队伍,经手相关乡村振兴规划项目近百余例,欢迎致电400-666-8495咨询!


分享到:
上一篇:河南省村庄规划新标准 明确了27条规定
下一篇:河北正定县壮大村集体经济 夯实乡村振兴根基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