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日用陶瓷产业智能制造的现状与发展思考

来源:原创  时间:2023-01-04  点击:1997
本文从我国日用陶瓷产业发展概况的分析入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剖析日用陶瓷产业实施智能制造的背景之后,结合日用陶瓷产业智能制造发展的现状,就其下一步发展路径进行了思考,以期为日用陶瓷产业的智能制造发展提供参考。

  建筑陶瓷行业和卫生陶瓷行业作为我国陶瓷产业智能制造的领头羊和排头兵,已做出了大量的实践和试验。日用陶瓷产业作为陶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智能制造战略推进中,才刚刚起步。本文从我国日用陶瓷产业发展概况的分析入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剖析日用陶瓷产业实施智能制造的背景之后,结合日用陶瓷产业智能制造发展的现状,就其下一步发展路径进行了思考,以期为日用陶瓷产业的智能制造发展提供参考。


  一、日用陶瓷产业智能制造发展的现状

  自《中国制造 2025》于 2015 年 5 月提出开始,江西省景德镇市、江西省黎川县、福建省德化县、广东省潮州市、湖南省醴陵市以及山东省淄博市等国内主要的日用陶瓷产区的众多日用陶瓷企业纷纷开始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这些产瓷区的日用陶瓷企业通过推进智能制造,已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了突破:


  1.1 生产效率提升

  通过智能制造的实施,日用陶瓷企业借助智能装备的运用、工艺流程的优化、信息化技术的补足等,改变了以往“半机械化 + 半手工化”的生产方式,极大的提升了日用陶瓷产品的生产效率。以景德镇市邑山瓷业公司的陶瓷智造工坊(以下简称:邑山陶瓷智造工坊)为例,其在引进德国 7 条世界顶级自动化生产线之后,生产效率达到 300 件 / 台设备 / 小时,相当于半自动化设备一天的产量。德化同鑫陶瓷有限公司则通过订单全程自动化和信息化的运作,极大的减少了人为因素对生产进度或生产计划的影响,生产效率提高 20%以上。


  1.2 产品品质提高

  通过智能制造的实施,日用陶瓷企业逐渐减少了日用陶瓷产品的不确定性,也即是产品品质的不易控制性。全自动注浆、滚压成型等智能化设备使得产品规格标准,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和优等品率。如邑山陶瓷智造工坊有效解决了日用陶瓷产品易变形的技术难点,变形率下降 10%左右;景德镇市瓷海瓷业公司陶瓷圆珠的产品硬度和韧性提高了 15%,有效缓解了日用陶瓷产品易碎的“天生缺陷”。又如德化同鑫公司,其成品率提高了五个百分点,产品品质明显提升。


  1.3 生产周期缩短

  通过智能制造的实施,日用陶瓷企业在设计、打样、成型、施釉、烘干、烧制、质检、包装、仓储等环节,比原有传统制造方式极大的压缩了生产周期。如邑山陶瓷智造工坊通过 3D 建模系统和 3D 打印设备的运行,日用陶瓷产品的生产周期缩短 50%左右,从 30 天减少至 15 天。又如,德化同鑫公司借助 3D 打印、瓷土一次成型和微波极速烘干等工艺,将陶瓷产品的打样周期从这 1 周缩短缩减为 1 天。而潮州松发陶瓷公司(以下简称:潮州松发公司) 更是将产品从泥条到成品的生产周期从几天递减至 1 天。


  1.4 产品转化率提高

  通过智能制造的实施,日用陶瓷企业借助数字化技术和新工艺,突破了日用陶瓷设计到成品的诸多限制,解决了因陶瓷材质、形状、工艺等因素导致的“设计的出来,但生产不出来或无法低成本批量生产”的难题。如邑山陶瓷智造工坊的日用陶瓷产品。从设计到成品的转化率从 30%到提高至 80%,在花面、器型等方面赋予了设计师更大的空间,原本在陶瓷材质上无法实现的颜色和线条、无法实现的形状,均可以实现量产,促进日用陶瓷产品的高端化推进。


  1.5 工人的使用量减少

  通过智能制造的实施,日用陶瓷企业的生产车间和生产线的管理人员、生产工人、辅助工人的数量均大量减少,有效的降低了企业的人工成本,又减少了对技术工人的依赖度。如德化同鑫公司一条自助化成型生产线将工人使用量从 16 人减至 1 人,每年节省人工成本 600万元。又如潮州松发公司一个完整的生产车间仅需不超过 20 人的管理人员和线下辅助工人。


