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工厂”创建行动中重点支持和引导的行业领域。这些行业共同的特点是:
能源消耗量大:通常是全国的能耗大户。
环境影响显著:在废气、废水、固体废物排放方面有较大压力。
产业规模基础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绿色转型对整体工业绿色发展影响巨大。
技术升级潜力大:通过应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装备,节能减排的边际效益高。
为了让信息更结构化,便于理解,内容整理成一个清晰的表格,并补充了每个领域的关键绿色化方向。
绿色工厂重点申报企业领域一览表
行业大类 | 具体细分领域 | 关键绿色化方向(示例) |
钢铁 | 长流程炼钢、短流程炼钢、铁合金、焦化 | 超高能效技术、余热余压回收、氢冶金、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废钢资源循环利用、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 |
石化化工 | 石油化工一体化、精对苯二甲酸(PTA)、煤制烯烃、烧碱、纯碱、电石、黄磷、合成氨、尿素、磷肥、钛白粉、聚氯乙烯(PVC)、轮胎、涂料 | 先进催化技术、过程强化、烯烃原料轻质化、绿氢耦合、废催化剂回收、挥发性有机物(VOCs)综合治理、产品绿色设计(如低VOCs涂料) |
有色 | 铜冶炼、锌冶炼、铅冶炼、电解铝、工业硅、氧化铝 | 富氧熔炼、侧吹熔炼等先进冶炼技术、电解铝节能技术改造(如新型导流结构)、再生金属回收利用、氟化物等污染物高效治理、清洁能源替代 |
建材 | 水泥、平板玻璃及其加工、建筑陶瓷、卫生陶瓷 | 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玻璃熔窑余热发电、陶瓷干法制粉、氢能煅烧、替代燃料和原料、低碳胶凝材料、超低排放改造 |
机械 | 汽车整车、船舶、铸造、锅炉、内燃机、压缩机、电机、变压器、电线电缆、风机装备 | 轻量化设计、再制造、高能效产品(如IE5超高效率电机)、智能生产线、无毒无害涂料、焊接烟尘净化、铸造废砂再生、绿色供应链管理 |
轻工 | 造纸、家用电器、日用陶瓷、皮革、制糖 | 造纸非木材纤维资源利用、中水回用、家电绿色设计(易回收、长寿命)、陶瓷低温快烧技术、皮革铬减量化和循环利用、制糖废蜜和滤泥综合利用 |
纺织 | 印染、化学纤维、棉纺织、色纺纱 | 低温前处理、少水印染、数码印花、再生纤维、生物基纤维、废气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智能化节能纺纱设备 |
电子 | 光伏设备、锂离子电池、计算机、印刷电路板(PCB)、集成电路(IC)、显示器件、移动通信终端 | 光伏PERC/TOPCon/HJT等高效技术、电池回收与梯次利用、绿色封装、铅汞等有害物质替代、PCB蚀刻液回收、高纯试剂循环、产品能效提升与绿色包装 |
如何理解“绿色工厂”?
“绿色工厂”是指实现了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工厂。它是国家“绿色制造体系”的核心支撑单元。
对于清单内的企业来说,申报“绿色工厂”不仅是争取国家荣誉和政策资金支持(如专项奖励、信贷优惠、税收减免等)的机会,更是应对环保压力、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品牌形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申报核心要点
对于有意申报的企业,除了属于上述重点领域外,还应重点关注
合规性与守法记录:近三年无重大安全、环保、质量事故。
绿色绩效指标:单位产品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量等指标需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绿色管理体系:建立并运行能源管理、环境管理体系。
全生命周期绿色化:从产品生态设计到工厂运行管理,再到最终废弃产品的回收处理,都需考虑绿色化。
一、绿色工厂的层级与认定标准
中国的绿色工厂创建实行分级管理机制:
①国家级绿色工厂: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认定,标准最高,影响力最大,是“国家队”荣誉。
②省级绿色工厂: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信主管部门组织认定,是申报国家级的基础和必经阶段。标准略低于国家级,但更贴近地方产业特点。
③市级绿色工厂:部分地市也会开展市级绿色工厂的培育和认定工作,形成梯队培育体系。
核心评价依据是国家标准《GB/T 36132-2018 绿色工厂评价通则》。该标准围绕以下五大方面建立了一套详细的指标体系
基础设施:工厂的建筑、照明、通风等基础设施的绿色化、节能化设计。
管理体系:是否建立并有效运行能源管理、环境管理、质量安全管理等体系。
能源与资源投入:对能源、水资源、原材料等的消耗要求,重点关注单位产品能耗这一关键指标。
产品与生态设计:要求产品本身满足绿色设计理念,易于回收、拆解,有毒有害物质限制使用。
环境排放与绩效:对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尤其是危险废物)的排放控制和治理水平。
二、企业申报流程(简要步骤)
自我评价:
企业对照《绿色工厂评价要求》逐条进行符合性评估,进行初步打分。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可以识别自身短板,决定是否申报或需要先进行哪些改造。
第三方评价:
委托符合工信部要求的第三方评价机构,由其出具正式的《绿色工厂第三方评价报告》。
该报告是申报材料的核心组成部分,必须客观公正。
准备申报材料:
根据省市工信厅发布的申报通知要求,准备全套材料。通常包括:
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绿色工厂自评价报告
第三方评价报告
相关证明文件(营业执照、体系认证证书、节能环保检测报告、守法证明等)
提交申报:
按要求将材料提交至所在地的市/区级工信部门,逐级审核推荐。
专家评审与现场核查:
省级或国家级工信部门组织专家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部分企业会接受现场实地核查。
公示与认定:
通过评审的企业名单会进行公示,无异议后由工信部或工信厅正式发布认定名单,授予“绿色工厂”称号。
三、申报绿色工厂的核心价值与好处
政策性荣誉与资金奖励:
直接奖励:多数省、市对获评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的企业提供一次性现金奖励(金额从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
项目优先:在申请其他工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清洁生产等专项资金时,绿色工厂企业会被优先推荐和支持。
金融信贷支持:
是申请“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金融产品的重要资质。银行会对绿色工厂企业提供更优惠的贷款利率和更便捷的审批通道。
环保与执法:
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环保督查等工作中,绿色工厂通常会被列入“环保绩效分级A级或引领性企业”,享受不停产、不限产的待遇,保障企业连续生产,这是极具价值的“软优势”。
品牌形象与市场竞争力提升:
是体现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金字招牌”,有助于增强客户、投资者、公众的信任感,成为打入国际知名企业供应链的“绿色通行证”。
内在降本增效:
创建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全面的诊断和优化。通过节能、节水、降耗、资源循环利用等措施,能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四、给企业的务实建议
对标找差距:首先认真研读GB/T 36132标准,摸清自家工厂在能耗、排放、管理等方面的真实水平,与行业标杆对比,找到差距。
规划先行:不要为了申报而申报。应将绿色工厂创建融入企业的中长期发展战略中,制定切实可行的绿色化改造计划和投资预算。
夯实基础管理:确保能源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等不是“纸上文章”,而要真正有效运行,并留下清晰可查的记录。
善用外脑:与专业的第三方服务机构(陕西巨远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节能环保技术公司合作,他们能提供从诊断、规划、技术改造到报告编写的全流程专业支持。
从省级开始:对于首次申报的企业,目标可以先定为“省级绿色工厂”,成功后再向“国家级”冲刺,这样成功率更高。
总而言之,绿色制造是中国工业发展的必然方向,“绿色工厂”创建是一项兼具政策红利和内在价值的重要工作。对于清单内的重点行业企业而言,积极参与不仅是顺应趋势,更是构筑未来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