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日上午,第三届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珠洽会”)在佛山开幕。开幕式上举行了新引进项目签约仪式,中山签约项目62个,投资总额近千亿元,签约数量、投资额均居珠西 “八市一区”第二位。其中上台签约项目7个,投资总额790 亿元,包含4 个百亿级项目,百亿级项目数量居“八市一区”第一位。
经济社会转型新常态下,中山能在珠江西岸城市群的激烈竞争中拿下这份成绩单,绝非易事,因为从城市的发展规模,经济社会的体量水平,以及人口基数来看,中山的条件都不算突出。同时,这次“珠洽会”检验的是2014年以来“八市一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的建设水平,是一场既比速度又比耐力的 “中长跑”,过程需要实打实的积累投入,上了台面就是硬碰硬的综合比拼,一切由市场说了算。所以,中山能够在“珠洽会”上一举签下4 个百亿级项目,位列全省第一,既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行动证明,也是顺应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发展趋势,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的实践成果。
取得的签约成绩固然值得欢欣,不过也要看到这是另一场“长跑”的开始。项目签下来只是拥有了“种子”,关键还要保证能够让项目落地扎根发芽,形成产出规模,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直接动力。对待这个过程,要有理顺千丝万缕的耐心与信心,除了要尊重项目技术研发建设的客观规律外,还要树立厚积薄发的科学思路,积极创造条件为中山先进装备制造“蓄力造势”。
蓄力,就是要夯实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基础内力。中山在今年“珠洽会”取得的不俗表现,有赖于过去3年的稳扎稳打。因此,在未来一段时期,一方面,要切实提高签约项目狠抓落实的执行力,从产业规划一盘棋的思想高度,做好项目跟进服务工作,精确掌握项目落地的现实需求,做到有求必有应,严格按照签约内容推进项目建设,尤其是要注意解决好“部门梗塞”、“上下脱节”带来的资源分配不均,措施执行不力、要求落实不到位的情况。
另一方面,要增强创新驱动持续发展的创造力,以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想方设法推动一批重点优势项目成为“领头羊”,占领先进制造业某一方面的制高点,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以点带面,激发产业链上下游的联动效应,形成良好的行业生态氛围,吸引更多的先进制造企业加入发展阵地,形成产业梯队,为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打造提供持续的优质生产力。
造势,是要把握先进装备制造业的趋势需求。装备制造业被誉为“兴国重器”,眼下装备制造业已成为中山的第一大支柱产业,事实证明,中山企业经过努力也能研发出自主核心技术项目,具备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和垄断实力。在这种发展趋势下,既要总结过去的成功经验,举一反三加以发挥,也要对整个产业的趋势形成预判,抢先采取应对举措。
一是对人才的需求,应持续强化全市招才引智的工作势头,引来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激发先进生产力。
二是对平台的需求,应借助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的发展势头,应主动“走出去”向外说明中山的城市创业创新环境、先进装备制造业成果,对内引导企业组团积极展示研发技术项目,对外敢于对接港澳、海外的市场,吸引合作发展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