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超长期特别国债 > 设备更新申报

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两新 - 设备更新项目第二批申报常见问题解答

来源:原创  时间:2025-05-08  点击:61
近期在与部分地方发改、工信等部门沟通时,第一批申报设备更新的项目,很多项目整体条件在基本达标的前提下反而未获得通过。结合盛逸科服申报的实践经验,以下是关于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两新-设备更新”项目第一批未通过后第二批申报的解析与建议,以供参考

期在与部分地方发改、工信等部门沟通时,第一批申报设备更新的项目,很多项目整体条件在基本达标的前提下反而未获得通过。结合盛逸科服申报的实践经验,以下是关于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两新-设备更新”项目第一批未通过后第二批申报的解析与建议,以供参考:


Q1:第一批申报没通过,第二批还能申报吗?

答:可以申报,但需针对性改进

从政策设计逻辑看,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通常设置多批次申报机制,目的是给更多符合条件的项目提供机会。第一批未通过的企业,只要在第二批申报时满足最新要求(如完善前期手续、调整投资规模、优化建设方案等),仍可重新提交申请。需注意:


1.政策连续性:第二批申报条件与第一批基本一致(如固定资产投资≥2000 万元、国债支持比例≤15%、在建项目等),但可能根据第一批审核情况微调细节。第一批未通过项目若符合第二批支持方向、完成材料补正,并在设备更新进度、国产化率等核心指标上达标,仍可重新申报。


2.失败原因分析:企业需通过主管部门反馈(如地方发改委、工信局)明确未通过原因(如手续不全、投资规模不达标、建设内容含禁止性事项等),针对性整改后再申报。


Q2:第一批申报失败的项目如何补救?

答:可采取三级补救措施:

材料级:申报截止日内补交缺失材料(如环评、能评证明)并附说明;

技术级:调整设备清单或技术路线,重新申请专家评审;

政策级:若方向偏差,可申请转入“滚动项目库”,后续批次优先审核。


主要原因及补救措施:

1.材料缺失:如环评、能评或国产化率证明不完整。

→ 申报截止日内补交材料,地方发改部门出具一致性证明。

2.进度超限:设备投资完成率超过80%。

→ 调整采购计划,确保第二批申报时进度合规(以设备到货率为准)。

3.重复申报或资质不符:如与其他中央资金冲突、外资企业未备案。

→ 重新梳理资金拼盘,外资企业补充备案证明。


Q3:第二批申报核心条件有哪些?与第一批有何不同?

答:核心条件不变,细节要求更明确

必达硬性条件(需同时满足): 

条件类别具体要求典型案例(不通过情形)
项目状态在建项目(已开工且未完工,已完成投资额<80%)某企业设备已全部采购完毕(视为完工,不予受理)
投资规模固定资产投资≥2000 万元(战略性新兴产业 / 先进制造业项目≥3000 万元,部分地区≥5000 万元,其中电子信息类≥500万元)某技改项目总投资 1800 万元(因规模不足被驳回)
资金合规性未获得过中央财政同类资金支持(如其他专项债、中央预算内投资)某企业已申请过智能制造专项补贴(重复申报被拒)
建设内容不含房地产、楼堂馆所、形象工程等禁止性内容某项目包含职工宿舍楼建设(占比 15%,直接否决)


         新增柔性要求(2025 年第二批重点关注):

1.低碳转型指标:需说明设备更新后单位能耗下降比例(如≥10%)或碳排放强度降幅(需提供第三方测算报告)。

2.产业链协同:鼓励申报项目与省内产业体系(如:江苏 16 个先进制造业集群、50 条重点产业链)对接,需提供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协议或配套证明。


政策红利与调整重点:

支持范围扩大:新增低空经济、跨境物流智慧枢纽等方向,传统领域如污水管网需配套智能监测。

资金比例提升:产业类项目最高支持比例提至25%,开放“国债+专项债+贷款”综合融资模式。

流程简化:申报截止时间延至4月底,央企、外资企业可走单独通道。

滚动机制:未通过项目可申请转入“滚动项目库”,后续批次优先审核。


Q4:如何解决第一批申报中的“手续不全” 问题?

