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实80个“东进战略”重点项目总投资1774.5亿元,2016年计划完成投资34.9亿元,“十三五”计划完成投资761.5亿元。上周,龙岗区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会议期间,大鹏新区人大代表团和政协组联合讨论会议召开,新区发展和财政局、经济服务局、公共事业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对市、新区重点工作有关情况进行了汇报。随着“深圳东进”战略的启动,大鹏新区正驶入绿色发展的“快车道”。
“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新区发展的速度和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大鹏新区党工委书记王京东表示,新区将实事求是面对存在的问题,认真加以解决,“我们一定会一件一件抓落实,而且都是高标准定位,建设一步到位。新区具有后发优势,定位明确,在今后5年时间内,借 东进 的东风,大鹏新区未来可期,肯定会有更长远的发展。”
交通 环大鹏湾海岸公路有望年内开工建设
交通是制约大鹏发展的首要问题。大鹏新区党工委书记王京东表示,新区将努力打造海陆空立体化交通体系,为此新区与市交委专门成立了新区交通建设领导小组,每周召开一次工作会议,推进交通建设工作以及相关问题的解决。
今年以来新区大力推动交通建设。其中在广受关注的轨道建设方面,大鹏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今年协调市轨道办将轨道8号线二期规划纳入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目前其线路规划已经充分论证后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该线路起于盐田、终至大鹏集散中心站,预计2018年开工,2020年通车;组织开展新区中运量交通网络规划及试验段详细规划工作,重点推动跨座式单轨研究,计划建成全长60公里的轨道交通线路,起于坪山高铁站、终至东西涌,覆盖全区主要旅游景点,全力满足新区交通客流及旅游观光的需求。
经过参观对接,大鹏新区有意向选择比亚迪的跨座式单轨—“云轨”技术。首期将建设从大鹏集散中心到南澳新大集散中心的13公里轨道,新区将争取尽早开工建设。业内介绍,今年10月13日,比亚迪云轨在深圳举行全球首发仪式, “云轨”属于中小运力轨道交通,采用纯电力驱动,由单根轨道梁支撑,车体跨坐在上面。“云轨”具有造价成本低(为地铁的1/5)、建设周期短(为地铁的1/3)、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具有极强的地形适应能力、行驶噪音小等优点。
在道路建设方面,环大鹏湾海岸公路将力争今年内开工建设,打造深圳最美海岸公路;坪葵路改扩建工程力争今年底基本完工,2018年新区有望完成葵涌环城西路建设。目前新区还重点协调推进一批强化新区与外界联系的交通建设项目的研究规划,如大鹏—市中心第二通道、龙平路延长至溪涌(南坪三期),坪山至坝光国际生物谷便捷通道等项目,同时策划研究一批完善新区内部交通体系的项目,如南澳—东西涌快速通道、葵坝路(老路)改造目前正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在海上交通方面,大鹏新区相关部门积极开展了东涌、西涌、杨梅坑客运码头前期研究工作,完善海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消除安全隐患。近期,南澳旅游专用口岸建设项目已列入大鹏新区“东进战略”重点项目加以推进。
此外,大鹏新区相关部门还加快推进与地铁8号线二期相衔接的葵涌、大鹏、新大旅游集散中心及其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力争2017年6月完成旅游集散中心详规编制。
环境 2020年前完成近400公里绿道建设
“在大鹏新区,我们呼吸的是温哥华的空气,喝的是优质的水。”在上周举行的龙岗区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有新区的人大代表如此表示。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大鹏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2016年1-9月新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89,稳居全市第一,较2013年同期降低7.4%;新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8.2%,全市并列第一,较2013年同期提高0.4%;PM2.5浓度均值为21微克/立方米,排名全市第二,较2013年同期降低27.6%。在水环境质量提升方面,葵涌河和王母河水质达标,分别达到五类和四类水质标准;东涌河水质为优,达到二类水质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水质为优;新区6个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
