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国际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将逐步拓展肇庆市辐射区,选址肇庆(高要)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重点发展传统汽车零部件,承接珠三角汽车整车零部件配套项目转移。而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产业共建,被广肇纳入两市的“十三五”规划之中。
以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助力珠三角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建设
2014年7月,《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获批,珠江-西江经济带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肇庆作为西江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战略地位得到极大提升。在发展规划着重强调“两广”合作的大背景下,作为广佛西联广西等西南地区的城市,肇庆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和特殊意义,身处“两江”经济带腹地,使得肇庆在经济合作、区位接驳、交通联系和生态旅游等方面优势逐步凸显。
根据省委书记胡春华在9月初到肇庆调研时强调,肇庆要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核心战略和根本出路抓好抓实,坚定走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子不动摇,着力弥补创新能力不足的短板,推动产业转移向高端引进转变,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进一步加强与珠三角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建设“广佛肇+清远、云浮、韶关” 经济圈,是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珠三角地区优化发展战略和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肇庆作为广佛肇清云韶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接受广佛功能外溢的区位优势明显,是珠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节点,世界级城市群的建设和都市圈的一体化将为肇庆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近年来,广州、肇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深化各领域交流合作,取得了明显成效。10月11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赖泽华率肇庆党政代表团前往广州学习取经,两市共同研究进一步密切区域合作、推动一体融合发展。
据悉,在顶层设计方面,肇庆市将结合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深入研究广州发展规划和重大项目,提出该市对接发展的主攻方向。在产业共建方面,我市将要深入研究广州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提出两市产业共建对接重点,出台承接广州产业转移的配套支持政策。
在广东省规划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打造中国装备制造业高地的背景下,作为产业带的其中一员,肇庆市2015年7月出台了《关于加快肇庆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进一步推动全市先进装备制造业集约发展。《实施意见》明确肇庆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是重点打造汽车整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产业,发展智能装备制造业,加快节能环保装备业发展,培育高端电子装备业。
发挥地缘优势 共启广肇产业共建新篇章
目前,广州市汽车零部件形成了东部、北部和南部三大集聚区,集聚汽车零部件企业510多家。《实施方案》认为,未来10年,自主品牌汽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将是广州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零部件产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因此提出到2020年力争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新增产值2000亿元。
记者从市经信部门了解到,为加快我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发展,推动先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目前我市正抓紧制定《肇庆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下面简称《行动计划》)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握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广佛肇一体化”的发展契机,充分发挥肇庆邻近广佛的地缘优势和自身的比较优势,将我市打造成为承接广佛汽配项目的首选地、服务于广佛整车生产的零部(配)件新平台,着力形成肇庆与广佛错位发展、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发展新格局。
《行动计划》设计目标是到2018年,培育10家以上年产值超1亿元汽车零部件骨干企业,新增3个省级创新平台,累计拥有11个省级创新平台,规模以上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年产值达到170亿元,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实现产值400亿元以上,全市基本形成产业结构合理、自主创新能力强、核心企业带动作用大、产业集群明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体系,基本建成珠三角地区具有领先水平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区。
