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民营企业积极响应,通过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并购欧美企业、赴境外设立销售网络、参与国外资源开发利用等方式,加快‘走出去’步伐,利用国内外的优势资源,增强了企业的发展后劲,实现了企业的转型升级。”在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佛山市委书记鲁毅向大会提交建议,呼吁支持民营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合作,让民营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鲁毅建议,设立民营企业“走出去”专项基金,重点支持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加快形成“世界科技+中国制造+世界市场”的发展模式,尽快出台优惠政策支持返程投资。鲁毅判断,返程投资将是我国利用外资的一种创新形式。
现状
支持力度不足制约民企“走出去”
对外投资企业资金短缺、对海外投资新业态支持不足、对返程投资企业缺乏专门的研究和支持等三方面因素制约了民营企业“走出去”。
近年,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对外投资增长迅速,已从以单一贸易为主,逐步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更多的装备制造企业逐步把售后服务、品牌营销等环节延伸到海外,通过贸易推动投资落地,成为“走出去”的新业态。但鲁毅认为,目前我国对这些新业态的研究和配套支持仍显不足,企业“走出去”缺乏金融和相关配套支持,国际产能合作仍处于初始状态。
此外,在支持企业返程投资上,鲁毅指出,目前国内的政策体系,对返程投资企业仅等同于一般的外商投资企业,也没有专门研究和出台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近年来,越来越多有实力的本土企业在收购、并购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企业后,有意对国内进行返程投资,将先进技术在国内进行更大范围的产业化应用,鲁毅判断这将是我国利用外资的一种创新形式。
建议
1
设立民营企业“走出去”专项基金
建议以国家部委牵头、地方政府配套的形式,设立专门服务中小微企业“走出去”专项基金,探索通过基金入股、无息贷款、基金投资等灵活多样的形式,缓解中小微企业对外投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2
重点支持装备制造业“走出去”
建议重点支持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加快形成“世界科技+中国制造+世界市场”的发展模式。重点实施装备制造业“走出去”提速专项行动计划。推动陶瓷建材、纺织、家电家具等具备条件的领域全产业链相关企业抱团“走出去”,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对外投资合作,不断提升我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作用,按照“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国际惯例、政府引导”的原则开展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在继续推进对外投资合作便利化的同时,积极加强引导,防范各类风险,不断规范市场秩序和竞争行为,促进对外投资合作健康有序发展,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国内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
3
尽快出台返程投资优惠政策
建议从国家层面对返程投资企业出台专门的优惠政策,促进其加快返程投资进程。特别是对于在国外收购、并购了先进技术、品牌的企业,通过更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和服务措施,鼓励其尽快把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等带到国内,借此带动国内相关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