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老工业城市欲打造“制造强市”,制造业与服务业的深度融合是出路。未来怎么办?7月27日,在“加强株洲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集聚发展,建设制造强市”调研座谈会上,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周晓理对受邀前来的专家团队表示,希望通过课题组的调研,为株洲市提供一些决策参考。
国家首批94个智能制造专项项目中,湖南省仅有的4个都在株洲。在此基础上如何着力打造城市发展新动能,实现升级发展?由市委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南华大学党委书记王汉青教授带队的专家课题组,就此与株洲市相关职能部门、部分企业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沟通。
大家普遍认为,目前,全市制造业整体水平仍需提高,不少企业仍处于产业链的最底端,且创新能力不强。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结合,可形成互动支撑、互相促进。产能过剩背景下,株洲进行的供给侧改革,将引导生产性制造向服务性制造转变。
目前,株洲市已有不少制造企业迈开了发展服务业的步伐。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向维保服务领域拓展业务,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成立我国首家海外轨道交通 “4S”店,并将此模式复制到昆明等地,实现了由“输出产品”向“输出产品+服务+技术+投资”的转变;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也在谋求从纯制造企业转变成航空发动机动力集成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