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山西“大数据”发展应用氛围初步形成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7-03-31  点击:1315
依托煤电资源和环境气候等优势,把山西建成特色明显、区域影响力突出的大数据应用和产业拓展聚集地,将成为我省提升信息产业实力和比重、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也是破解全省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手段。

山西“大数据”发展应用氛围初步形成
   优先安排项目用地供应、给予企业0.35元/千瓦时优惠电价、减免税收红利政策、设立50亿元规模发展引导基金……
 
    优先安排项目用地供应、给予企业0.35元/千瓦时优惠电价、减免税收红利政策、设立50亿元规模发展引导基金……3月30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就我省近期出台的《关于印发山西省大数据发展规划(2017-2020年)的通知》《关于印发山西省促进大数据发展应用2017年行动计划》以及《促进大数据发展应用若干政策》三个文件进行解读。
 
  今年,山西省将启动全省大数据中心和省级政务云平台启动建设,促成一批大数据相关企业和引进项目落地建设,逐步展开大数据应用试点,初步形成全省大数据发展应用氛围。山西“大数据”时代已经全面来临。
 
  “大数据”发展应用氛围初步形成
 
    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全面推进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依托煤电资源和环境气候等优势,把山西建成特色明显、区域影响力突出的大数据应用和产业拓展聚集地,将成为我省提升信息产业实力和比重、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也是破解全省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手段。
 
  《行动计划》提出了我省2017年大数据工作重点任务,即大数据管理机制体制基本理顺,全省大数据中心和省级政务云平台启动建设,全省数据资源目录体系基本建立,一批大数据相关企业和引进项目落地建设,大数据应用试点示范逐步展开,全省大数据发展应用氛围初步形成。省经信委副巡视员马运侠称:“我们将通过实施大数据力量构建整合、大数据基础支撑能力提升、政务大数据资源集聚、大数据产业链培育、大数据应用示范、大数据信息安全保障等六大行动,推动《行动计划》目标的完成。”
 
  在政务大数据集聚行动中,今年将依托全省大数据中心,建设省级政务云平台。除涉密部门外,省直机关新建业务应用信息系统在云平台上部署,原有业务应用信息系统逐步迁移到云平台。各级部门业务系统所需的基础环境、计算资源、网络资源、存储资源、支撑软件和运行维护等均依托省电子政务云平台统一提供,各部门只负责业务应用系统的开发。整合现有各类跨部门数据交换体系,推动政府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实现省、市、县(市、区)三级政务数据的共享与交换。
 
  三年打造大数据产业生态链
 
   《发展规划》重点针对我省大数据产业进行了布局规划,明确了六项重点任务和四项重点工程。马运侠表示,我省将通过抢抓数据资源集聚,紧抓数据应用推广,带动数据产业发展,着力打造“多基地一中心四平台十应用五链条五盾牌”大数据产业生态链。
 
  未来三年,我们主要在统筹布局、网络支撑、开放共享、深度融合、创业创新以及安全风险防范六个方面进行攻坚。其中,将在考虑现有数据中心布局情况下,选择条件适宜的地方建设全省一体化的大数据中心。加强大数据产业集群招商,引导大数据产业上下游企业落户集聚发展。
 
  汇聚民众在公众教育、医疗、健康、社保、住房、就业、养老等方面的行为数据,通过大数据关联分析,提前感知服务对象状况和需求,为服务对象提供个性化、主动化的服务。支持公共服务部门加强与第三方数据机构合作,共同建设社会基础数据库,助力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开展公共服务创新,着力破除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医疗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等公共服务难题。
 
  此外,加快推进六大工作任务落实,围绕数据资源、数据应用、数据产业、数据安全四个领域,全力实施“云聚山西”“云惠山西”“云殖山西”和“云安山西”四大工程,全面推进我省大数据的发展应用。
 
  到2020年,全省引进和建成一批数据中心,服务器规模达到200万台以上,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达到10Tbps,直联点互联网带宽达600Gbps。大数据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创新应用能力显著增强,全省大数据相关产业产值规模达到1000亿元。数据资源共享开放逐渐深化,政务数据资源得到有效整合,社会大数据资源集聚共享的态势基本形成。大数据示范应用成效显现,政务云应用率先取得突破,公共安全、文化旅游、健康医疗、交通物流等重点领域大数据应用平台全面建成。大数据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数据安全保障制度和体系初步建立。依托政府数据统一共享交换平台,加快推进跨部门、跨层级数据资源共享共用。
 
