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超长期特别国债 > 超长期特别国债百科

可信数据空间建设申报地方专项债、超长期国债与中央预算内资金全面指南!

来源:原创  时间:2025-08-21  点击:378
为加快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国家提供了多种资金支持渠道,主要包括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中央预算内资金。这三种资金在期限、规模、适用领域和申报要求上各有特点,适合不同阶段和类型的可信数据空间项目:

01  政策背景与资金概况

在国家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背景下,可信数据空间作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关键基础设施,正成为政策与资金重点支持的方向。可信数据空间是基于共识规则,联接多方主体,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共用的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是支撑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和《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将其列为数字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加快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国家提供了多种资金支持渠道,主要包括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中央预算内资金。这三种资金在期限、规模、适用领域和申报要求上各有特点,适合不同阶段和类型的可信数据空间项目:

可信数据空间建设资金支持渠道对比

表:可信数据空间建设资金支持渠道对比


2026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预计达1.8万亿元,较2025年增长12.5%,其中科技创新、数据基础设施等领域是重点支持方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则更侧重于地方重大项目建设和配套基础设施支持。中央预算内资金主要针对特定领域的建设项目提供无偿补助或贴息支持。了解这些资金渠道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有助于申报单位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资金申报路径。

可信数据空间建设申报地方专项债、超长期国债与中央预算内资金全面指南!

02  申报条件与要求


2.1 申报主体基本条件

不同类型的资金支持渠道对申报主体有着差异化要求,但总体上存在一些共同的基本条件:


组织机构要求:申报单位必须是依法注册登记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或行业协会,经营状态正常,信用记录良好,财务制度健全,具有承担项目建设开发、应用推广、提供专业服务的相应能力。对于超长期特别国债,国有企业需成立满3年且年营收不低于2000万元。


产权与建设关系:项目申报单位必须是项目的建设者及产权拥有者,确保权责清晰。对于联合申报的项目,需要提供合作单位加盖公章的同意函,并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信用状况:申报单位不能为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的信用主体,需要提供关于查询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的委托授权书(法人代表及项目负责人应分别出具委托函)。


2.2 项目要求

可信数据空间项目需要满足一系列严格的标准和要求才能获得资金支持:


投资规模要求:不同资金渠道对项目投资规模有不同规定。例如,赵县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征集的可信数据空间项目要求每个项目总投资额在2000万元以上。福建省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则要求当年度可计划完成投资额达500万元(含)以上。


项目状态与进度:项目性质应为在建或拟建,建设周期一般在两年内(最迟不超过2027年12月31日)。原则上不支持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进入项目收尾阶段的项目(项目剩余投资额占总投资比重低于10%且低于1000万元)。


可行性要求:项目必须完成立项、可行性研究、环评、用地审批等前期手续,能在2025年底前开工,并形成实物工作量。项目收益覆盖倍数应≥1.3倍,建立偿债备付金,确保运营可持续性。


技术先进性:项目应采用隐私计算(多方安全计算、联邦学习)、区块链存证、数据脱敏等先进技术,提供专利或技术鉴定证明,确保技术路线符合国家《可信数据空间发展引导体系(1.0版)》要求。


2.3 支持领域与负面清单

可信数据空间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国家战略方向和重点支持领域,同时需要避免触及负面清单:


重点支持领域包括:

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如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等

数据与通信基础设施:国家级算力枢纽、5G基站扩容等

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可信数据空间、数据流通交易平台、数据资产化应用等

行业应用领域: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商贸物流、金融服务、医疗健康、城市治理等


负面清单(不予支持的情形)包括:

以土建工程建设为主的写字楼、产业园、产业基地

涉密、实施主体不明确、"两高一低"、楼堂馆所、房地产开发

违法违规建设及业主单位被列入失信黑名单等项目

同一项目重复申报多项中央财政资金


03  申报流程与时间节点


3.1 申报流程详解

可信数据空间建设资金的申报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和部门,遵循一定的程序性和规范性要求。以下是申报的主要流程:


1.  项目准备与前期工作:申报单位需完成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规划选址、用地预审、环评批复等前期工作。在这一阶段,需要特别注意项目与国家战略的契合度,精心设计项目内容,使其符合资金支持方向。


2.  线上申报:通过指定的线上平台进行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需通过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http://kpp.ndrc.gov.cn)进行申报;地方专项债项目则通过地方政府的专项债申报系统申报;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需关注国家发改委、行业主管部门发布的申报指南。