该市承接珠三角汽车整车零部件配套项目转移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汽车零部(配)件产业是我市先进装备制造业中最有基础和最有发展前景的支柱行业,经过长期发展和积累,尤其是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支持、引导和扶持、培育下,已形成一定特色和优势,如以高要鸿图科技、鼎湖鸿特精密、市直动力技研、端州骏驰科技为主的精密压铸行业;怀集登云汽配的发动机气门,四会连杆的发动机连杆等在国内同行乃至产品出口,都很有市场竞争力和行业优势。
高要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投产后预计十年后将带来过千亿年产值
作为主要辐射区的广东肇庆(高要)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于2013年3月获省政府批复,成为全省6个汽车零部件专业园之一,规划用10年时间打造成为年产值超1000亿元、创税超50亿元的珠江西岸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
产业园坐落于有“小五金之乡”之称的高要金利,离广州不到一小时车程的区位优势使物流成本优势凸显。目前规划建设首期8平方公里、中期35. 8平方公里、远期60平方公里,承接珠三角汽车整车零部件配套项目转移条件成熟。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何政力向记者表示,目前园区启动区首期30 0 0亩征地工作已经完成,进园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正在加快建设,园区对符合准入条件的汽配项目,将给予一站式政务服务。
浙江嘉利集团投资的广东嘉利车灯有限公司已于2016年5月31日正式动工建设,预计明年就可以投产。公司项目负责人徐建钢告诉记者:“广州把肇庆作为汽配产业拓展辐射区,证明我们选择肇庆是正确的,加上这里投资环境好,政府给企业大力支持,各方面优惠帮助很大,这也进一步增强我们发展的信心。”据悉,广东嘉利车灯有限公司目前主要为一汽轿车、一汽丰田、东风汽车、东风日产、广汽丰田、五羊本田等国内外整车制造企业配套。
广东嘉利车灯有限公司只是肇庆(高要)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其中一家入驻企业,据悉,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分金淘扩展区和首期启动区两部分。到目前为止,园区(金淘扩展区和首期启动区)共有26个汽配项目落户,总投资165亿元。其中金淘扩展区规划面积约3445亩,累计落户的汽配企业共有20个,四环保信备件有限公司、卓铭五金汽配有限公司、坚利五金汽配有限公司、驰丰汽配有限公司等6个汽配项目已经建成投产。
抢抓发展机遇,做强重点领域。
全方位打造“肇庆汽配”区域品牌
根据《行动计划》(2016-2018),肇庆在未来三年,将以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对接理念,把主动融入广佛、配套广佛、服务广佛作为重要途径,发挥优势,突出重点。除了发挥我市区位优势和零部件产品配套优势,战略引进重大整车生产项目,促进整车与零部件协同发展以外,还将依托广东肇庆(高要)汽车零部件产业园、肇庆大旺产业园等载体和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重大项目,着力发展汽车精密压铸件、汽车电子、动力电池、精密齿轮等优势零部件和核心零部件产品,努力培育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集群;在大力改造提升传统汽配产业的同时,把握国家实施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的重要机遇,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推广应用、招商引资和产业培育。
为实现发展目标,肇庆将以广东肇庆(高要)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为主战场,以肇庆高新区、肇庆高新区四会产业园为新战场,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市级统筹,地方合作,招商共享,财税分成,环境配套,企业参与”的模式,发挥其土地、交通和物流优势,依托现有工业园、专业镇和特色产业基地,集全市之力加强土地整合、用地支持、项目集聚、建设提速、交通完善、生活配套、科技支撑、人才吸引,着力推进两大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基地建设,引进一批投资强度大、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入园集聚发展。
同时,以省市共建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先进制造业基地为载体,引导和促进具有肇庆特色的汽配基地集聚发展。充分发挥鸿图科技、鸿特精密、动力金属等上市公司在汽车铝合金缸盖缸套等精密压铸基地研发、生产、销售的行业领军作用,大力发展绿色压铸,促成鸿图科技园向肇庆汽车铝合金精密压铸基地扩容建设,引导、带动关联企业进驻,形成特色集聚、规模发展,力争升级打造为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基地;积极发挥登云汽配在发动机气门生产销售的龙头作用,规划建设肇庆(怀集)汽车发动机零配件行业基地,吸引一批长期跟随登云汽配配套销售气门弹簧、气门导管、锁闸片、坐垫圈等发动机配件产品的生产企业落户广佛肇(怀集)合作区,形成特色鲜明的汽车发动机零配件行业集聚基地。
《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布局和项目规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指出,先进装备制造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加快培育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是广东特别是珠江西岸各市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必然选择,对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由制造业大省向制造业强省转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肇庆也将按照《规划》,完善落实相关制度,为全方位打造“肇庆汽配”区域品牌,发挥地缘优势,共启广肇产业共建新篇章,以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助力珠三角连接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建设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