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实现“双碳”目标,中国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原则,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同时在每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明确的约束性指标,如中国 2030 年碳排放强度比 2005 年下降 65%,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 25%,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 12 亿千瓦时。...
|
近日,《安徽省“十四五”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规划》建设一批国家级节点型开发区和标志性开发区,打造开发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开发区产业集群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
《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形成较为完善的氢能产业发展制度政策环境,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基本掌握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初步建立较为完整的供应链和产业体系。...
|
2022年1月至今,全国已有18个氢能招标项目发布,共涉及广东、安徽、湖北、江苏、青海、北京、上海、山东、黑龙江10个省市。无论是氢能源车,还是加氢站建设、供氢系统等都有涉及。...
|
如何做好双碳转型中的“先立”工作?除了西电东输,更关键的,也可以在当地发展零碳产业园,通过充分地把东部的高载能产业转移,用绿电来支撑。”...
|
《“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其中,电化学储能技术性能进一步提升,系统成本降低30%以上。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
《关于加强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使用管理的指导意见》,进一步细化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政策。今年中央财政按照只增不减的原则,预算安排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650亿元...
|
2022年未来发展十大前景产业,梳理了十大热点,如下: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先进制造,新基建,新兴产业,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关键核心技术,种业振兴行动,节能环保产业...
|
梳理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减排潜力,对“双碳”背景下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的中长期发展愿景进行展望,并对近期的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发展以及规模化开发利用重点进行分析。...
|
摘要:国家战略正在呼唤“康养产业”的积极发展,“康养产业”将成为下一步中国各地健康水平整体提升和经济发展的主流特色发展模式之一。...
|
外来投资和本地乡村振兴程度都会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经营收益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因此不考虑若干维度上的本地乡村振兴程度,可能会高估外来投资的作用。...
|
《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的意见》围绕党中央、国务院明确的改革方向,研究设计改革政策措施,从总体要求、参与机制、重点领域、支持政策、保障机制五个方面明确了相关要求。...
|
要把省内国家级新区和开发区看做一个整体,统筹做好区域顶层设计,明确各区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各自特色优势,调整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创新合作模式和利益分享机制,深化拓展重点领域合作,实现区域间良性互动的高质量发展。...
|
各观光农业园自身情况不同,其规划分区形式多种多样。而其景观类型则基本一致,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景观:农田景观、水体景观、林地景观、建筑景观、科技农业景观,以及文化景观。...
|
数字化转型的手段是通过把复杂多变的信息转换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信息,根据转换的出来的数据建立起相应的数字化模型从而创造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其本质是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使信息变得更直观,更可控,最终形成数字领导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