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解开新兴的旅游小城镇开发的多 成功的少之谜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5-06-29  点击:612
【产业解析:五大对策解开旅游小城镇四大症结】近些年,旅游小城镇开发的多,成功的少,首先我们要明白症结在哪儿,聚焦症结,才能对症下药,打造出更多、更好、更成功的“乌镇”。

       由于旅游经济的联动作用,我国新兴的旅游小城镇不断增多,其中,知名的乌镇模式是否可复制?笔者认为,乌镇当然是一种好模式,但未必是唯一的模式。近些年,旅游小城镇开发的多,成功的少,首先我们要明白症结在哪儿,聚焦症结,才能对症下药,打造出更多、更好、更成功的“乌镇”。
 
        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四大症结
  目前,旅游小城镇呈现出了资源主导型、旅游接待型和生态观光型3种类型。全国各地旅游小城镇的兴起见证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但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不容忽视。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的症结:
 
  一是法规标准不完善。目前,我国针对旅游小城镇的实施细则尚未出台,而已有的城乡规划标准也并不适用,在用地指标、用地分类、建设标准方面,无法指导旅游小城镇流动人口、建设用地控制、基础配套设施标准等指标的测算、制定和管理。
 
  二是历史风貌难保留。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小镇的传统街区开始被所谓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蚕食,大拆、大改、大建等破坏性开发也导致小镇的历史风貌逐渐丧失,出现“千城一面”的现象,发生不可逆转的巨变。
 
  三是环境设施压力大。一方面,旅游旺季时,大量游客的涌入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与设施造成了巨大压力;另一方面,由于旅游设施建设标准不高、管理不到位,导致旅游资源破坏和环境问题的出现。
 
  四是主题特色不鲜明。我国目前许多旅游小城镇的建设水平滞后,旅游产品缺乏特色,文化主题不鲜明,鲜有创新,致使一些重复建设和模仿照搬的现象出现,与追求文化内涵,偏好差异化产品的市场需求极度不符。
 
  五大对策化解难题
  笔者结合在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从事旅游小城镇实操设计和运营的经验,聚焦症结,总结出旅游小城镇规划的五大对策:一是特色鲜明、文化为魂。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小城镇,首先要挖掘文化、梳理文化,寻找差异化优势和独特内涵。在此基础上,树立文化主线,整合文化,打造由文化形成的文化景点、文化风貌、文化广场、文化街区以及文化节庆等。以此构建旅游小城镇的项目体系、游憩方式、游憩节点、体验活动等。
 
  二是业态聚集、休闲整合。休闲业态聚集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在大众度假时代来临的大趋势下,旅游小城镇的业态逐渐趋向休闲化,满足游客吃、住、行、娱乐、游乐、购物、养生、运动等多种需求。业态规划首先围绕休闲主题,形成多样化业态,从而形成业态聚集,然后形成产业聚集,进而完善城市配套,实现城镇化结构。
 
  三是合理布局、规划塑形。合理的空间布局,是塑造小城镇形态、形成小城镇肌理的关键。夜间聚集是小城镇布局的重点,也是将游客留下来消费的关键。人群的夜间集散和业态夜间的聚集,决定了小镇的空间形态是以休闲集散广场为核心的。
 
  四是注入休闲元素、活化景区。旅游小城镇与一般景区的最大区别在于休闲氛围的营造。如水系、亲水建筑、林荫道、游步道是最能体现休闲氛围的元素,由它们将入口景观、公园景观、大型中心广场等串联起来,整体上就形成了休闲惬意的环境。
 
  五是核心辐射、延伸发展。旅游小城镇围绕休闲聚集核心,发展城市化配套结构,形成完整的小城镇结构,这是旅游小城镇的延伸发展模式。其架构可概括为三个层面:核心景区结构、延伸独立功能板块结构(包括公共服务区、旅游商业区、交通服务区、特色养生区、养老区和安置区等多样化功能区)、城市化发展整体结构(包括医院、学校、金融、行政中心、办公中心和居住社区等城市配套)。
 
上一篇:【影视产业】中国影视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诉求
下一篇:陆昊调研采煤沉陷区棚户区改造和煤城产业转型发展工作强调大力发展非煤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