答:分类处理,用好 “承诺制” 政策

手续类型

已完备情形

未完备情形(可补救)

不可补救情形

用地审批

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出具县级政府承诺函(承诺开工前取得,附时间表 / 责任人)

项目用地涉及永久基本农田(直接否决)

环评批复

取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批复》

市级生态环境部门出具承诺函(需明确环评通过时限)

项目位于生态保护红线内(一票否决)

节能审查

完成节能评估并取得批复

年综合能耗<1000 吨标准煤的项目可豁免,需提供能耗测算说明

年能耗≥5000 吨标准煤且未通过节能审查(拒批)

安全评价

取得《安全预评价报告备案证明》

省级应急管理部门出具合规性承诺(针对在建工程)

涉及危险化学品生产(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根据《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申报指引(2025 年修订)》,前期手续可按以下方式处理:


*容缺受理:环评/能评过期可申请“承诺补正”,同步推进审批。


Q5:第二批申报材料需重点补充哪些内容?

答:突出 “改进说明 + 数据支撑”,在第一批材料基础上,可新增以下章节:

表 1:第一批未通过原因及整改方案对照表

未通过原因具体问题描述整改措施
投资规模不足原申报总投资 1900 万元(<2000 万元)引入战略投资 500 万元,总投资调整为 2400 万元
环评手续缺失尚未取得环评批复已委托环评机构,预计 7 月 15 日前完成审批
建设内容含禁止项原方案包含员工活动中心(非生产性设施)删除该部分,总建筑面积减少

表 2:项目合规性文件清单(第二批重点核查项)

文件类型审批部门有效期限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企业自主编制 / 第三方机构自批复日起 2 年内有效
节能评估报告县级以上发改部门5 年(未开工项目)
资金筹措方案企业财务部门申报时有效

表 3:“两新” 产业匹配度说明表(以江苏为例)

匹配方向具体体现证明材料
新兴产业领域属于"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集群与新能源主机厂的配套供货协议
新技术应用采用工业机器人 +    AI 质检系统设备采购合同、技术白皮书、试运行报告
绿色制造设备更新后废水回用率提升至 60%环保工程设计方案、第三方检测报告


Q6:申报流程中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答:

1.三 “必” 原则提升通过率

必做预审:提交前通过 “地方发改部门预审通道” 进行材料初筛,重点检查 PDF 文件清晰度、数据逻辑一致性(如投资规模与设备采购清单匹配)。

必联专家:邀请参与过同类项目评审的专家(如高校产业经济学者、咨询机构资深顾问)进行申报书论证,重点优化 “项目必要性” 和 “效益分析” 章节。

必留缓冲:所有承诺事项的时间节点需比申报截止日提前 15 天(如承诺 5月 30 日取得环评批复,申报截止日需设为 6月 15 日之后)。


2.重复申报问题必须满足以下原则:

资金独立性:同一项目不得同时申请超长期国债与其他中央资金;

领域聚焦:若跨领域申报,需选择单一主方向并剥离非相关板块。


Q7:如何提高第二批申报成功率?

答:关键策略

精准对标政策关键词:如“国产替代”“碳减排”“智慧化”,进口设备中60%以上核心部件替换为国产型号、操作系统、工业软件国产化率可计入总核算等。

材料优化:提供淘汰设备清单及产权证明,量化节能降耗效果(如能耗降低≥20%)。

合规管理:确保自有资金≥20%,淘汰设备净值占比≥新设备10%,避免使用二手设备。

利用申诉机制:若因政策理解偏差失败,有效期内(部分地方为15个工作日内)可申请“政策级补救”。


Q8:其他问题

答:

1.高频材料疏漏包括:

模板错误:必须使用2025年3月新版带防伪水印模板;

设备清单:需标注型号、出厂年份、淘汰依据(附国家淘汰目录截图);

资金证明:自筹资金需银行授信函或担保协议,地方配套需财政局盖章承诺。


2.进度合规要点:

设备到货率≤80%(以实际到货验收单为准,非付款率);

安装调试可计入2025年进度,采购合同需注明“资金获批后7日内签约”;

开工时间不晚于2025年6月(部分地方要求不晚于4月底)。


结语

第二批申报是政策优化后的关键窗口期,企业需紧抓领域精准匹配、材料规范完整、进度动态管理三大核心策略。建议对照第二批申报要求逐项整改,用好政策允许的“承诺制” 和 “补正期”,同时突出项目与省内产业的融合度。。申报过程中,务必避免“虚假投资”“重复申报”等红线问题,必要时可借助专业机构进行合规性预审。


上一篇:贵州省2025年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方案精要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