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在分析近几年国内科研投入和无人机产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阐述了建湖县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势,具体如下:
一、发展背景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围绕“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部署而抢抓发展机遇、推动产业变革。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和未来产业孵化培育,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低空经济作为未来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提出开创性理论和研发颠覆性技术,统筹推进重大科技攻关和前沿技术研发就成为重中之重。

图1 2019 ~ 2023 年国内生产总值和R&D 经费投入强度
梳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相关数据,2023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为33278亿元,同比增加2495.1亿元,增长8.11%;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64%,同比提高0.08个百分点(图1)。2022年,我国科研和开发机构研究和试验发展(R&D)折合全时人员为48.8万人年,其中,基础研究人员折合为12.0万人年,占比24.59%;应用研究人员折合为16.9万人年,占比34.63%;试验发展人员折合为19.9万人年,占比40.78%(图2);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分别同比增长10.09%、4.97%、4.19%。由此可见,我国在科研经费和科技人力方面的投入持续增长,这为优化创新资源布局、提升科技研发水平、筑牢重大科创平台提供了稳定支持和强劲动能。

图2 2019 ~ 2022 年我国科研和开发机构R&D 折合全时人员数
低空经济涉及产业领域广、产品种类多、产量规模大。中国民航局发布的《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表1),截至2023年底,全行业注册无人机共126.70万架,比上年增加30.90万架,增长32.25%;全年无人机累计飞行时长为2311万h,比上年增加244万h,增长11.8%。以无人机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低空经济产业方兴未艾,未来产业开创产业未来的领先态势正在形成,这必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助推利器。

二、建湖县发展现状
建湖县位于江苏沿海中部,地处长三角一体化、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发展区域的交汇地带,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县”“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
建湖县发展质态良好,2023年经济运行情况显示,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0亿元、增长7.5%,实现开票销售超亿元企业105家、入库税金超千万元企业31家[7]。根据建湖县委十五届七次全会精神,建湖县将锚定“建设江淮绿心、打造千亿之城”的发展目标,坚定不移把推进实体经济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强县之要,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推动产业向“高”攀登、向“新”发力。同时,顺应时代潮流布局发展低空经济产业,这既是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诠释,也是为区域经济发展开辟广阔空间的关键之举。
(一)坚实的产业基础
建湖县聚焦新型工业化,大力培育高端装备、新能源、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持续做强6条重点产业链、统筹升级19条细分产业链。极具鲜明特色的先进制造业集群能够为无人机等产品提供机体外壳和精密结构件生产、新型显示和电子元器件搭载、动力和储能电池供给等。既有优势产业能够与低空经济产业实现深度融合,从而提高区域产业链协同水平。
(二)一流的营商环境
建湖县持续提升为企服务质效。政府部门深入企业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一企一策”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不断擦亮“建效快”服务品牌,做好政策直达、诉求响应、风采展示等,做到全口径统计、全局性把握、全域性管理、全要素保障;鼓励制造业企业进行“智改数转网联”,大力发展电商,帮助企业拓宽销售渠道、增加订单。营商环境向优而行,能够让低空经济市场主体投资放心、经营安心、发展舒心。
(三)优秀的空域资源
建湖县高新区已建成对外开放的国家A1级通用机场。该机场跑道长度为800m、宽度为30m,飞行区等级为1B;拥有面积为20km×10km、高度600m以下的飞行空域范围。优秀的空域资源不仅能为低空飞行器制造企业提供试飞、转场基地,也能为周边的农、林、牧、渔业等提供空中作业服务,从而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提供重要环境支撑。
(四)充足的土地储备
建湖县高新区始终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原则。对已利用的地块,推进工业闲置资源清理、低效工业用地成片开发、空置楼宇资源高效利用;对新利用地块,严格控制建筑密度、容积率等指标,适当加大土地开发强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因此,高新区已为建湖县低空经济产业园规划用地面积约为200ha。同时,不断规范和优化工业用地的管理和审批流程,充分发挥土地要素对建设建湖县低空经济产业园的基础保障作用。(作者:陈招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