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园区要闻

城市触媒视角下工业园更新与优化设计策略

来源:原创  时间:2022-10-08  点击:1308
本文以厦门龙山万物工场为例,提出:注重街区功能组成复合共生,以及业态分布结合人流规模与园区主题的功能定位与构成设计策略;合理人车分流并综合立体停车与立体慢行系统的交通联动与优化设计策略;尊重原有空间触媒特征,增强弹性空间设计,塑造特色触媒吸引点的空间改造与利用设计策略;空间重构依循城市肌理并融入工业文化语汇,业态与活动组织结合工艺与空间特色的文脉延续与发展设计策略。

  为发挥触媒作用,通过触媒特征分析,可从多个层次提取出厦门龙山万物工场的核心触媒要素,并建立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与相互作用,从而提出触媒要素更新与优化策略,推动工业园功能转型与改造设计的触媒更新。本文以厦门龙山万物工场为例,提出:注重街区功能组成复合共生,以及业态分布结合人流规模与园区主题的功能定位与构成设计策略;合理人车分流并综合立体停车与立体慢行系统的交通联动与优化设计策略;尊重原有空间触媒特征,增强弹性空间设计,塑造特色触媒吸引点的空间改造与利用设计策略;空间重构依循城市肌理并融入工业文化语汇,业态与活动组织结合工艺与空间特色的文脉延续与发展设计策略。


  1 触媒要素与优化内容

  通过对龙山万物工场的案例研究可发现,既有城市工业园的部分改造设计内容,与能否发挥触媒作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城市由原来的工业繁荣走向文化兴盛。其本质是通过功能联动、空间链接、文化传承等方式紧密连接各触媒要素,促进龙山万物工厂及周边区域协同发展,既突出地域园区特色,又带动城市的触媒效益复兴。因此,将既有城市工业园改造设计的触媒要素按照街区、园区、建筑尺度划分三类(表 5)。深入研究每个触媒要素及其不同尺度层级,深入探讨产业转型与发展方向,深化龙山万物工场空间更新改造,提出具有系统性、针对性的触媒提升策略,实现与城市相邻地区的便捷联系和空间联动发展,激活衰落与废弃的厦门龙山旧工业园区。

城市触媒视角下工业园更新与优化设计策略

表 5 既有城市工业园区改造设计触媒要素


  2 触媒要素激活与更新策略

  2.1 街区尺度要素触媒设计策略

  (1)功能定位策略:在改造规划与城市设计中,功能定位注重与周边区域保持复合共生,工业园与周边区域的产业结构应具有多样互补性,避免单一功能业态的扩张蔓延,多样化业态可以形成互补,满足城市多元化发展需求。结合 POI 分析,定期观测一定范围内各种功能业态的分布状态和数量情况。从而动态了解规划设计对象所处业态环境,构成与周边产业或相关改造项目互为复合互补的功能布局。现有的大量改造策略中,也关注到定位功能与周边的关系,但对于区域整体在功能类别与数量的比例关系、分布状态方面,尚有疏漏,尤其是必要的量化分析与对比不足。因此,在功能定位策略中应适当补充。


  (2)整体联动设计策略:反映在物质空间层面的产业功能转型及其过程必将带来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在改造规划设计中,结合空间句法模型分析,增强重要交通路径的可达性,优化路网结构。打通过于封闭的园区空间,选择与可达性较高城市道路建立交通联系,由点成线,由线及面,有利于和周边区域联动发展。通常,由于外部交通在设计红线范围外,不易于考量提升可达性的方式。因此需要通过对街区尺度下的道路整合度与选择度进行分析,从而判断,通过在红线内连通哪些交通流线、增设哪些对外出入口、以及形成何种对外交通衔接方式等具体手段与措施,提升整体联动性。


  (3)文脉延续设计策略:宜结合图底理论,梳理现状空间结构,城市设计中提取原有空间肌理后进行局部重构,在尊重城市肌理的同时进行循序渐进地更新活化 [15]。既有城市工业园、建筑与所含工艺、工具、独特城镇景观,以及其所有其他物质和非物质表现,包括厂房建筑、机械设备、工厂矿场、构筑物、交通运输及其基础设施等(图 7),具有历史、技术、社会与科学价值,更新优化设计应充分利用其原有的空间特色优势延续并拓展新功能需求,既持续利用了园区荒废厂房,又增加龙山万物工场文化精神感召力,形成工业园与城市肌理相容的空间特色及其可识别性,提升触媒效应。对于加建空间应充分结合既有厂房,扩建比例关系协调一致,形态尺度、模数与原有厂区机理统一,实现既有工业空间持续传承更新。此外,小尺度触媒空间设计人性化,吸引民众交往驻留,激发园区整体活力。新旧建筑和谐共生,强化灰空间的连接与融合,也可以插入室外庭院,整合转换新旧空间,缓解两者之间的冲突,创造具有鲜明气场的过渡空间。新旧空间既可以相互独立,又可以融为一体,新旧对话且有机融合。