大鹏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新区将加快公园、绿道、沿海防护林、生态景观林等建设,推进葵涌公园、丰树山森林公园及大鹏雕塑广场改造建设,实现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启动国家级海洋公园、较场尾海滨公园前期工作;完成6条道路绿化改造提升,推动10个立体绿化项目建设;全力推进3座垃圾填埋场无害化封场工程,采用BOT模式完成官湖餐厨垃圾预处理中心扩建;持续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珊瑚保育及薇甘菊等有害物种防治,完成10万平方米以上生态修复任务,森林覆盖率保持在76%以上;实施“蓝天行动”“碧水行动”“绿地行动”,加大对餐饮企业油烟治理、扬尘整治等的执法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力争2017年PM2.5、PM10年均值分别控制在26微克/立方米、40微克/立方米以内,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98%以上,近岸海水水质年均值保持一类标准。
大鹏新区还将发力绿道及慢行系统建设。数据显示,大鹏新区现有绿道148.28公里,拟新建绿道399.1公里(含改造提升现有绿道41公里),预计总投资12.4亿元。目前已经在建的绿道97公里,正在开展项目建议书编制的绿道153公里,其余绿道根据涉及的其他相关规划和项目建设完成情况逐步启动,计划于2020年前完成所有绿道建设项目。盐田大鹏滨海慢行系统建设方面,大鹏新区范围内规划总里程142.1公里,由9个项目组成。其中,已经启动建设5个项目共84.2公里;已立项1个项目(鹿咀—东涌绿道),规划建设绿道10.8公里;正在开展前期规划研究和项建编制工作3个项目共47.1公里。
此外,在公共自行车建设方面,大鹏新区已完成新区公共自行车一期建设工程,在葵涌、大鹏城区建设公共自行车网点31个,自行车智能锁车位547个,投放车辆400辆,已于今年9月1日起试运营。接下来,新区还将开展公共自行车二期建设工程,计划在全区新建公共自行车网点48个,补充新区其他区域和景区对公共自行车的需求。
产业 引芝加哥大学等名校入驻
今年新区在产业发展方面,既做“减法”,又做“减法”。一方面积极依法淘汰低端产业,另一方面,聚焦旅游、生物、海洋三大特色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了产业质量加快提升。大鹏新区经济服务局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淘汰低端企业16家,累计淘汰、转型低端企业165家,超过新区成立之初工业企业总数的50%。引进注册资本亿元以上企业6家、千万元以上68家,分别同比增长100%、30%。
一批优质的生物产业项目有望落户新区,如在今年6月举办的国际生物谷上海推介会上,成功与科学桥生物医疗产业孵化平台、精准医学诊疗研究院、国际病理研究中心、荻硕贝肯生物等10家企业签署了意向落户协议,达成投资落户意向的项目超过20个。在9月举行2016深圳国际BT生物领袖峰会“深圳国际生物谷精准医疗国际协同创新”论坛上,签约项目4个,现场达成投资落户意向的项目超过10个,
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新区引进生物企业12家,累计引进生物企业及机构达52家。新设立内资企业共639家,注册资本总额为43亿元,其中,注册资本1亿人民币以上的6家、1000万人民币及以上的68家;1月至8月新签合同外资3宗,合同外资金额超过1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2172.89万美元。
目前深圳各区都在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积极争取汇聚更多的创新资源。大鹏新区也在积极加快推进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项目,目前该研究院已在新区注册并开始运作;加快引进芝加哥大学、北京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在新区办学或设立研发机构,加快建设罗兹曼转化研究院、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王荣福团队项目深圳市因诺转化医学研究院已有27名专家正式入驻,与新区、市二医院在大鹏华侨医院开展肿瘤生物治疗实验项目;马歇尔团队在葵涌人民医院建成胃肠道疾病国际诊疗中心,成立深圳市鸿美诊断技术有限公司;罗兹曼团队的两家产业化项目公司已注册落户生命科学产业园。