3.  评审与审核:申报材料提交后,将经过多轮评审。超长期特别国债需要经过省级发改委初审和国家发改委联合财政部终审;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需要符合《中央预算内投资补助和贴息项目管理办法》;地方专项债则由地方财政部门组织评审。


4.  资金下达与拨付:审核通过后,资金将按工程进度分批次拨付。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一般在2026年Q2开始下达;中央预算内资金根据项目进度拨付;地方专项债根据债券发行节奏和项目进度拨付。


5.  绩效验收与审计:项目完成后需要接受第三方绩效评估和审计。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在2027年Q1进行绩效验收;中央预算内资金和地方专项债也有类似的绩效评价机制。


3.2 关键时间节点

把握申报时间窗口对成功获得资金支持至关重要。以下是各类资金申报的重要时间节点:

可信数据空间建设资金申报关键时间节点

表:可信数据空间建设资金申报关键时间节点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地方性的可信数据空间项目征集可能是常态化的,如赵县数据和政务服务局明确征集时间截止到2025年12月31日,并且是"常态化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随时报送"。上海市城市数字化转型专项资金项目网上申报时间则为2025年8月15日10:00至8月29日16:00。


04  材料准备要点


4.1 基础材料清单

申报可信数据空间建设资金需要准备一系列基础材料,这些材料是评审部门评估项目合规性、可行性和效益性的重要依据。以下是共通性的基础材料清单: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这是最核心的申报材料,需包含项目背景、建设内容、技术方案、投资估算、资金筹措方案、经济效益分析、社会效益评价等内容。对于可信数据空间项目,要特别突出数据流通效率提升比例、企业降本增效规模、数据交易规模增长等量化指标。


立项批复文件:由地方发改委或国家部委批准的项目立项文件,证明项目已完成立项程序。


相关审批文件:包括规划选址意见书、用地(用海)预审意见、环评审批意见、节能审查批复文件等相关前期工作文件。这些文件应根据实际批复情况提供。


资金落实证明:项目总投资资金落实证明文件,可以为股东承诺函、合同协议、银行资金证明等。特别是需要配套资金的项目,要提供地方政府或企业自筹资金的配套承诺函。


单位资质文件:包括营业执照、法人证书或社会信用统一代码证书;非财政全额拨款的申报单位需提供B类以上会计师事务所正式出具的2023、2024年度审计报告(含附注及经审计的会计报表)以及出具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的上海市会计师事务所分类管理证书。


4.2 针对性优化建议

为提高申报成功率,需要在材料准备上进行针对性优化,突出项目的核心价值和符合性:


突出战略契合度:在项目可行性报告和建设方案中,要强调可信数据空间项目与国家重大战略的契合度,如数字经济安全、数据要素流通、人工智能算力支撑等。结合《"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等政策文件的具体条款,说明项目如何支撑这些国家战略的实施。


强化技术创新性:详细描述项目采用的技术路线,如隐私计算(多方安全计算、联邦学习)、区块链存证、数据脱敏等关键技术,并提供专利或技术鉴定证明。对于设备更新类项目,需提供旧设备报废清单+新设备技术参数,并标注设备投资额≥500万元。


量化效益指标:尽可能量化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数据流通效率提升比例、企业降本增效规模、数据交易规模增长等指标。对于区域协同类项目,需要提供省级协调协议。


注重材料规范性:所有在线提交的电子材料须为PDF格式,单个文件不超过5M,可提交多个文件。项目名称需含"国产替代"、"碳减排"等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往往是被筛选的重要标准。


05  资金组合与风险防控


5.1 混合融资策略

单一资金渠道往往难以完全满足可信数据空间建设的资金需求,采用混合融资策略可以有效提高资金保障程度,降低融资成本。以下是几种有效的资金组合模式:


国债+专项债组合:这种模式适用于兼具国家和地方双重属性的可信数据空间项目。例如,成都地铁项目采用国债30%+专项债50%+自筹20%的融资模式。这种组合既利用了超长期特别国债期限长、利率低的优势,又发挥了地方专项债对地方项目支持针对性强的特点。


国债+REITs模式:对于建成后具有稳定现金流的可信数据空间基础设施项目,可以采用这种模式。如深圳盐田港仓储资产盘活项目就成功运用了这种组合模式。通过前期使用国债资金建设,后期通过REITs实现资产证券化,回收资金用于新的项目建设,形成良性循环。