  2.2 园区尺度要素触媒设计策略

  (1)园区功能构成策略:根据民众活动与空间形态触媒特征,可以将既有工业园区外部公共空间有三种类型:①作为面触媒的复合型广场空间,可达性与通行性强,驻留民众多,可以承担大型活动,往往可以更新设计为空间序列的高潮或者核心;②作为线触媒的通过型街巷空间,以穿行为主,主要承担园区人行交通,是既有园区最普遍的外部空间类型;③作为点触媒的停留型景观空间,能吸引人群驻留,观赏性、参与性强,是不可或缺的公共活动空间。各类型触媒空间点、线、面相互连接,产生触媒联动效益,在更广泛范围促进既有工业园空间发挥触媒联动作用。因此,可结合空间句法视域整合度参数辅助判断,在空间整合度较高区域布置对人流量更为依赖的外向型业态,并在设计中强化视觉可识别性(图 8)。龙山万物工场 B 馆在有限的空间条件下,功能布局设计注重主题功能(商业)与辅助功能(培训)的多元互补,实现全空间、全时段利用融合,避免尽端式狭长空间,使新功能与旧建筑空间相匹配,维持稳定的客流量与空间活力。


  (2)交通联动优化设计策略:合理人车分流,避免因考虑车行联动畅通而对人行产生影响,提高园区交通安全性与舒适度。设计过程中,结合工业建筑大体量特征,构建立体慢行交通体系。串连主题空间和出入口,并接驳城市慢行系统,既体现其可识别性,又可发挥其联动性作用成为联系城市慢行网络的节点,提供城市、街区尺度下城市慢行条件,避免不必要的绕行(图 9)。在现有改造案例中,也常用水平或立体的人车分行体系。但对园区内部交通的复杂程度和立体交通的适宜程度方面尚缺少关注,这两点恰与受众群体的交通体验相关。因此,可考虑结合对视域空间整合度、可理解度、视线渗透性的解析,调整上述两个属性,从而优化园区内部的交通联动性。


  2.3 建筑尺度要素触媒设计策略

  (1)建筑改造提升设计策略:在尊重原有触媒空间特征的基础上增强空间的弹性设计,利用廊道和檐下空间,营造开合有度、用途多样的公共空间(图 10)。结合留存的设备或利用废弃的钢材、木材、砌块等材料,设计供人们可互动的小品与家具,增加人群驻足停留行为的发生,提高触媒作用发生概率。不提倡简单的植入一些常规的活动设施。应结合对相关活动设施的使用频率分析,通过对工业符号、文化形象的理解,对活动设施进行设计重塑和转译,从而强化可识别性与文化趣味性,间接提高互动效益。利用原有屋顶、烟囱等特殊的工业建筑造型,塑造特色景观效果,延续既有城市工业建筑特色景观(图 5、图 7)。

城市触媒视角下工业园更新与优化设计策略

图 8 龙山万物工场B馆改造平面功能布局

图 9 立体交通意向 


  (2)空间利用与非物质要素设计策略:利用既有构筑物或工艺设施,科普工艺流程、工业传统技艺等相关体验活动,引入相关服务型业态,以及线上、线下品牌宣传来激活空间。对既有工业园区空间持续再利用,以产业化和商品化的触媒模式来发展既有工业特色文化,培育文化产业和传播产业。利用园区文化触媒传播方式,拓展文化相关的产品创意空间营造,提升文化消费来,促进既有工业园区与城市经济发展,此外,可利用主题性空间与展览空间介绍地域历史文化,植入园区特色的文化活动和园区历史事件,如既有工业园区举办产品推广、时装展示、艺术设计等,吸引周边民众与旅客,提升园区活力与知名度,加快龙山万物工场区域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的快速运转,促进城市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紧密结合,全面扩展触媒空间效益。


  结语

  既有城市工业园转型为文创园的实践通常伴随大量的文化创意与创新活动,结合城市大数据与空间句法,能有效挖掘既有城市工业园更新中重要的物质性触媒特征,且分析结果与实地调研情况互为印证。从案例触媒特征分析中提取工业园的触媒更新要素,将整体联动、新旧适应、文脉延续与动态渐进四个主要特征与触媒要素相关联,按空间尺度关系划分类别,明确各类要素的主要内容,以及改造更新中的关注要点,成为激发城市活力的重要媒介与优化设计途径。


  运用城市触媒理论、POI 数据、空间句法解析厦门龙山万物工场既有城市工业园触媒特征与触媒作用过程,构建包含街区、园区和建筑单体三个尺度层面的触媒要素激活与更新框架,提出工业园触媒更新与优化设计策略:功能定位与构成优化设计策略强调街区功能组成复合共生,业态分布结合人流规模与园区动静分区要求,人流交织汇聚之地规划为商业服务功能,人员稀疏之地布置教育休养设施;交通联动优化设计策略采取空间结构与周边区域联动发展,增强交通路径的可达性,提高触媒作用发生概率,形成更大范围的触媒效益,联动周边区域,活化更新园区;提高园区交通舒适度与安全性,合理植入立体接驳停车设施,增加园区的交通承载能力;空间改造优化设计策略尊重原有空间触媒特征,增强弹性空间设计,塑造特色触媒吸引点;文脉延续与发展设计策略依循城市肌理,融入工业文化语汇,体现工业历史文化,控制既有城市工业园区整体风貌,形成触媒要素可识别特征,增强触媒作用效果。(作者:陈建华)


上一篇:拟投资25亿元联合打造烟台数字经济产业园
下一篇:深圳渔业将形成六个产业集聚区 规8个水产专业市场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