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新野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5-05-28  点击:1194
产业融合的袁庄实践 皇叔刘备,率兵屯田,广置菜园,以供军需,以菜为经,勤劳为纬,沃土淘金。从小广场文化墙上的《人文袁庄》可以得知,新野县城郊乡袁庄种菜历史悠久,而且菜农收入颇丰。 5月18日上午,在这个500来户的新型农村社区广场上,大大小小的机动三轮车、

    产业融合的袁庄实践

    “皇叔刘备,率兵屯田,广置菜园,以供军需,以菜为经,勤劳为纬,沃土淘金。”从小广场文化墙上的《人文袁庄》可以得知,新野县城郊乡袁庄种菜历史悠久,而且菜农收入颇丰。

    5月18日上午,在这个500来户的新型农村社区广场上,大大小小的机动三轮车、小货车、大卡车应有尽有,大白菜、西葫芦、洋葱、包菜、辣椒、茄子等各种蔬菜琳琅满目。来自新野县周边的蔬菜经销商开着大卡车而来,附近的菜农将刚采摘的新鲜蔬菜用三轮车拉过来,包装、过秤、交易,不一会儿功夫,一卡车蔬菜就装车完毕。

    袁庄社区4000多亩地,人均1亩多一点。县里将这个地方规划为蔬菜产业园区以后,村里积极跟进,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村民自己建设,逐渐建成了现在这个社区,目前已入住500多户,原来的宅基地基本都得到了复耕。村干部李应恒说:“社区建成后,这里就自发成了蔬菜交易市场,村里家家种菜,有的人经销种子、农膜、农药等,有的人充当起了经纪人,为外地的菜贩提供信息、过秤、代收等服务,你看,这热闹着哩!”

    袁庄社区的生动实践,正是新野县委、县政府在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破解发展难题的一个积极探索。该县县委、县政府认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一项新生事物,必须从实际出发,科学制定规划,▶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用科学规划引领科学发展。产业发展规划和空间布局规划要有机统一,实现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人口有序转移。具体来说,就是要积极引导、带动农民向镇区、园区、社区集中,三区联动,产城互动,加快农区的城镇化进程。

    产业融合与城镇化的互推效应

    歪子镇位于新野县的北面,13.6平方公里建成区形成了“四纵六横”格局,分布着商住区、产业园区、风景旅游区,常住人口占全镇的一半,长街绿树成荫,广场花团锦簇,文化长廊、街头小景等格外惹眼,几年间便从新野县的“北大门”变成了“后花园”。

    孙林儒是新野县歪子镇党委书记,8年前,他从县规划局长转任而来。在他看来,科学制定规划非常重要,“编制肉牛产业园区时,就同时编制了镇区规划,实现了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保容量规划、歪子镇区规划、肉牛产业园区规划‘五规合一’,构建起了三区联动的基本框架。”

    孙林儒说,200万平方米的产业园区内,电力网、排供水网、厂路网、4G网、现代仓储和办公条件等让厂商实现了轻松入驻高效发展。反过来说,肉牛产业园区的发展,也为农村产城融合发展提供了条件。科尔沁牛业公司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机制,推行土地租金固定回报(每亩地800斤小麦1000多元),优先到企业就业(55岁以下农民经培训成为产业工人),缴纳农民养老金(55岁以上农民由企业缴纳养老保险)等激励政策,使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带动3000多农民向镇区、园区和社区集中。

    棉花庄社区是歪子镇新建的一个新农村示范区,该社区紧邻肉牛产业园核心区,规划科学到位,基础设施完善,配套功能齐全,产业支撑明显,居住环境优美。700多户农民白天进厂下田,工余在广场休闲,生活舒适方便,还享受着城里少有的干净和清静。

    歪子镇围绕产业园区的发展,科学规划镇区、社区,以三区联动带动产城互动的实践说明,新野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顺应了当前我国从传统农耕时代以村庄为主要发展载体向现代工商业时代以城镇为主要发展载体的转变。对新野来说,城乡联手促进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土地集约,以三区联动科学推进城镇化,真正实现了“进得来、留得住、能就业、有房住”。而且,由于居住方式的转变,也更好地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历史表明,生产方式决定居住方式,居住方式服从生产方式。原始人居住山洞是为了适应狩猎的需要,草原人居住帐篷是为了适应游牧的需要,农业时代居住村庄是为了适应传统农耕的需要,现代人居住城市是适应工商业发展的需要。著名物理学家海森堡说过:“科学扎根于讨论,起源于交流。”言下之意,是说当更多的人从农村转移出来聚集到城市,交流讨论的成本就低,机会就更多,发明创造的效率就会更高,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条件也就更好。

    这对于袁庄村干部李应恒来说,似乎有些高深,他也没去想过。但他自己种有菜田,正月种了3亩早春棚大白菜,现在已经全部收完,每亩地挣了8000元左右。他说,乡亲们现在对种菜已经了然于胸,一年四季能细化到哪天该干什么。“平时没啥事,大家在一起说的都是种菜,包括施什么肥、如何施,用什么药,等等,甚至有时候能争得脸红脖子粗。”

    最近,李应恒和老乡们发明了一种叫“坐果灵”的药剂。他说,这种东西高级农艺师也配不来。它是用两种生物药剂配合而来,单个药剂只能发挥单个作用,而这两种药剂配合到一起时就能发生神奇的作用。用到茄子上,不仅坐果率高,而且形状也好,长得还快。

    李应恒的故事告诉人们,新野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不是简单地、孤立地来看待三次产业的发展和融合,而是把他们放到了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大系统中来统筹,辩证地看待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产业融合融出城乡统筹发展

    这几年,新野县在三区联动发展的探索中,不断加快县乡村三级规划体系建设,努力在城乡空间布局一体规划、构建“一城五镇六十村”城镇体系中来体现城乡统筹发展,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建设、公共服务一体配置中体现城乡统筹发展。按照产业、村庄、土地、公共服务和生态规划“五规合一”的要求,深入实施蓝天、碧水、清洁、绿化、便捷五大工程,以治脏、治乱、治差、治堵、治污为重点,全面推进美丽城乡建设,成效明显,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交口称赞。

    县委书记常英敏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大量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老龄化、农业发展副业化、农村空心化以及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和“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等问题也迅速凸现,导致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难度也迅速增加。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农村就业增收机会,不仅有利于解决上述问题,还可以把促进农民增收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起来,还可以把改变农村面貌与加快城镇化建设水平结合起来,较好地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建设好美丽乡村,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更大支撑作用。

上一篇:观澜邀政协委员为产业发展献策
下一篇:承德14个农业示范点跻身市级农业科技园区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