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环高铁站产业集聚效应显现——瓯海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8-06-20  点击:971
年来,随着瓯海城市空间大幅拓展,城市辐射能力日益增强,给瓯海的产业发展带来更大的契机。

        瓯的底蕴、海的情怀。
 
        如今,瓯海正孕育着城市的蝶变与崛起,以大气开放的情怀打造城市亮丽名片。
 
        一个城市的发展壮大总是伴随着产业的发展,有人口就会有产业,而产业的发展又会带来人口的进一步集聚。
 
        近年来,随着瓯海城市空间大幅拓展,城市辐射能力日益增强,给瓯海的产业发展带来更大的契机。
 
辐射能级持续提升
 
商贸商圈渐成融合之势
 
        纵观瓯海的商业蓝图,其发展正经历从商场到商街,从商街到商圈,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发展进程。传统商贸中心提档升级、转型求变,新的商贸中心正在扩容裂变、迅速崛起……
 
        瓯海商贸的未来,紧紧连系着温州中心城区的商业布局。
 
        今年3月,《温州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10-2020)》(2017年修订)提出,我市中心城区拟形成“两心六极多点”的商业总体布局结构,瓯海新城商业集聚片区便是“六极”之一。而规划新建的21个商业综合体包括高铁新城商业综合体、郭瞿商业综合体、丽岙商业综合体等。
 
        如今的瓯海,现代城市商业雏形初现,辐射能级正在持续提升。可以预见,未来的瓯海将不仅拥有万象城、银泰城这两大大型商业体,西至郭瞿,南抵丽岙,都将布局商业网点,形成连点成线的商业走廊。
 
        尤其在环高铁站商圈核心区,大象城国际商贸中心、港龙城市商业广场、站南商贸城、大西洋银泰城、现代农贸城等重点商业及配套初具规模,已成为集现代物流、高端商贸、旅游集散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高铁经济集聚区。现代产业商贸商圈渐成融合之势,其规模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肩负着温州商贸产业副中心的高铁新城以“产城融合”为发展定位,以现代物流、高端商贸、旅游集散、品质居住为主导,强化规划国际社区、品牌商贸、文化休闲等现代城市配套功能,同步形成“以产兴城、以城促产、宜居宜业、融合发展”态势,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础上实现与温州中心城区的多元功能融合,打造温州乃至长三角的“产城融合示范区”。
 
优化结构吸引高端人才
 
带动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
 
        瓯海中央商务区是瓯海新城的核心功能区,规划面积107.8公顷,重点发展金融贸易和商业,将集聚全市高端的金融、商贸服务以及商务办公、酒店、公园等设施,总投资达225亿元。建成后,整个中央商务区将成为温州建筑体量最大的商务楼宇群,迅速聚集瓯海新城的人气。
 
        今年初获批的《温州高铁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勾勒了“一轴两带,一核四区”的空间结构。一个宜居、宜商、宜创业的产城融合未来之城跃然而出。其中“四区”就包括了高端商贸商务片区和创智产业综合片区。
 
        产业是支持新城人口集聚的基础。高铁新城凭借优越的交通枢纽区位优势和资本环境优势,完善产业布局,搭建产业平台,做强做优主导产业,培植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让更多的创业创新人才汇聚于此。按照规划,高铁新城未来可容纳居民超过20万人,核心区可容纳10万-15万人。
 
        近年来,瓯海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招才引智”工作,推出了“瓯越英才计划”“瓯海人才新政42条”等举措。紧紧围绕全区经济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重点,针对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按照人才“带项目、带资金、带团队”来瓯创业优先原则,面向全球寻找引进重点行业领域的各类型人才。
 
        同时,产业升级也离不开政策的扶持。去年,瓯海区出台了《瓯海区加快市场(商场)提升发展意见(试行)》。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瓯海对政策进行整合,将市场政策纳入《温州市瓯海区“1+1+10”产业政策体系》。在政策的引导下,高铁站周边的市场规模档次整体提升,如温州众酬眼镜市场正式挂牌运营,成为全市首家眼镜专业市场,吸引200多家商户和50多家外贸企业入驻,将极大助力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眼镜专业示范基地和眼镜产业集群跨境电商园区建设。
 
产城融合PPP项目落地
 
全面铺开已成奋进之姿
 
        目前,环高铁站区域总体开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据介绍,高铁新城坚持高站位规划引领新城建设,以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新城开发,以高质量的环境建设提升新城品质,以高水平的综合管理提升城市窗口形象。
 
        在城市设计中,高铁新城定位是“温州新门户、城市新家园、产业新高地、生态新空间”,要求高起点功能定位、高标准城市设计、高层次产业布局,以放眼全球的国际理念,大视野、大气魄、大手笔描绘发展蓝图。通过构筑中心“产业规划”和“城市设计”的整体城市空间布局,精心遴选优质商业综合体,引入舒适人居地产项目,深度谋划具有现代都市风韵、江南水乡风貌的城市环境。以“服务人人”为落脚点,精雕细琢商圈布局,展示美好环境。
 
        如今,高铁新城产城融合PPP项目已完成招投标,进入有序推进阶段。该项目与中交投资有限公司整体合作期为15年,滚动开发,分三期建设。涵盖安置房、市政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设施、景观绿化、综合管廊、海绵城市、旅游集散中心等10大类共84个项目。
 
        在环高铁站周围,还有一批特色小镇、产业集聚区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如中国(瓯海)眼镜小镇、潘桥物流园区,紧紧抓住主导产业集聚的关键时机,在高铁新城落地生根,着力打造成为全国最具特色、最有发展动力的产业平台之一。近日,传化智联温州城市物流中心正式在潘桥街道启航。该物流中心作为承接温州市物流产业升级的重点项目,充分发挥传化网系统资源优势,打造智能版城市物流中心,实现物流业、商贸业的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带动温州商贸业、制造业联动发展。
 
        此外,阿里1688实力产业群示范园、猪八戒网浙南总部等一批产业高端平台已落地或将陆续落户高铁新城及周边区域。
 
        随着大交通、大建设、大产业的全面铺开,通过有效发挥高铁站交通枢纽转换作用,释放高铁带来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的集聚辐射效应,以高铁温州南站为核心的产业集聚效应正在显现。
上一篇:武威出台黄金政策 助推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
下一篇:滨江智造供给特色小镇三年投资30亿元以上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