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田园综合体"概念,这也被不少人解读为对"乡村价值的重新认知"。
"'田园综合体'不是单纯的旅游观光,而是一种农业产业新模式。"卓创咨询分析师张为民解释,与产业园区和特色小镇不同,"田园综合体"突出的特征是以农业为核心。虽然具备休闲旅游功能,但发展基础是以乡村为发展平台,以农业为基础,以农民参与为主体,以观光休闲功能为主题。"就像欧洲的一些乡村小镇,是集农业生产、农民就业、休闲文旅、商业服务乃至地产为一体的综合性乡村开发战略。"
根据《意见》要求,河南省将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的原则,选择农民合作组织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力强、特色优势产业基础好的片区开展田园综合体试点工作,其支持资金主要来源于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资金以及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目前相关资金已陆续下达至我省,将在统筹安排后,用来支持我省田园综合体试点的开展。"省农业厅一位人士透露,我省还将探索运用如先建后补、担保补贴、风险补偿金等方式,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投资田园综合体建设,从而推进我省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
>>综合性建设考验把控能力
随着田园综合体热度的增加,其内在的商业模式,已让一些投资者心动。
许昌鄢陵县一位花木交易商就表示,田园综合体投资具有多种切入角度。"长线看观光农业、餐饮旅游,短线看房产建设、居住,更别提还享受政策与资金支持。"而新乡一位房地产开发商则更直言这将是"特色小镇"之后的另一大投资领域。
这也引起一些人的忧虑,恐其成为一次变了味儿的尝试。
"如果控制不当,很容易成为又一轮的'特色小镇'。"郑州本地一位地产企业总经理韩先生坦言,由于市场调控和融资收紧,行业资金压力不断增大。如何巧妙借助国家支持政策,则等于获得了一个融资的好渠道。
他举例,如"特色小镇"建设,就因是唯一允许使用在建项目进行抵押贷款的项目,而受到房地产企业的青睐。脱离本意的扎堆,也导致不具投资基础、没有产业群却凭空打造"特色小镇"现象的出现。"如把控不牢,田园综合体也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
综观田园综合体的设想,其意图建立一种可让企业参与,带有商业模式的共建式"开发"模式。因此如何杜绝本末倒置现象的发生,也成了田园综合体尝试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张为民认为,在产业内容上看,"田园综合体"是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开发模式,其关键在于农业,核心在于农民。"所有的一切都应围绕农民、合作社等农村土地经营者进行,他们必须是参与的建设者和受益的主体,这是避免田园综合体'偏离主业'的根本。"
此外,如"特色小镇"般遍地开花的情况,也并不适用于田园综合体的建设。韩先生就表示,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来看,田园综合体在精不在多。目前一些地方,或基础设施等农业生产体系条件不足,或区域农业品牌和特色农业数量稀少,遍地开花只会使精品流于一般。"就像目前一些观光农业,白白浪费土地资源,成为无效供给。"
"重在田园,重在产业链",是张为民对如何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看法。他认为,田园综合体与乡村建设是不同的概念。其推进的本意,是要通过农业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形成多业态互为依托,多种投资并存,且具有多种功能的聚集区。尤其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地方来说,这种新型经营模式一旦探索成熟,将会具有很强的竞争护城河效应,实现城乡多领域的融合对接。"因此还应集中力量在小范围内做示范摸索,多种方式并进,逐步形成可持续、能提升农民收入和农业产业链发展的区域性节点,而不应大范围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