国债+绿色金融:如果可信数据空间项目具有明显的节能减排效应,可以结合绿色金融工具。例如沙漠治理项目采用国债40%+绿色信贷50%的组合。可信数据空间通过优化数据流通和资源配置,往往能够带来显著的碳减排效果,符合绿色金融支持方向。


中央资金+社会资本: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可信数据空间建设。中央资金作为引导资金或贴息支持,降低社会资本的投资风险和成本,提高其参与积极性。


5.2 风险防控措施

可信数据空间建设项目投资大、周期长、技术复杂,在申报和实施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风险防控:


合规性风险防控:2025年底前完成用地红线勘定、规划与环评预审,确保项目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环境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对于可信数据空间项目,还需要特别注意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合规性,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


资金管理风险: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不得挪用。组合使用"中央资金+专项债+社会资本",避免单一依赖,确保资金链安全。项目收益覆盖倍数应≥1.3倍,建立偿债备付金制度,确保项目财务可持续性。


技术实施风险:可信数据空间技术复杂度高,需要选择成熟可靠的技术路线,并有明确的技术备份方案。在项目设计中充分考虑技术更新迭代因素,确保项目建成后仍能保持技术先进性。


运营管理风险:项目建成后的运营管理是关键,需要提前规划运营模式、人才队伍和组织保障。对于跨区域、跨行业的可信数据空间,需要建立多方协同治理机制,确保数据空间的有效运行和持续发展。


06  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在申报可信数据空间建设资金过程中,申报单位经常会遇到一些典型问题和挑战。以下是常见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问题一:项目不符合支持领域方向

有些申报单位对政策理解不够深入,申报的项目与资金支持方向存在偏差。例如,有些项目过于侧重土建工程或者商业化应用开发,与可信数据空间作为基础设施的定位不符。


解决方案:深入研究政策文件,准确把握支持方向。在项目设计中,突出可信数据空间的基础设施属性和公共服务功能,强调其对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支撑作用。可以咨询专业机构或邀请专家进行前期论证,提高项目与政策的契合度。


问题二:项目前期手续不完善

不少申报单位虽然有好项目构想,但前期准备工作不足,缺乏必要的立项、规划、用地、环评等审批文件,导致无法通过合规性审查。


解决方案:提前规划,尽早启动项目前期工作。与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密切沟通,加快各项审批手续办理。可以采取并联审批、绿色通道等方式提高效率。对于确实难以在申报前完成的审批,可以先提供正在办理的证明文件,并承诺在规定时间内补齐。


问题三:项目成熟度不足

有些项目还停留在概念阶段,缺乏详细的实施方案和可靠的资金配套,难以在要求时间内形成实物工作量。


解决方案:加强项目储备和前期培育。对于还处于概念阶段的项目,可以先申请前期工作经费,开展可行性研究等深度论证。与潜在投资方和合作方提前对接,落实资金配套和资源保障。可以采取分步实施的策略,先申报一期工程,后期再根据实施情况申报后续资金。


问题四:重复申报或多头申报

有些项目为了增加成功率,同时申报多项中央财政资金,这违反了资金管理规定,会导致所有申报都被拒绝。


解决方案:明确申报渠道选择规则,避免重复申报。如果需要组合多种资金,应该提前向相关部门说明情况,明确各类资金的支持内容和边界,确保符合规定。一般来说,同一项目不能同时申请超长期国债和其他中央财政资金。


07  结论与展望

可信数据空间作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关键基础设施,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通过地方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中央预算内资金等渠道支持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是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


成功申报可信数据空间建设资金,需要准确把握政策方向,精心设计项目内容,规范准备申报材料,合理规划资金组合,有效防控各类风险。申报单位应当根据项目特点和自身条件,选择最适合的资金渠道或组合,加强与政府部门和专业机构的沟通协作,提高申报成功率。


展望未来,随着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深入推进,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将获得更多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申报单位应当密切关注政策动态,提前布局项目储备,不断完善项目设计和实施方案,为成功获得资金支持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还需要注重建成后的运营管理和持续发展,确保可信数据空间真正发挥效用,促进数据要素合规高效流通,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上一篇:2026超长期特别国债环资领域申报启动!5大方向最高补贴70%
下一篇:2025年乡村振兴及重大投资项目(超长期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申报、管理与后评价体系研究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