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面对现实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差距,珠西城市群如何寻找突破路径?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7-08-29  点击:571
珠西战略格局下,珠西地区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提速,不可忽视的还有亟待补齐的短板。面对这些现实的差距,珠西城市群如何寻找突破路径?

面对现实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差距,珠西城市群如何寻找突破路径?

         珠西战略格局下,珠西地区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提速,不可忽视的还有亟待补齐的短板。《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布局和项目规划(2015-2020年)》中,对珠西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差距有着清晰的表述:自主创新能力弱,核心关键零部件受制于人;骨干企业少,行业集中度不高;系统集成能力较弱,尚未形成以主机制造为核心、上下延伸的产业链;产业体系不健全,相关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等。面对这些现实的差距,珠西城市群如何寻找突破路径?
 
高端的装备业
 
低端的机械手
 
         装备制造作为制造业之母,在珠西正在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工业技改、机器换人在各地开展得如火如荼。一方面,战略层面上发展装备制造业,是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对珠西各市(区)在装备制造业发展方面有着具体的指标考核;另一方面,传统制造业密集的珠三角,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各地政府也希望透过推广机器换人,缓解传统制造之困并推动其转型升级。广东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将上述现象称为珠西战略提出三年多以来的一大亮点,“用智能化来提升整个装备制造业,从装备层次到技术层面不断进行提升,这个特点在珠西比较凸显。”
 
         数据显示,作为珠西龙头的佛山市,开展“机器换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00多家,应用机器人超6000台,主要应用在汽车制造、陶瓷、家电、机械以及金属材料加工行业等领域中,主要替代搬运、焊接、码垛、喷涂、装配、冲压等工种。今年上半年,佛山全市新增7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机器换人”,新增机器人应用1155台;在南海,今年上半年该区新增机器人应用数就有305台(套)。
 
         在这样的热潮中,亦有专家看到了隐忧。作为东莞市政府顾问,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林江教授此前曾对东莞大规模上马“机器人”提出批评意见:“东莞很多加工制造业是在消失的,我们来做那么多机器人,而且那并不是智能机器人,只是一些低端的机械手。如果你生产这些简单的机器人,到时加工制造业都已经不复存在了,你要把这些机器人卖给谁呢。”林江认为,珠西发展装备制造业同样需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要结合自身城市发展去做装备制造,而不是蜂拥而上。他表示,目前珠西地区“机器换人”有相当部分仍仅停留在低端的机械手换人,可能造成低水平的竞争情况。“如果对装备制造业认识不到位,仅仅为了完成指标任务,觉得低端的起码做出来在产值上能交功课,这样就很可能会出现低水平竞争的情况,这是我比较担心的。”
 
         林江表示,仅以机器换人为例,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所在地区产业特点、企业成本分析、市场需求等,人口政策都需要通盘考虑。
 
创新原动力不足“高端产业低端化”
 
         先进装备制造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珠西战略下的先进装备制造业承载着珠江西岸各市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愿景。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瞿金平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及在装备制造领域出现“高端产业低端化”的现象。
 
         瞿金平表示,目前包括珠西在内的广东机器人产品多为搬运、码垛等低端机器人,附加值偏低,无法满足汽车、船舶等生产线的高端应用要求。广东塑料产值多年来保持在全国市场25%份额,佛山高明就是以该产业为支柱。但目前广东高精度的制品仍需要从国外引进,一大原因便是缺乏高精度的加工制造设备,在高端市场上竞争力偏弱。“如果产品还是原来的产品,内涵没有改变,只是省了一点人工,产品还是无法实现高的附加值”。瞿金平认为,装备制造业要发展产品必须要有创新,有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而这,仍旧是珠西装备制造的一大短板。
 
         陈鸿宇表示,目前珠西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吸纳新兴技术或者说引入可转化的成果,这些基本环节跟珠东地区比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比如佛山是珠西的龙头,但这个龙头跟深圳还不是一个量级,“佛山的制造业是很强,但带动能力不强,主要就是创新资源不足。带动能力是一个综合的能力,不单是自身的制造能力,它还要有研发、服务、配套,包括技术产业转化过程中的孵化器、科技金融等等。”
 
         改变已经在发生。自去年提出建设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以来,佛山进入了引入创新资源的高峰期,今年4月,中科院光机所华南产业基地落户南海,计划引进一批精密光学仪器、光学感应器、航拍无人机等项目和企业,有力支撑南海智能装备产业发展。
 
         陈鸿宇认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提出,对于珠西制造装备业的技术创新也是一大利好,“要学会利用好香港、深圳、广州三个超级城市的作用,利用这种优势来发展自己。你要先进的技术、科研的成果,就要去找广州跟深圳。这就是一个基本趋势。我们一说到装备业,要珠东珠西一起来讨论。”
 
装备制造区域协同待突破
 
         珠西区域协调同样被认为有较大改善空间。以珠(海)中(山)江(门)为例,均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城市,林江表示,三个城市都按照2009年的珠三角发展纲要的要求加强合作,但实际效果并不如意,这也使得这三座城市在装备制造业的差异化发展战略方面亮点并不多。陈鸿宇认为,佛山、中山、珠海的土地发展空间已经很有限,而江门土地资源就较为丰富,如果还相互分割不愿意资源外溢,没有政策去推动的话,“那么整个珠西制造业的发展态势并没有进入到一个我们预期中的万马奔腾的局面。”
 
核心区资源外溢
 
产业配套急需补课
 
         除却区域协同,产业园区配套不够完善也是珠西众多城市装备制造业的显著短板。
 
         江门市商务局副局长杨华强在回答南都记者提问时坦言,江门园区配套目前距离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差距仍然较大,“我们的园区还是不够 高大上 ,更多还是传统的 以地招商 ,而不是以一个比较好的有生活配套、生产配套的比较完善的园区来吸引一些好的项目。现在提出要打造万亩园区和人才岛,就希望能够形成专业的生产以及生活配套。高端的产业都是选高端的环境来落户的。”北京大学(深圳)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总规划师顾正江亦表示,目前珠海的园区产出值较低,配套等方面仍存在不少短板。
 
         随着交通基建的推进,珠三角核心区域的产业外溢到珠西地区已是大势,珠西众多城市正在努力完善产业园区配套迎接外溢资源。
 
         据中山市经信局局长徐成彬介绍,中山目前统筹全市土地资源,集中打造总规划面积153 .36平方公里的九大产业平台,依托中山美居产业园,与广东硕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组建“中山市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为美的、华帝、木林森等104家企业免费提供了188套智能制造一体化解决方案,其中有53套解决方案被企业采纳和应用。江门目前规建四个万亩园区也是一个不错的开端,比如位于新会的轨道交通产业园,中车项目作为重中之重引进来,克诺尔、众城交通装备等10多个企业已进驻配套。根据江门市副市长蔡德威向珠洽会采访团介绍的信息,今年上半年整个园区产值达到30亿元。
上一篇:到2025年建设产值超千亿元的广东(阳江)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下一篇:养老服务产业在PPP模式的对接下或许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