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紧紧抓住供给侧改革这个国策,把传统的旅游业和相关的休闲产业紧密结合在一起,这将是让人看好的趋势,也会得到金融投资的支持。”
邢军,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秘书长
随着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现代服务业逐渐成为主导产业,特别是强化供给侧改革给旅游业拓宽了新的发展领域,各大机构都在寻找投资旅游业的商机。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如何促进旅游与投资更有效、更有质感的融合?5月25日,参加2016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的嘉宾们就此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旅游业成投资热点
“旅游业作为新兴成长服务业,绿色环保面广、带动力强、发展潜力大,为金融投资开拓了新领域。”河南省副省长张广智说。
旅游业已成投资热点。据国家旅游局统计,2015年中国旅游直接投资首次超过1万亿人民币。与去年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比率相比较,旅游投资高出固定资本投资30%。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迎接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这些政策不仅引起诸多旅游企业的关注,还令金融行业也高度关注并进入旅游市场。“2015年,河南省旅游业实际完成投资530亿元,同比增长26%。”省旅游局局长寇武江用数据验证了这一观点。
旅游消费一路升温,让不少投资者加大了投资力度。旅游业被认为产业链最长,直接涉及产业超过90个。什么样的旅游项目或者要素受到投资者们的青睐呢?
美国IDG集团在中国投资的业务大部分涉及旅游产业。该集团副总裁黄翔表述其投资理念:“首先要投资有未来、有前瞻性的东西。第二是技术投资,包括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它会很大程度上改变旅游行业。第三基于IDG公司早期媒体背景,公司高度关注被投资旅游项目的内容。”最后他认为投资看上去投的是钱,其实,重要的是选择什么样的团队作为投资对象。“因为好的团队意味着稀缺的人才。”
“目前更多的旅游消费信贷,特别是互联网旅游金融的出现,都是新的金融业态对旅游业的支持和接入。”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秘书长邢军分析认为,“紧紧抓住供给侧改革这个国策,把传统的旅游业和相关的休闲产业紧密结合在一起,这将是让人看好的趋势,也会得到金融投资的支持。”
投资领域各有侧重
基于旅游业的特点,与会嘉宾均认为对旅游市场的投资属于长期性投资,要有耐心等待回报,但各自侧重的投资领域不同。
中国旅游银行意欲对旅游行业做一个深度的研究,进而推动整个旅游产业链,在这个产业链上挖掘需求,服务旅游消费者。“我们对景区投资、运营和旅行社融资、酒店融资等都有涉足,对三亚到西沙邮轮旅游航线也做了租赁方面的融资。”中国旅游银行副董事长闫永夫说。
在国家开发银行任职的邢军表示,开发银行首先关注政府关注的领域以及政府发展遇到的瓶颈领域。据介绍,国家开发银行正在打造一些旅游产业基金,把社会资本更多的聚集在一起,和金融资本进行对接,共同支持旅游项目。
海航旅游集团主要以战略性投资为主,“我们比较关注自由行、自助游、休闲度假产业方面的发展。”海航旅游集团旅游投资部副总经理李昕扬说,其中对一些自由行的相关要素关注力度比较大一点。比如投资途牛,就是在自由行领域率先走出的一步棋,这是解决在整个最后一公里方面服务感受度问题。同时,在前端也会围绕一些互联网概念在线的旅游项目做产业方面的投资和布局,包括金融服务体系集团打造,这应该是海航在旅游支付、旅游金融、旅游理财等方面的一些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