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政策支持
2016年10月,《湖南省文化厅“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正式发布。“十三五”期间,湖南省将构建“一核两圈三板块”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推进长株潭、大湘西、大湘南、洞庭湖等四大板块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根据部署,到2020年,力争实现文化和创意产业总产值7,500亿元,增加值突破3,0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7%。
(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品牌
湖南有民族始祖炎帝陵、九嶷圣源舜帝陵、娥皇女英泪君山等民族根脉,有马王堆汉墓、贾谊故居、岳麓书院等历史见证,有屈原、贾谊、周敦颐、王船山、魏源、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等等,文心相传的湖湘人物,成就了湖湘文化的独有风范——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经世致用的务实品格,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刚正不阿的英勇胆识,兼收并蓄的开放心态等等,它们已成为湖南文化强省的底色和基因。
(三)特色鲜明的湘味文化品牌
湘味文化品牌主要有浏阳花炮、湘绣、中国红瓷、醴陵陶瓷、菊花石、长沙歌厅、湖南小吃等。面对文化产业专业化、区域化、特色化发展的时代机遇,提升大众消费的湘味文化品牌有责任在国家价值与地方特色的融合中,打造一批市场精品,以文化为魂,发文化之力,强文化之省。
(四)交行“十三五”拟投1,100亿元信贷助力湖南文化产业
交通银行湖南省分行近年来十分重视与湖南文化产业的合作。截至2017年10月,已与湖南省内近1,000家文化企业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实际项目授信总额超过100亿元,累计放款超过40亿元;与湖南省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南省文化厅、湖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潇湘电影集团、湖南省演艺集团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意向性授信额度累计近1,000亿元。十三五期间,交通银行计划投入1,100亿元融资规模支持湖南文化产业发展。
二、不利因素
(一)竞争激烈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文化产业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进入行业的企业数量增加,市场竞争比较充分。此外,众多社会资本的涌入加速了行业的发展和繁荣,也使得行业竞争不断加剧。
(二)科技创新能力低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中低端环节,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在文化产业创新中,人才是第一位的。目前,湖南省的创意人才总量、结构、素质还远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急需大力引进和培养。此外,发展文化创新产业离不开文化、科技、企业这些重要载体,企业整体规模偏小、产业链不够完整、集聚效应不明显、知名品牌少等问题日益突出,阻碍了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湖南文化产业营业收入预测
2017年前三季度,湖南省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987.57亿元,同比增长12%,高出全国平均增速0.6个百分点。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预计,2018年湖南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将达到4,256亿元,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0.62%,2022年将达到6,374亿元。
湖南文化和创意产业增加值预测
2016年,湖南省文化和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911.26亿元,同比增长12.0%;2017年上半年,湖南省文化和创意产业增加值约1,018亿元。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预计,2018年湖南文化和创意产业增加值将达到2,389亿元,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2.02%,2022年将达到3,76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