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荷塘规模已达到110亩 发展农业优势带动整村脱贫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6-08-23  点击:847
汪沟镇是临沂兰山区的扶贫工作重点镇,兰山区中省定10个贫困村全部集中在该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盲目开发是为了更好地开发。”汪沟镇实施“高效农业重镇”的发展战略,加大对辖区内农业项目的产业整合,并进一步辐射带动周边村民的发展致富。

 

荷塘规模已达到110亩 发展农业优势带动整村脱贫


       汪沟镇是临沂兰山区的扶贫工作重点镇,兰山区中省定10个贫困村全部集中在该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盲目开发是为了更好地开发。”汪沟镇实施“高效农业重镇”的发展战略,加大对辖区内农业项目的产业整合,并进一步辐射带动周边村民的发展致富。
 

荷塘规模已达到110亩
 

       初秋时节,来到兰山区汪沟镇上三埝村,百亩荷塘,微风吹拂着碧绿的荷叶,像一幅山水画,这是上三埝村发展的荷香家园项目。
 

       2016年,市外侨办任职汪沟镇上三埝村第一书记刘芊君提出发展莲藕种植,经过走访,发现种植莲藕是一个比较好的项目。
 

       “种植莲藕,前期投入一亩地需要一万到两万元,根据现在的长势,深秋莲藕收获的时候,每亩能产4000到6000斤,按市场价格,一斤在2到4块钱之间,藕种能达到15元一斤。这样每亩就能收入2.5万元,现在荷塘的规模已经达到了110亩。”外侨办任职汪沟镇上三埝村第一副书记陈坤告诉记者。
 

       为了让致富项目更好地让贫困户脱贫,荷塘在日常管理时,会雇佣贫困户进行施肥、除草等管理项目。“在荷塘打工,平常不累,一个月就有1000元的收入,也解了我们家的燃眉之急。”贫困户王家荣说。
 

       对于“最美荷塘”今后的发展,刘芊君告诉记者,现在110亩的荷塘要发展到260亩。荷塘不仅有非常好的环境效益,以后我们可以通过发展农家乐,带动20多户农家乐发展,让农民的收入持续增加。
 

       另外,对于莲藕等农产品,将根据现实情况,成立莲藕加工厂,将莲藕加工成具有营养保健和保持风味特色的果蔬饮料、食用方便的罐头、糯米香藕片、藕粉、荷叶茶等莲藕食品,提升产品附加值,发展壮大莲藕产业。
 

茶园用工带动贫困户增收
 

       “现在已经第二年在茶园子里采茶了,一年能摘三季茶,基本上天天都要去,多的时候一百多个采茶工,都是周边几个村的老百姓,活也不是很累,每天收入保底60 元,多的时候能拿到一百多元,去年一年我自己在园子里的收入就有1万多元。”周学兰介绍着自己在茶园打工的情况,笑得合不拢嘴,按照目前的情况,老两口 2016年底就能实现脱贫。
 

       55岁的周学兰是汪沟镇杏花社区小杏花村的贫困户,由于老伴朱士义患高血压及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多年,已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家庭非常困难,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时,老两口被纳入贫困户管理系统进行精准帮扶。
 

       结合自身的意愿,在汪沟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周学兰最终被安排在位于汪沟镇驻地东北2公里处的姜氏茶园工作。该茶园占地600亩,内有茶园、梨园、柿园、桂花园、银杏园等十几个特色农业园。目前,根据精准扶贫工作的需要该园区将周边村剩余劳动力吸纳入园,现有职工56人,用工多时能达到100多人。
 

       2015年,汪沟镇制定了农业园区定点帮扶周边村贫困户脱贫的政策,要求园区内用工优先雇佣周边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周学兰一家正是乘上了这趟东风依托姜氏茶园踏上了脱贫路。
 

发展农业优势带动整村脱贫
 

       汪沟镇依托城郊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绿色产业,重点建设提升了“海棠园、百合园、竹柳园、茶叶园”四大园,积极打造“汪沟一日游”近郊游线路,推动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产品加工、销售、文化旅游等综合型产业延伸。
 

        农业项目所需劳动力数量比较大,用工时间也比较稳定,能有效利用周边村的剩余劳动力,将生态农业与精准扶贫相结合,让周边村的贫困户经过简单培训到农业园区内务工,能有效地带动贫困户增收,早日实现脱贫。2015年,四个园区已实现带动周边16个村剩余劳动力就业800多人,其中贫困人口150余人,人均增收5000元。
 

        同时,汪沟镇四个农业园区土地流转均价为每亩每年1100元,村民从土地中就有稳定收入。千木海棠园创造了“供苗包销”的农户种植模式,带动周边村 160多户农民种植3665亩海棠,加入基地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统一开发,共同发展,使得种植户年人均收入增加7000元,实现双赢。
 

        汪沟镇竹园村、杏花村两个省定贫困村共有国家级公益林740余亩。目前,两个贫困村的国家级公益林每年享受直接补助11000余元。“守住了绿水青山,就有了金山银山”,这是高效生态农业带给汪沟镇的新启示。
 

        2016 年,汪沟镇10个贫困村中将建成12个市级优质农产品基地,优质农产品基地达到26.5万亩,新增苗木花卉专业生产基地3个,苗木花卉龙头企业2个,示范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到2017年,80%的贫困村实现测土配方施肥,蔬菜、水果、茶叶等作物绿色防控实现全覆盖,“生态环境扶贫”成为全区生态建设的重要促进力量和扶贫攻坚的亮点特色。


上一篇:“生态种养”闯出新模式 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下一篇: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逐渐完善 指标紧缺小车受宠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