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老龄化、工业机器人与国际产业转移的现状分析

来源:原创  时间:2023-09-13  点击:3930
本文首先,阐述了工业机器人的概念,并通过图表和数据分析的方式提出全球工业机器人存量呈不断攀升态势;其次,定义了本文所研究的老龄化范围,并利用1993-2019年世界年龄大于65岁的人口所占比率、老年扶比率、粗出生率和平均预期寿命四组数据,对老龄化程度做了深入分析,得出当前全球老龄化程度日渐严重;最后,对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以及内容做出了阐述,并分别描述了世界发展史上五次大规模产业转移的时间和特点。

本文首先,阐述了工业机器人的概念,并通过图表和数据分析的方式提出全球工业机器人存量呈不断攀升态势;其次,定义了本文所研究的老龄化范围,并利用1993-2019年世界年龄大于65岁的人口所占比率、老年扶比率、粗出生率和平均预期寿命四组数据,对老龄化程度做了深入分析,得出当前全球老龄化程度日渐严重;最后,对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以及内容做出了阐述,并分别描述了世界发展史上五次大规模产业转移的时间和特点。


一、老龄化现状分析

老龄化的含义包括微观定义和宏观定义,微观定义指个体随时间变化逐步衰老的动态化过程,宏观定义指一国或地区人口群体的年龄结构老化的社会发展过程。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老龄化的宏观层面,《人口学词典》2提出,老龄化是指社会呈现出“老年型”特征,具体表现为:一国或地区年龄大于60的人数占社会总人数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多,或年龄大于65的老年人占社会总人数的比率为7%甚至更大。


自21世纪迈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来,全球各国均陷入诸多程度不同的老龄化困境,并且形势愈发纷乱复杂,其中,日本、意大利、德国等发达国家尤为显著。据世界银行统计显示,近60年以来世界各国老龄化程度呈加速增长的趋势,全球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世界老龄化特征如图4-2和4-3所示。观察图4-2的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数据,可以发现,2002年年龄大于65岁的人数占比为7.045%且此后呈攀升趋势,说明自此世界“成长”为老龄化社会。2019年该比例已达9.099%,且呈现出逐年增长趋势,这说明了社会的老龄化程度仍在逐渐加深。其中,人口老龄化水平最高的日本,在2020年人口普查终值中显示,较2015年相比该比例增加了2.0至28.6个百分点,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水平。图4-2的老年抚养比数据,表示的是年龄高于65岁的人数与劳动力人数的比例,同样是具有代表性的社会老龄化程度的衡量指标(逯进和刘俊琦,2021),观察图4-2所展现的数据可以发现,该指标同样呈增长态势,说明全球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状况是真实存在的。郭丽爽(2011)提出人口老龄化本质上是一种人口的“年龄结构”效应,是由社会整体出生率的持续走低和平均寿命的走高引起的综合结果,具体表现为:长期人口出生率低,将导致年轻人口占比少;老年寿命的提高则会带来老年人口占比的走高。观察图4-2给出的全球每千人出生率数据,可以发现,该数据呈现的是下降的趋势,而世界的平均预期寿命(如图4-3示)则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增强和医疗服务的优化呈持续上升的趋势,这两组数据充分证明了全球的老龄化程度将持续加深。综上所述,从各个角度来看,世界的老龄化程度都呈现增长的态势。

老龄化、工业机器人与国际产业转移的现状分析

二、工业机器人现状分析

以往关于工业机器人概念的研究较为缺乏,芮明杰(2014)采用“工业4.0”代表未来制造业中新一代智能化的生产方式,并将其解释为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贾根良(2015)进一步界定了工业机器人的含义,将其定义为人的智和物融合在一起,发明出的人工智能软件、智能基础构架设备、智能电子设备以及城市治理中各种各样的智能化基础设施,通过人机交互等高级技术进行物联网的控制,对传统企业进行升级改造,纳入工业智能化改造的过程,推动国民经济体系智能化逐步攀升的过程。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定义,工业机器人是自动化的、可编程的,携带3个及更多自动化设备的用于制造生产的机器人系统。


当前,全球各国所使用的工业机器人数量实现了有史以来的峰值,尤其在现代化、互联网化普及的背景下,这一数据在短短五年时间(2014-2019)提高了约85%。法兰克福在2021年10月28日提到《2021年世界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报告指出,世界各国企业运用的工业机器人总数同比增长了10个百分点,达到了创纪录的三百万台。虽然近两年全球面临严重的新冠疫情,但2020年新机器人的销量仍提升了0.5个百分点,同年的全球出货量数据为38.4万台。下图4-1描绘的是2010-2020年世界工业机器人存量数据,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到,近十年来,全球工业机器人存量呈不断攀升态势,且增长速度在不断加快。


三、国际产业转移现状分析

产业转移是实现生产要素有效配置、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方式之一。泛义的产业转移定义为,在给定期间,两个或多个地区由于存在一定的比较优势差异,而带来的产业在区域间的重新构造;狭义的产业转移则比较注重由企业追求经济效益而将一些生产活动转移至另一个区域的整体行为。本文主要研究不同国家之间因产业竞争优势的变换而使得产业重新选择区位的过程,即产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空间布局重构。


总结全球经济兴盛的进程,全球共经历了5次巨大影响的国际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第一次发生是在十九世纪中叶,此次转移的起因是英国工业社会进步导致要素需求量激增,英国不得不寻求更低的生产成本,进而自发进行了国际产业转移。接下来的一次是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是由于美国科技快速发展,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便将劳动密集型国际产业转移至日本、加拿大等。第三次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因于日本国内劳动及价格上涨,失去了人口红利优势,因此将劳动密集型国际产业转移至亚洲某些具有人口优势的国家。第四次是在二十世纪后期,因为部分发达国家重点发展高端产业,便将一部分低端国际产业转移至他国。第五次是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后,此时中国转变为首要的产生输出者,此次产业转移历程具体展现为中国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至其他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作者:周庆悦)



上一篇: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战略的定位 新能源产业的政策框架与政府角色
下一篇:老龄化、工业机器人与国际产业转移研究:现状、问题、政策建议及发展趋势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