 
    记者:目前多个省份都在发展“大数据”,山西作为一个内陆省份,优势何在?
  马运侠:目前多个省份都在积极谋划发展“大数据”产业。我省在起草大数据发展规划纲要时,充分考虑了自身的产业特色和发展前景。在发展目标方面,主要立足于省情,设置了合理的规划目标。在应用方面,重视了我省资源型省份转型的实际需要;在政策红利方面,我们尽可能优于或等同于其他省市,特别是具有我省特色的用电方面的政策。
 
  首先,山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大规模减少大型数据中心的制冷能耗,降低运营成本。
 
  其次,山西省充足丰富的煤电资源,能够满足云计算数据中心能耗保障需要,实现煤-电-数据链条的转换和延伸。
 
  山西省基础设施较为完善。截至2016年年底,全省服务器总规模达20余万台。百度(阳泉)云计算中心、吕梁云计算中心等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相继建设运营。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达8560G,全省光缆线路长度达96.2万公里,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1583万个。
 
  此外,山西信息产业结构发展壮大,形成了电子设备制造、LED、太阳能光伏、数字音视频、传统行业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等产品集群。数据资源也日趋丰富,目前全省备案的政务门户网站超过1200个,省级政府部门门户网站覆盖率基本达到100%,市级政府部门门户网站覆盖率达到80%。各类政务数据库建设逐步完善,政府数据资源量逐步攀升。
 
  记者:作为煤炭大省,我们是如何考虑大数据发展过程中,企业用电成本这一块的?
  马运侠:首先,支持数据中心全电量优先参加电力直接交易,鼓励风光发电参与交易,最大限度降低用电成本。
 
  其次,对落地我省的大型及特大型数据中心,原则上设计目标电价0.35元/千瓦时。达不到设计目标电价的,由省、市、县参照数据中心当年缴纳税费的地方留存部分给予相应支持,不足部分由数据中心所在地市级人民政府予以支持。
 
  记者:除了用电优惠,我们还有哪些政策红利来鼓励发展“大数据”?
  马运侠:《若干政策》为大数据项目在我省落地定制了25条优惠政策,包括用电、数据公开共享、政府购买服务、用地、税收、资金、科技创新等七个方面。
 
  如,我们将建立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云平台,原则上各政务部门新建的信息化系统在政务云平台上部署,不再审批政务部门在政务云平台之外新建信息系统,各部门已有的信息平台和信息系统逐步迁入政务云平台。
 
  对大数据企业用地纳入重点保障范围,优先安排用地供应。大数据项目用地优先列入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保障用地供应。
 
  以大数据软件开发业务为主营业务的企业销售自行开发的软件产品,按照17%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属于国家规划布局内的重点软件企业的,如当年未享受免税优惠的,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记者:“大数据”时代全面来临,作为普通的消费者,如何在信息共享的时代保障自己的信息安全?
  马运侠:打造大数据安全监管盾牌。坚持依法监管,加强职能部门间相互协作,建立完善大数据交易、流通和监管机制。加强对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安全、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军工科研生产等数据资源的保护,明确数据采集、传输、存储、使用、开放等各环节保障网络安全的范围边界、责任主体和具体要求。严厉打击网络攻击破坏、通讯信息诈骗、滥用数据、窃取和售卖企业与个人信息、侵犯隐私等行为。
 
  建立大数据安全评估体系,重点做好大数据平台及服务的可靠性及安全性评测、应用安全评测、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实施安全、自主、可信软硬件替代工程,推动自主、可信软硬件设备纳入政府采购目录,组织党政机关先行示范推广,有序推进电力、金融、教育、医疗、工业、通讯等重要领域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逐步实现替代。
 
  建立以数字证书认证和电子签章为核心的安全认证平台,通过“一证通”,强化身份认证、授权管理、责任认定、电子签名等为主要内容的安全应用,严格市场准入。
 
  鼓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设各行业大数据安全仿真实验室,研究建立芯片、终端、系统一体化的模拟环境,支持工业、能源、金融、电信、互联网、物联网等重点行业开展数据入侵、反入侵和网络防护实验。推动龙信自主可信工程建设,打造“中国平安谷”。利用省内外现有资源互为灾备,根据需求不断扩大“同城灾备”或“异地灾备”规模,逐步实现容灾备份全覆盖。配套“智慧山西”大数据中心建设省级云灾备中心,全方位提供灾备服务等。
上一篇:调动四川军工单位参与军民融合改革发展的积极性 做大做强四川军民融合产业
下一篇:智慧交通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