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行业新闻

规划行家怎么看“四川五大经济区首绘的五年蓝图”?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16-09-07  点击:752
日前,四川省印发五大经济区“十三五”发展规划。以经济区为主体出台五年发展规划,在四川省历史上还是首次。编制组专家表示,这是适应当下和未来经济形势的崭新举措,展现出政府指导经济发展的新视角和新作用。

  日前,四川省印发五大经济区“十三五”发展规划。以经济区为主体出台五年发展规划,在四川省历史上还是首次。编制组专家表示,这是适应当下和未来经济形势的崭新举措,展现出政府指导经济发展的新视角和新作用。
 
  这一系列“新”背后,有哪些门道?本报记者邀请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以及参与规划编制的专家学者,一起读规划,看门道。
四川五大经济区首绘五年蓝图
 
  读规划·看门道
 
  一个排头兵
 
  川南经济区的经济增速目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一个大目标
 
  遵循和实践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推动全省形成首位一马当先、梯次竞相跨越的生动局面
 
  7.5%——这是川南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提出的未来5年经济年均增速,和其他四大经济区相比,这是最高的。
 
  为啥要把川南的经济增速设定得这么快?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表示,这是由川南经济区在全省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中所处的地位所决定的。推进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省委明确,川南经济区要成为全省新兴增长极,率先实现次级突破。
 
  不止是川南经济区。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编制五大经济区“十三五”规划这一动作,本身就是在遵循和实践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推动全省形成首位一马当先、梯次竞相跨越的生动局面。
 
  为此,成都平原经济区的规划中强调创新驱动、新型城镇化等任务;攀西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则强化了脱贫攻坚;川西北生态经济区规划中凸显出绿色发展的主基调。
 
  省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王小刚认为,四川地域广、人口多,随着经济发展,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川西北、攀西等地区逐渐形成经济上的一致性,需要以介于宏观、微观之间的“中观”视角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组织和规划,实现总体目标和具体问题的进一步统一。
 
  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五大经济区规划涵盖了全省所有市州,但它们并不像四川省“十三五”规划《纲要》那样面面俱到,也不是经济区内各市州规划的简单拼凑,而是换了一种视角,对上承接《纲要》提出的目标任务,坚持目标为导向;对下承接区内各市州的具体发展举措,紧扣区内各市州发展具体问题,坚持以问题为导向。
 
  一个大不同
 
  五大经济区规划中,只有川西北经济区中包含“生态”二字
 
  一个主基调
 
  既体现各经济区发展的不同侧重和特色,又顾及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
 
  五本规划中,只有川西北经济区的标题中多了“生态”二字。为什么?
 
  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川西北经济区生态地位非常重要,是长江、黄河源区和两大水系主要水源涵养地,对保障周边省(区)和省内水资源需求,维系长江、黄河流域乃至全国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全省全国而言,这一区域的生态功能是第一位的,甚至超过其经济功能。
 
  基于此,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要坚持生态优先,促进绿色发展。发展的首要目标是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这样的指导原则、目标,以及实现路径都和别的经济区有很大不同。
 
  不只是川西北生态经济区,细读规划,五大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等各个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
 
  比如,成都平原经济区更加强调在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对外开放和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对全省的引领示范作用;川南经济区通过设置较高的经济增速目标,力争在次级突破方面率先取得成效;川东北经济区和攀西经济区突出战略资源和优势资源综合开发,力争成为全省新兴增长极……
 
  之所以如此,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由五大规划编制的主基调决定的,那就是要突出各个经济区的区域特点,实现差异化发展。“突出不同经济区的发展特色,意味着对各经济区进行一定程度的分工,从而在整体上协同发展,实现全省经济发展效益的最大化。”盛毅表示,另一重要目的就是统筹经济区内的一体化建设,促进区内互联互通、协调发展,而这两者实际上是统一的。
 
  一个新现象
 
  规划中没有出现产业项目的具体名单
 
  一个大原则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明确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的责任
 
  翻阅规划,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对于各个区域的产业发展,五本规划都没有提及具体的项目名称。比如,川东北经济区的发展规划中,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只提出要积极引进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相比一般规划,这是一个比较奇特的现象。
 
  相反,在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供给等领域,内容非常具体,且有硬性指标、具体项目等,每本规划里都有10-20个专栏,分别明确其所在章节的重点项目和任务。
 
  又比如,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在“加快脱贫奔康”这一章内有一个“重点专项扶贫工程”专栏,详细列举了新村扶贫专项工程中完成2063个贫困村新村建设的任务,实施五年免费教育计划等。
 
  一面模糊抽象,一面具体清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差?对此,盛毅表示,一方面通过约束性指标来强调政府作为,一方面通过预期性指标来引导市场,这正是本次规划坚持的一大原则——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强调政府和市场分工协作,各司其职。该市场去做的,规划不能过多要求;该政府完成的,必须要明确。
 
  这样,对外而言,外国企业来川投资,往往首先会翻阅四川省的经济发展规划作为决策依据,于是规划就起到了“引路者”的角色;对内而言,很多地方依然有体制惯性和路径依赖,那么,规划就可对这些违背市场规律的发展方式进行限制和矫正。
 
上一篇:泗洪加大乡村旅游区的创建力度打造以“四朵金花”为代表的乡镇特色旅游产业
下一篇:广阳区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步伐 瞄准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精准发力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