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区域总体规划方案更加科学、合理,符合阜阳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适应阜阳特色产业发展要求,阜阳首太新能源产业园管理委员会近日公示了《阜阳首太新能源产业园总体规划(2022-2035年)》(简称《总体规划》)方案,公示截止时间为2月10日。
《总体规划》明确,阜阳首太新能源产业园是经阜阳市委市政府批准,由界首市田营科技园和太和县肖口新能源产业园整合设立,以新能源(电池)回收再制造为主导产业的专业化、特色化园区,既是做大做强新能源、节能环保、绿色低碳产业的重要抓手,也承担起打造千亿级园区的历史重任。
规划期限与范围
规划期限与市县国土空间规划期限保持一致,规划期限为2022—203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其中:近期2022—2025年;远期2026—2035年。
规划范围:依托现状园区向外拓展,涉及界首市田营镇、陶庙镇以及太和县肖口镇。落实正在编制的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划定的三区三线,园区的规模2035年达10.07平方公里,远景2050年规模控制在20平方公里。
发展总目标
“十四五”末实现“双千双百”。打造千亿产业、千亿园区,培育3至5家营收百亿元以上企业,谋划实施百亿投资项目。建成中原地区新能源基地和国内重要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示范基地。
2035年把阜阳首太新能源产业园打造成生态安全、环境优美、活力创新、高效运行的中国绿色新能源中心。
发展分目标
产业经济目标:至2035年,年产值达到3000亿元以上,新能源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例达60%以上。
园区建设目标:建设高品质、高效率的的园区空间,成为阜阳重要的产业新城,为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优良的空间载体;高标准建设园区配套服务中心,为园区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结合资源优势与交通条件建设建成国内一流的新能源产业示范园区。
生态环境目标:大力发展清洁生产、节能减耗,环保型产业,保障园区形成环境友好、绿色环保的环境品质,建成绿色智能化园区。
社会人文目标:接轨国内国际先进的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和社会文明,为高素质的员工和人才提供众多理想的创业机遇与就业机会,为园区集聚的不同主体(如本地居民、外来员工、企划高管等)提供一流品质、丰富多样的生产、服务,创造多元复合的生态园区。
布局结构
本次规划廊带组合,构筑整体框架,形成“三轴一环五片”的空间结构。三轴:园区主要发展轴,即一纵(首太大道)、二横(发展大道、工业大道)三条对外主要联系通道,也是园区片区之间的主要联系通道。一环:铅循环产业区外围的生态环廊,增加园区的弹性生态空间。五片:多元共生的产业发展片区。分别为1个铅循环产业集聚区、2个新能源电池集聚区,2个现代商贸物流服务片区。远景在园区外围构建电动车整车智造区。
路网采用方格网状的路网形式。形成“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级体系结构。
近期建设重点:道路的连通完善;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水系的沟通,绿地建设;基础设施如电力廊道等的预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