同时,今年新区也加快了推动生物创客园、绿岛综合体、华大科学城等坝光生物谷启动区内重要产业载体建设的步伐,继续推动深圳国际生物谷生命科学产业园、海洋生物产业园建设,加快建设生命科学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争取华大水产海洋生物产业示范基地等重点项目及科研创新团队落户,进一步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9月22日,位于深圳大鹏新区的全国首个、全球第四个国家级基因库正式投入运营,基因库正式投用后,将为我国生物技术和生命经济发展打造重要的支撑平台。此外,记者还获悉,新区正积极开展LNG冷能利用项目初步设计,力争2017年底开工建设。
在旅游产业方面,新区去年接待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而且每年都以百万级递增,“大鹏的旅游产品有一些 小菜 特色菜 ,但在旅游产品中缺乏相应的 硬菜 ,我们必须重视。”大鹏新区负责人表示,今年新区成立了文体旅游局,将对全区旅游产业做全面的规划。
民生 建区级文体中心完善公共配套设施
“我住在葵涌,第一感受是环境生态好,但配套设施方面和兄弟区有很大的差距。希望新区在教育、医疗、文体等公共配套方面要跟上,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大鹏新区发展。”在上周举行的龙岗区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有来自大鹏新区的政协委员提出这样的建议。
“新区要在 美丽大鹏 基础上加上 健康大鹏 ,让大鹏更宜居。”大鹏新区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新区在引进优质资源,合作办医成效突出。其中大鹏新区中心医院(原葵涌人民医院)与马歇尔教授团队合作共建胃肠道疾病国际诊疗中心,成为深圳引进的首个诺贝尔奖专家团队。4月17日,马歇尔教授胃肠道疾病国际诊疗中心正式揭牌;南澳医院与墨尔本大学共建墨尔本大学康复医学深圳研究基地;与哈佛大学康复医院、市二院合作,共建脑重塑康复实验室。与市属医院合作建设专科联盟。新全面开展与市眼科医院战略合作项目,在新区建设3个眼病防治中心,今年1-8月,市眼科医院知名专家到新区坐诊335余人次,为辖区群众解决眼科疾患1847余例。
在教育方面,今年9月5日,新区与人大附中签订了正式合作办学协议,将建设一所60个班3000个学位的全寄宿制普通高中,先后招录36名优秀教师,确定了校长人选及学校的办学模式,并确定了与国家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合作,按照未来学校的理念,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人大附中深圳学校;以下沙安置区幼儿园为试点,引进深圳实验教育机构,依托其先进的办园理念、丰富的办园经验、科学的管理方法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合作举办大鹏实验幼儿园;拟扩建丰树学校,引入人大附中举办人大附中深圳学校九年一贯部,增加27个班,建成一所54个班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提供学位2520个。
在文体设施方面,新区将建设大鹏新区文体中心,该项目含体育馆、游泳馆、图书馆(书城)、文化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影城等,总建筑面积约5.6万平方米,项目拟选址于葵涌办事处,新区管委会东侧,总投资估算4.41亿元。新区文体中心目前已完成项目建议书的编制和申报。
在保障房建设方面,新区将强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十三五”期间,新区以政府建设保障性住房为主体,以城市更新配建、搬迁安置房转化等多种方式筹集为重要补充,计划新增筹建保障性住房3万套。其中市在新区建设保障房项目房源2461套,新区开工在建项目房源1728套,前期工作项目房源2747套,计划启动项目房源14885套。目前已基本建成坝光安置区、下沙安置区、南澳枫浪山等项目660余套。
此外,新区还在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智慧大鹏公共WLAN无线覆盖二期项目,在一期公共WLAN项目的基础上继续完善WLAN的覆盖区域,主要为加强较场尾、所城等旅游景点、社区公园、交通枢纽和社区工作站等人流较为密集、窗口功能突出的公益性公共场所WLAN覆盖,共71个区域公共热点、建设574个AP点,目前已完成招投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