  1.6 客户下单量增加

  通过智能制造的实施,日用陶瓷企业借助 5G 技术和 VR 技术,确保客户可以实时掌握产品的生产进度和产品品质,以吸引客户向企业下单生产。如潮州皓明陶瓷智能工厂的“5G+VR”科创中心在新冠疫情期间,让国内外客户更加放心地订单生产。


  1.7 生产车间环境优化

  通过智能制造的实施,智能生产设备和生产线替代了以往开放式的人工操作、半机械化设备等,在日用陶瓷产品生产的同时,将废水、废气、废渣、噪声等污染控制到最低甚至零排放,整个生产车间符合 6S 标准。如江西帮企陶瓷公司的陶瓷煲生产车间,不见以往尘土飞扬的场景,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的生产现场。

日用陶瓷产业智能制造的现状与发展思考

  二、日用陶瓷产业智能制造下一步的思考

  综上分析,我国日用陶瓷产业虽然已取得以上七个方面的突破,在智能制造战略上迈出了第一步。但从目前的实施现状而言,单个工序、单个环节、单台设备的智能制造转型占比较大,整条生产线、整个车间、整个工厂的智能制造尚未建立。所以,应紧扣以下重点任务,加快日用陶瓷产业智能制造的实现。


  2.1 以“政府 + 行业协会 + 企业”形式,大力推进日用陶瓷行业的智能制造

  由于日用陶瓷企业普遍规模不大、产值不高,若以单个企业一己之力,很难全面的高质量进行智能制造转型。建议由政府出台相关产业政策和帮扶措施,引导企业参与智能制造战略实施。同时,由行业协会组织协调同一瓷区甚至是跨产瓷区之间,多家日用陶瓷企业分工合作完成某项具体事务。


  2.2 从全产业链角度,共同推进日用陶瓷产业的智能制造

  日用陶瓷产业的智能制造并不仅仅由日用陶瓷产品制造企业来承担和实现,应从全产业链的视角,加快上游企业中原材料标准化、生产装备智能化、产品工业设计信息化等重点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和生产,为日用陶瓷产品制造企业的智能制造奠定坚定的基础。下游企业中的销售类和物流类企业,也应加大投入将企业的运行体系与日用陶瓷生产制造企业的生产和分销体系对接,为终端市场的智能化营销提供实施条件。


  2.3 以跨界思维,引导推进日用陶瓷产业的智能制造

  日用陶瓷产业的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程度在制造行业中处于弱势状态,要推进智能制造,首先可以学习建筑陶瓷、卫生陶瓷行业的成熟经验,在陶瓷产品生产的所有工序上进行智能化升级。甚至向建筑陶瓷、卫生陶瓷等智能制造装备、生产线、车间方面的供应商,提出个性化需求,快速整合日用陶瓷智能制造的上游资源,满足企业智能制造的推进。其次,可以实施跟踪信息技术产业在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最新成果,为日用陶瓷智能生产线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运用以及数据储存提供构建路径。最后,工业机器人行业也应是日用陶瓷企业关注的重点之一,为“机器人换人”等智能化的转型提供实现的可能。


  2.4 以校企合作方式,加速推进日用陶瓷产业的智能制造

  工业与信息化部下属的各个研究所、景德镇陶瓷大学等陶瓷专业高校,均是日用陶瓷产区政府和企业开展“政、产、学、研”的优质合作伙伴。前者在信息工程与技术,后者在陶瓷材料、装备、设计、工艺、节能环保等领域,均有大量的与智能制造有关的科研成果和专利技术。通过各种形式的合作,可以有效缩短日用陶瓷企业智能制造的基础性研究,并加快应用型研究的进度。


  2.5 以分步走的战略步骤,有序推进日用陶瓷产业的智能制造

  参照“中国制造 2025”的技术路线图,日用陶瓷产业的智能制造并非一蹴而就,可采用“单台设备—单条生产线—单个生产车间—单个制造工厂—产业链合作企业”的战略步骤,分阶段、分重点逐步推进日用陶瓷产业的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结语

  日用陶瓷产业的智能制造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要不要推进智能制造、智能制造在日用陶瓷产业中要做哪些实质性内容、怎么将相关技术(工艺)和装备用于智能制造程度的实质性提升等一系列问题,还有待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多个主体,在各自的领域,系统化的共同开展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以最终提高我国日用陶瓷产业国际化发展水平。(作者:许剑雄,胡鹏程,赵伟,罗序玮)



上一篇:天津高新区创新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与能力提升的五大路径对策
下一篇:辽宁省智能制造业产业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