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作为典型的石化产业城市,其产业转型方案可以为其他典型石化产业城市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本文基于茂名市发展前沿新材料产业以促进地区石化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有益尝试,探索典型石化产业城市转型升级路径。
一、选定转型方向
典型石化产业城市应当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指导,结合地方石化产业发展特点、产业基地面临困境等,从智能机器人、前沿新材料、新能源、安全应急与环保、精密仪器设备等领域选择合适的产业转型路径,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制定相关产业发展规划,促进相关技术研发与项目落地,推动地区石化产业向绿色低碳化、高端化、精细化等方向转型升级。 如茂名市以发展前沿新材料产业为石化产业转型路径,通过培育和发展前沿新材料产业,促进相关生产工艺、技术设备、高端产品的研发和改良,以新材料的性能多样性为纽带,促进氢能利用、先进装备制造、安全环保等行业领域发展,为石化产业向绿色低碳化、产品高端化方向转型提供基础支撑。
二、提升自主研发实力
现阶段我国石化产业研发力度普遍偏低,“十三五”期间石化产业研发投入经费占主营业收入比例不足 1%,专利获取数较少,自主研发能力较薄弱,影响石化企业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的研发进度,制约了石化产业的转型升级。 在石化产业城市转型升级规划中,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通过发布相关产业政策,鼓励石化企业加大产业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力度,建立相应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与制度,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助力石化产业转型升级。如茂名市积极推动茂名绿色化工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以服务区域重大产业发展需求为目标,在绿色石化、前沿新材料、氢能等领域进行前瞻性布局,重点突破绿色石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安全生产等“卡脖子” 关键技术,有效整合创新资源要素并优化产业创新服务体系,创建“1+4+X+4” 产业创新平台和2个共性中试基地,提升自主研发实力,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突破,助力地方石化产业转型升级。
三、加强产业人才队伍综合建设
人才是企业发展、产业进步的关键要素,石化产业城市向高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高附加值方向转型升级,将产生多层级、多类型( 科研型、技术型和创新应用型等)的产业人才需求,而石化产业多数从业人员学历背景为本科及本科以下,且存在招聘机制不合理、晋升机制缺乏、科研人才占比低等问题。 因此,需要加强产业人才队伍综合建设,整合并充分利用地方石化学科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相关单位的创新、教育资源,基于石化产业转型发展人才需求,联合制定并执行以培养高层次人才为目标的差异化教育课程和职场培训课程,培育多类型石化产业人才。
同时,制定和完善人才管理制度、考核及激励制度,采用适当的评定标准进行综合性评价,通过合理的激励模式留住人才,并充分调动产业人才的积极性与创新性。 以茂名市石化产业为例,为增加高层次优秀人才,茂名市通过公开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发布相关人才培育计划、给予人才补贴等方式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茂名市围绕广东省委人才“五大工程”,构建完善 “1+N+2”人才政策体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与技能,积极培养、引进各类型、各层次的专业石化人才,提高石化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避免石化从业人员供给与石化产业基地转型升级需求产生结构性矛盾,进而影响石化产业转型升级。(作者:钟明建,胡炜杰,章翔宇,廖晓恬,韦君婷,刘 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