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辽宁省服务业委发布信息,出台《进一步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指导意见》。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省服务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要突破1.5万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集聚区也将向集约化、专业化转型。
通过指导意见,可以清晰地看到全省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区域布局。沈阳经济区要结合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和智慧城市建设,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群,创新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沿海经济带要结合推进大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重点发展港航物流、服务外包等产业集群,提升服务业外向度;辽西北地区要突出传统服务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重点发展商贸物流、特色文化旅游产业集群。
创新、转型、配套和融合成为我省服务业集聚区未来发展的关键词。我省服务业集聚区将推动创新发展,规划建设一批科技、新型专业市场等新兴业态集聚区,同时,以现有中心城区商贸商务集聚区为基础,持续提升商务服务比重,文化旅游集聚区则要向休闲度假区转型。
为推动配套发展,我省将围绕港口、工业产业集群、高效生态农业基地等布局,规划建设一批综合性生产服务集聚区,高铁站域服务业集聚区也将在规划之列。科技服务与信息技术、商贸与物流等发展内在关联度高的业态,也将在集聚区内实现深度融合,提高集约度,发挥综合效益。指导意见特别强调,我省的服务业集聚区要确立培育主导产业,突出重点业态,强化发展特色。同时,坚持集聚、集约原则,集中建设起步区和核心区,避免盲目铺摊子、分散建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