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为你揭秘新疆旅游产业总消费如何首次过千亿大关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6-06-22  点击:843
“十二五”期间,新疆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2.51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056.91亿元,比“十一五”时期分别增长了120.18%和187.25%。截止2015年底,新疆旅游总消费达到1022亿元,首次过千亿大关,正式进入千亿产业之列。


 

新疆旅游产业发展


        张春贤指出,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自治区注重抓好新疆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落实,旅游产业取得显著成绩,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已达到8%,成为自治区支柱产业之一。

  过去五年,可以说是新疆旅游发展进程中极其特殊、极其关键、极其不易的五年,即新疆面临两个“三期叠加”的形势,新疆旅游业实现恢复性增长的同时,发展方向进一步明确,转型升级初步展开,对未来新疆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新疆旅游总消费首次过千亿大关

  过去五年,新疆旅游业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又是如何成为自治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的?郑言江(微信号:xj-talk)一一梳理:

  1、旅游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带动作用明显。

  “十二五”期间,新疆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2.51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056.91亿元,比“十一五”时期分别增长了120.18%和187.25%。截止2015年底,新疆旅游总消费达到1022亿元,首次过千亿大关,正式进入千亿产业之列。

2、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接待能力不断提升。

  公路、铁路、航空等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通讯、住宿、餐饮、会务等旅游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有较大的改进。目前,新疆旅游星级宾馆饭店403家,其中五星级16家,已跃升西北五省第一。旅行社437家,各类语种导游2.4万人,S级以上滑雪场28家,星级农家乐1355个,带动农牧民直接就业人数达5万余人,“新疆礼物”挂牌商品共计273家企业的559种商品,新建旅游厕所近500座,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备的旅游综合产业生态链。

3、旅游品牌效应已经显现。

  目前,新疆国家级精品景区数量位居西部第一,全国第三。喀纳斯、喀什、天池、葡萄沟、那拉提大草原、赛里木湖、喀什噶尔老城区等在国内外已经有很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形成了新疆天山、丝绸之路、天山廊道、霍尔果斯中哈合作中心等一批国际旅游品牌;建成了莎车王宫、新疆大剧院、阿凡提主题乐园等一批文化旅游综合体。

 得益于自治区超前谋划有效应对

  郑言江(微信号:xj-talk)提到,过去五年,面临两个“三期叠加”的新形势,新疆旅游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而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面对复杂形势,精准把握,超前谋划,有效应对。

  1、坚持理念引领,注重顶层设计,指明了新疆旅游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深入贯彻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全国旅游援疆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深刻认识和精准定位旅游业,不断丰富和完善全区旅游工作顶层设计,形成一整套促进旅游业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理念,提出了“特色为要、文化为魂、自然为基、人民为本”的旅游发展新理念;明确了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龙头和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意见,有力推动了全区旅游业发展。

2010年5月,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首次从战略层面提出要将旅游业建设成为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的支柱产业。

  2011年5月,自治区首次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和随后出台的《自治区关于推进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实施意见》(新党发〔2011〕10号),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富民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2014年,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要把新疆建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集散中心,把南疆建设成为丝绸之路文化和民族风情旅游目的地。这些战略定位的提出,经实践证明都是符合新疆整体发展战略和旅游发展实际的,特别是张春贤书记提出的“特色为要、文化为魂、自然为基、人民为本”的旅游发展新理念,更是成为指导新疆旅游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和总遵循,为新疆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2、坚持问题引领,直面困难、主动作为,及时扭转新疆旅游业下滑态势。

  五年来,面对两个“三期叠加”的严峻形势,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自治区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各级各地主动作为、迎难而上,直面矛盾问题,不断深化对新疆旅游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不断采取有效措施,着力寻找旅游业发展的突破口,着力补齐各类短板,着力扭转全区旅游业增速下行态势。

  针对客源市场萎缩问题,实施全面开放战略,积极与国家旅游局和19个援疆省市沟通衔接开展“旅游援疆”和跨境旅游工作,游客客源市场进一步拓展;

  针对旅游精品不足问题,高位推动,在国家旅游局大力支持下,新疆5A级景区数量翻了一番,位居西北第一,全国第三;

针对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不相匹配的问题,不断加大重点旅游项目投入建设力度,仅2015年旅游投融资规模就为2010年的6.7倍,投资总量、规模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针对新疆“长旅短游”问题,打造多种旅游出行方式,重点加强旅游通道建设步伐等。

  这些问题的妥善解决,为全区旅游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大环境,“十二五”期间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旅游总收入分别是“十一五”期间的1.2倍和1.8倍。

  3、坚持实践引领,多方发力,实现了新疆旅游业恢复性增长。

  五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变化变革,倡导敢于担当、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带领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创造性实施了一揽子推动旅游业恢复发展的新举措。

  在谋大谋深谋远、创造旅游发展环境方面: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总方针,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个总目标,一手抓好社会稳定,一手抓好经济建设,为旅游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五年来全区未发生重大旅游事件和旅游事故;

  坚持文化引领,注重发挥现代文化对旅游业引领作用,引导群众树立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主动参与旅游消费,主动参与旅游业发展并从中受益;

坚持法治秩序,加强“依法治区”和“依法治旅”工作,旅游环境整治取得初步成效,旅游服务质量有所提升。

  在抓小抓细抓实、推动具体工作方面:连续四年开展“爱新疆·游家乡”冬春旅游活动和各种特色旅游节庆活动,扩大旅游惠民覆盖面;

  顺利举办“十三冬”全国冬运会和开展冬季冰雪旅游项目,冬季旅游实现新突破;

  建立“旅游援疆”工作机制,以对口援疆打造民族团结工程取得新突破;

  建立“新疆之窗—海外营销中心”,“大美新疆”全方位旅游营销取得初步成果;

  “大旅游”交通格局初具规模,开通27条国际航线、156条国内航线,13个内地城市的直飞航线,8个支线机场常态化运营,乌鲁木齐到喀纳斯、那拉提、可可托海3个5A级景区开通直飞航班;

  开通发往15个省会城市和区内大部分地州首府城市的87对列车,尤其是高铁进疆开通运营,开起了新疆旅游新模式,旅游交通条件显著改善,基本实现各种交通方式全面覆盖;

  加大重点精品旅游项目建设,目前新疆有国家A级景区297家,其中5A级景区9个,4A级以上景区74家;

  畅通旅游投融资渠道,已有喀纳斯旅游、西域旅游、火焰山旅游等3家旅游公司在新三版成功上市融资;

  推进旅游扶贫工作,喀纳斯国际5A级景区、喀什噶尔老城区等开发建设,成功解决了景区内农牧民的就业和脱贫问题,极大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成功举办亚欧博览会、自治区成立6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和“十三冬”体育盛会,增强了信心,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扩大了新疆在国际国内影响力,全面提升了新疆旅游形象和地位。

  这些务实举措对新疆旅游业的恢复升温起到决定性作用,为全区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粤东西北不断加快产业转移与转型项目建设 提升产业园区集聚集约发展水平
下一篇:石家庄太行山县域互联网+扶贫峰会上发布34个招商项目 总投资244.61亿元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