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建德市始终把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作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一号工程”,围绕“塑造文化地标、淳化乡风文明、滋养乡村振兴”目标,注重文化引领、价值引导、特色培育,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文化综合体”。近期,建德市委宣传部课题调研组开展专题调研。
一、建德市打造乡村振兴“文化综合体”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1.围绕“两个全”,开启礼堂建设新征程。结合德文化地域品牌打造,建德市以建设乡村振兴“会客厅”为目标,全力推进“建设全覆盖、管理全星级”。一是注重目标引领。制定《建德市文化礼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7年-2019年)》,明确全市文化礼堂建设布局和星级示范点建设目标,以改建、新建、扩建等多种手段相结合,分步实施、整体推进。二是注重示范带动。要求各乡镇(街道)按照高星级文化礼堂标准进行设计布局,每个乡镇(街道)至少建设1个五星级和2个四星级文化礼堂,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三是注重资金保障。建立“市级财政拨一点、乡镇补一点、村社出一点、乡贤能人捐一点”的资金筹集机制。
2.深化“四驻堂”,探索礼堂管理新模式。以农村文化礼堂为阵地,注重专业队伍与群众参与相结合,积极推广理事驻堂、乡贤驻堂、干部驻堂、协会驻堂“四驻堂”管理模式。一是做到管有人员。建立以文化礼堂理事会为核心、协会和志愿者服务队等为辅助的文化礼堂管理体系。二是做到管有制度。将每月划分为四个主题周,每周确定一类驻堂人员,确保“驻堂”不空档。三是做到管有载体。每年开展“最美礼堂人”“最美礼堂活动”评选,举办农村文化礼堂精品节目展演以及“乡贤走亲”活动,提升文化礼堂的影响力,吸纳更多热心文化礼堂工作的群众参与管理。
3.建设“六品堂”,谋划礼堂发展新路径。突破惯用思维标准,通过建设文化娱乐惠民堂、乡风文明育德堂、民俗文化传承堂、和谐乡村议事堂、党建理论宣讲堂、产业发展展示堂等“六品堂”,使文化礼堂具备更多的功能与价值。一是传递党的声音。二是讲好村庄故事。三是打造文创客厅。
二、打造乡村振兴“文化综合体”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要素保障待强化。通过五年的建设,村集体经济条件好、基础设施完善的行政村均已完成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剩下的104个村,面临诸多要素制约,导致项目推进不顺畅。据统计,待建的104个文化礼堂,需要新建的比例高达60%,而新建1个文化礼堂硬件基础设施投入平均达100万元,建设资金成为制约农村文化礼堂建设重要因素。此外,用地指标成为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第一道门槛”。
2.规划设计待重视。在建设过程中,部分行政村只注重场地建设,不注重特色化设计、创意化设计,没有把地域文化嵌入文化礼堂,存在农村文化礼堂“千村一面”现象。在建设中按部就班“标准”,没有对村史文脉、特色文化进行深度挖掘。部分行政村只是停留在把文化礼堂建起来的层面,没有充分考虑群众实际需求和后期管理使用,存在运动式、应付式的建设。部分行政村没有把农村文化礼堂纳入村庄总体规划,部分礼堂的建筑风格、色彩与村庄及周边环境不够协调,礼堂功能设置也不尽合理。
3.经营理念待转变。大多数村的文化礼堂管理员,年龄大、素质低、业务能力弱,缺乏一支有想法、有激情、真正把文化礼堂当做事业去做、当成自己的企业去经营的队伍。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留不住、引不来有效的人才。缺乏市场化经营的思路,农村文化礼堂的文化附加值不高,共建共享理念需要再拓展。缺乏地域整体规划,各个礼堂“各自为政、单打独斗”,没有有效发挥文化礼堂联动效应,文化礼堂的“磁场”作用不明显,周边的文化服务资源整合力度不够。
三、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文化综合体”建设的对策建议
1.加强制度保障,确保建设进度,真正夯实基层文化阵地。一是以“背书制”强化礼堂设计把关。把设计作为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首要任务,明确行政村书记为“总设计师”,要求乡镇(街道)对每一个文化礼堂的设计方案进行“头脑风暴”,市文礼办牵头开展“部门联审”,常委部长“逐一审定”,真正实现农村文化礼堂的特色化设计、产业化设计、功能化设计,着力打造乡村振兴“文化综合体”。二是以“作战制”激发礼堂建设动力。综合分析各行政村建设因素,制定“建设全覆盖、管理全星级”任务书、时间表、作战图,确保全市文化礼堂谋划“一盘棋”、推进“一幅图”、协同“一张网”,形成比学赶超、你追我赶的良好态势。同时,组建市、镇两级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智囊团”,为礼堂设计、建设、管理提供坚实智力支持。三是以“通报制”保障礼堂建设目标。明确年度建设目标,以“月通报制”为主抓手,量化通报结果,比目标、比任务、比进度、比特色。
2.注重设计把关,突出功能整合,全力打造乡村文化客厅。一是注重功能集聚,打造“村庄会客厅”。坚持“一堂多用、一室多用、宜合则并”的原则,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旅游接待中心、农村电商平台、农产品展销中心等纳入农村文化礼堂整体设计,整合文化礼堂、讲堂、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春泥计划活动室功能,模块化、综合化打造文化礼堂。二是激活地域文化,培育乡风文明。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要融合地域文化特性,深入挖掘生活化、差异化、内在化的地域文化品质,凝聚起村庄的精气神。要结合“德文化”地域品牌建设,把农村文化礼堂作为“德文化示范村”的建设“标配”,为文化礼堂贴上鲜明的“文化标签”。三是撬动“礼堂经济”,助力乡村振兴。推进“礼堂+旅游”“礼堂+民宿”“礼堂+电商”“礼堂+文创”等礼堂发展新模式,把礼堂打造为新型业态的“孵化器”。
3.创新运行理念,引入社会资本,全面做强礼堂经济文章。一是招募文化礼堂“经理人”。农村文化礼堂是“乡村文化服务综合体”,立足百姓、面向社会,要引入企业和民间资本、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管理、运行,以市场机制提升文化礼堂综合服务能力。二是打造文化礼堂“共享圈”。打破农村文化礼堂“散兵游勇”局面,推动“多堂合一”。三是创设文化礼堂“体验区”。融合宗族文化、产业文化、田园风光和现代时尚元素,在文化礼堂设置能吃、能玩、能住的文化“体验区”,通过活态、动态、业态形式,展示乡村人文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