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乡村振兴战略专题 > 战略资讯绵阳安州围绕“2+3+4”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以产业发展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绵阳安州围绕“2+3+4”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以产业发展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来源:原创  时间:2022-09-07  点击: 1764次
安州紧紧围绕“2+3+4”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造“一线两区五业十园”产业格局,以产业发展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因地制宜稳定传统产业,壮大特色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在传统和特色上齐发力,向高端、精品靠拢,农业产业发展质效不断提升,带动辐射功能明显增强。

  近年来,安州紧紧围绕“2+3+4”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造“一线两区五业十园”产业格局,以产业发展引领乡村全面振兴,因地制宜稳定传统产业,壮大特色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在传统和特色上齐发力,向高端、精品靠拢,农业产业发展质效不断提升,带动辐射功能明显增强。


  2022年上半年,安州区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向好,全区第一产业增加值14.11亿元,同比增长5.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857元,同比增长7.1%,经济指标全市排名前列,为稳定全区经济大盘奠定了基础。


  农机助力 粮食扩面增产增收

  走进安州区田间,空气里弥散着稻谷的清香,放眼望去,尽是挂满稻穗的水稻。进入9月,安州3万余亩水稻制种迎来丰收,村民们忙着收割、烘晒,到处呈现出繁忙的景象。


  日前,记者在塔水镇双埝村看到,田间收割机来回穿梭作业。在机器的轰鸣声中,一排排成熟的水稻被轻松收割,金黄色的稻谷被运往一旁的烘干区,农户们对收获的稻子进行初筛,烘干房内,几名工作人员正忙着给稻子进行烘干处理,便于后期保存和运输。


  据了解,种植水稻制种的育秧、授粉、收割关键节点,需要大量劳动力。为此,安州区大力推行全程机械化、社会化服务,建起了专业制种合作社,从水稻制种的品种选择、育秧、插秧、收割,全部“一条龙”服务。


  “往年每亩收成是120公斤至130公斤,今年亩产预计150公斤至200公斤,亩产值4000元左右,全村水稻制种预计总产值1000万元左右。”塔水镇双埝村党总支书记朱冬介绍,今年以来,每天都有100多人忙碌在水稻制种基地,最多时上千人,收割期全村每天投入农机设备近60台,紧抓晴好天气,完成近3000亩水稻制种收割。


  “抓好粮食生产是‘三农’工作头等大事,今年全区粮食生产呈稳中向好、稳中提质态势。”区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安州区种植杂交水稻制种历史悠久,是国家级制种大县,常年制种规模在3万亩以上。“下一步,我们将稳步扩大制种基地规模,为村民增收致富带来更大收益,预计到2025年,安州制种基地发展到5万亩以上。”区农业农村局种子站站长蒋涛告诉记者。


  此外,安州区还组织农技人员下沉一线,开展农技服务,及时抢收抢种,确保将高温干旱天气对农业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截至目前,全区8万亩玉米、3.1万亩水稻已全部抢收到位。


  多向发力 经济作物提质增效

  眼下正是猕猴桃成熟的时节,位于安州区黄土镇的2万余亩红心猕猴桃挂满枝头,迎来了丰收。黄土镇通过“线上+线下”齐发力,让猕猴桃成为群众的“致富果”。


  近日,记者走进黄土镇万亩猕猴桃产业示范基地,只见绿油油的藤蔓之下,一个个沉甸甸的猕猴桃挂满枝头,前来收购的车辆络绎不绝。基地内,几十名工人正在对采摘的猕猴桃进行果品挑选、称重、封箱、装车,忙碌而有序。猕猴桃售卖长廊内,新鲜的猕猴桃摆放得整齐有序,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选购。


  近年来,黄土镇充分利用地理、生态和交通优势,采取“大户带动、群众联户种植”的方式,大力发展猕猴桃特色产业,打造出猕猴桃走廊产业带,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劳务输出等方式增收致富。随着猕猴桃产业的不断壮大,民富村美的“安乐猕乡”逐步形成。截至目前,黄土镇猕猴桃种植面积达3.5万亩,投产面积近3万亩,总产值5.5亿元左右,种植户人均增收3万余元。


  猕猴桃产业只是安州区多向发力,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安州区坚持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优化产业布局;以基地为依托,提升农业规模化水平;以市场为导向,发展适销对路的特色产品,提高种植效益,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在探索土地流转过程中,河清镇金花村的“土地银行”无疑为盘活农村闲散地、撂荒地、零碎地,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一个范本。


  2020年,安州区借鉴银行经营模式,选择金花村探索建立以农村土地整合为基础、土地分类利用为价值增长点的“土地银行”试点,通过“零存整贷”的方式,释放土地资源活力助力乡村振兴。2021年,金花村“土地银行”收储整理土地2200亩,实现各类经营产值2700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16万元;2022年试点全面推开后,全区季节性闲置耕地得到有效治理,带动粮食增产1000余吨、蔬菜增产600余吨,助力村集体经济和群众增收500余万元,让沉睡的土地焕发出活力。


  电商给力 特色产品供不应求

  “红酥是安州特产,又脆又香。”“你看这个猕猴桃,红心的呡甜!”……近日,安州乡村振兴数字助农消费季直播活动开启。一场场围绕助农消费的“安州好物”直播活动,加速推进了农业和数字经济融合,使土特产坐上直播带货的“快车”,为农产品销售和农村产业升级开辟了新道路,注入了新活力。


  在整个助农消费季期间,安州区安排了70余个农产品及文旅产品直播专场。在商务直播间,菜籽油、猕猴桃、丝苗米、魔芋面、红酥、山腊肉等安州特色农副商品“集体亮相”,引得众多网友争相下单。据统计,7天直播活动,3个直播间总计销售3383单,金额超64万元。安州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负责人表示,直播活动效果非常好,活动结束后,很多消费者还通过线下咨询,并下单购买,现在很多产品供不应求。


  “在疫情起伏不定的情况下,不但没亏本还能增收。”安州区指代心红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金华说起今年的猕猴桃收成,满脸笑容。


  今年,合作社积极探索农产品销售新模式,运用“直播带货”的营销方式拓宽销路。直播平台工作人员通过产品推荐、宣传引导等方式,向网民推荐安州红心猕猴桃。


  在强化联农带农的同时,安州区还积极推进产业融合,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培育特色产业等,通过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中机院起源于产业竞争情报监测,发展壮大于规划咨询,成名于规划思想。专注于乡村振兴规划,如:“三农”问题乡村治理乡村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乡村产业聚集区、农产品产业链等研究规划咨询服务10余年。时刻洞悉乡村正在发生的巨变,对于乡村振兴相关项目有着丰富的经验及庞大的研究队伍,经手相关乡村振兴规划项目近百余例,欢迎致电400-666-8495咨询!


分享到:
上一篇:云南省曲靖市启动建设13个示范乡镇、40个精品示范村、400个美丽村庄
下一篇:青川县20个乡镇、178个行政村(社区)分为5个片区开展规划编制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