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产业要闻

湖北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目标到2025年规模超1500亿

来源:原创  时间:2023-11-14  点击:687
湖北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印发《湖北省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简称《方案》),明确了未来三年湖北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发展布局和重点任务。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11月13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湖北省人工智能产业链相关情况。为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近期,湖北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印发《湖北省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简称《方案》),明确了未来三年湖北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发展布局和重点任务。


  根据发展目标,到2025年,湖北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在智能芯片、多模态大模型、自然语言处理、视听觉信息智能识别、自动驾驶等重点领域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100项以上,新建全国重点实验室1—2家,打造省级创新平台5家以上,培育30家以上国内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10个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产品),打造5个以上行业大模型和500个以上应用示范场景,基本形成关键技术领先、特色应用引领、软件硬件均衡发展的产业体系,人工智能总体技术与产业发展水平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500亿


  抢抓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战略机遇,加快培育和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推进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对于推动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湖北聚焦人工智能关键通用技术及专用技术领域,在“尖刀”技术攻关项目、省科技重大专项中开展前瞻布局,目前在智能芯片、机器视觉、模式识别、无人驾驶、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领先的核心技术和特色产品,在经济领域、民生领域推出一批特色融合示范应用,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基本形成涵盖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数据显示,2022年,湖北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约516亿元,同比增长32.6%,在中部六省中位居第一。湖北先后制定发布了《湖北省人工智能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湖北省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一系列文件,出台了“技改13条”、“数字经济新15条”等政策措施,围绕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揭榜挂帅等方面予以资金奖补。


  为强化企业主体培育,湖北依托本地场景资源优势,紧盯拓链补链强链关键环节,先后引进腾讯、旷视科技、海康威视等一批人工智能领军企业落户武汉。支持库伯特科技、传神语联网等一批本土企业做大做强,加速形成涵盖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较为完整的人工智能产业链条。截至目前,武汉人工智能企业数已达650家,较去年底增长35%。其中,上市企业1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1家。


  在深化应用场景拓展方面,以武汉创建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为契机,全力打造人工智能场景应用试点示范。鼓励制造业企业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全要素、全流程智能化升级,17家企业入围国家2023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名单,39家企业入围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名单,全国排名分别位列第二、第五。


  在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等领域,湖北已连续3年开展全省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工业软件等十大优秀应用案例遴选,并且在一年一度的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进行集中发布。据悉,即将在11月19日开幕的2023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湖北又将发布5类十大优秀应用案例。


  五大行动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湖北此次出台的《方案》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在总体要求上,明确提出实施以武汉、襄阳、宜昌三大科创中心为核心支撑,以“光谷”“车谷”“网谷”三大区域载体为先导引领,以产业底座、融合应用、行业服务三大核心领域为突破方向的“333”发展路径,加快推进全链条贯通、全过程融合、全要素参与,将湖北打造成为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示范和产业发展高地。


  在发展布局上,《方案》突出“三区协同”,加快产城融合。打造武汉核心承载区、襄阳和宜昌特色集聚区、相关市州应用承接区“三区协同”的产业空间布局,辐射带动都市圈、城市群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推动形成由点及面、以强带弱、协同共进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格局。


  同时,推动“三谷融通”,打造先导标杆。聚焦武汉核心承载区,推动“光谷”(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车谷”(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网谷”(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谷融通”,统筹产业优势和科教资源,完善创新发展机制,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此外,坚持“三位一体”,构建生态闭环。强化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技术供给和市场需求互动演进,坚持人工智能产业底座、融合应用和行业服务“三位一体”推进,以技术突破推动领域应用和产业升级,以应用示范推动技术和系统优化。


  在重点任务上,《方案》提出深入实施五大行动,包括实施技术攻关夯基行动、智能产品升级行动、产业集聚培育行动、示范应用赋能行动、产业生态创新行动等。


  湖北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落实“链长+链主+链创”工作机制,加快推进三年行动方案落地落实,大力推进湖北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拓展智能经济发展新空间,为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有力支撑。


  湖北省经信厅指出,下一步将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突出人工智能这个关键变量,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产业链“链长+链主+链创”融合工作机制,以制造业为重点,扎实推进技术攻关夯基、智能产品升级、产业集聚培育、示范应用赋能、产业生态创新五大行动,努力将湖北打造成为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高地。



上一篇:广东新型储能产业链处国内领先水平
下一篇:山东枣庄创新打造石榴产业发展高地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