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产业生态园规划建设中,需要考虑产业链和科创生态链规划布局,全面融入低碳生态等理念,实现多种资源的统筹分配,尽可能减少资源浪费,形成绿色优质的景观生态空间和高效益的产业运行系统。文章结合现代科技产业生态园规划建设的具体现状,综合分析了主要的规划设计内容。
一、现代科技产业生态园规划建设现状
现代科技产业生态园区别于传统产业园区,更看重高品质的生态环境、完善的服务配套、有活力的公共空间以及绿色高效的园区管理运营。在规划建设中,需要使用智能运营、智能温控、水资源循环利用等多种技术,实现产业园区的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运作,同时也能够提升园区内所有人员的舒适性,打造绿色建筑体系。科技产业生态园已经成为了现代科技产业园区的重要发展方向,很多地区都开始进行试点建设。比如深圳湾科技生态园、成都白鹭湾科技生态园等。这些产业园区依托于多种智慧信息技术,打造数智社区,聚焦智慧医养、智慧交通、智慧物联等主导产业,打造高质量产业发展高地。在整体规划布局方面,这类产业园区采用了“上下楼即上下游”模式,根据不同产业类别的特点以及入驻企业的实际空间需求,优化空间资源配置,实现了入驻企业的互联互通,有利于发挥头部企业的带动作用,实现了专业知识与科学技术引领产业升级,反哺初创企业发展的产业共赢模式。同时以打造产业社区视角布局植入金融服务、法律咨询、公共服务、人才公寓、生态绿地等功能,通过功能复合型和多样性激发创新活力,形成互补共生的产业生态链。
我国很多地区开始建设现代科技产业生态园,试点项目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全面推广仍存在一些难点和挑战。①产业生态园对于绿色海绵设计、低碳环保和绿色施工的要求比较高,需要规划设计人员紧扣生态环保理念,精准把控产业运营和生态和谐的平衡点,整体设计难度相对较高。②产业生态园需要引入多种智慧信息技术,打造智慧运营平台,灵活动态处理产业生态园建设施工以及后期运营的各类数据,提供多种创新服务。这要求把智慧信息技术融入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并能结合规划设计和运营需求对智慧运营平台建设提出优化要求。对于规划设计人员和后期运营管理人员来说,是一项跨专业学习和实践的挑战。③产业生态园需引入多种智慧传感器等设备,要求规划设计人员结合产业园区的实际需求以及后期功能,做好基础设施改造创新。这也会造成产业园区建造成本上升,需要更为精细化的成本分配与管理策略。
二、现代科技产业生态园的规划设计分析
成功的现代科技产业生态园,不仅有产业功能的集聚,更是强调空间对人才的吸引和综合服务,特别是环境、公共空间、服务配套以及园区运营方面。对于规划设计人员来说,需要围绕现代科技产业生态园的环境、功能、空间设计、智慧绿色技术应用等特点,立足于促进交流、低碳环保、绿色建筑、智慧园区等多个层面,做好产业生态园的规划设计工作。
2.1 基于产业链和科创生态链规划的建筑布局
科技产业生态园规划中,打造产业链及科创生态是重中之重,同时也是产业园区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石。规划设计人员需要结合产业园区的战略发展蓝图,综合搜集并处理产业园区所吸纳的产业类型,搭建全面详细的产业链框架。根据不同产业在产业链中的位置,以及这些产业的具体功能,规划各类产业在产业园区中的具体位置,同时提前谋划面向科创社群的公共服务体系,按照适当比例融入产业园区的空间布局,打造基于产业链和科创生态链规划的建筑布局。这里可以借鉴成都白鹭湾科技生态园的“上下楼即上下游”模式,实现不同产业在楼层垂直空间中的划分,使得产业链框架体系变得更加直观,同时也能够增强不同产业之间的协作,提高产业链运作效率。在选择建筑布局的时候,也可以打造横向空间的建筑布局,但也要考虑到不同产业所提供的产品服务,明确产业链之间的物料资源流转走向,尽可能紧凑产业园区空间的基础上,保证各产业区域正常运作。在业态配比、配套理念方面可借鉴深圳湾科技生态园等案例,产业功能基础上同步配套人才公寓、酒店、商业等功能空间,占比约为整个园区建筑空间的20%,在竖向维度功能布局上对科创办公、交往交流、消费等功能场景进行划分布局,水平维度上将底层空间主要用于布局商业零售、金融、公共服务等生活性服务功能,营造有助于科创交流的公共空间与特色交往体系,注重产城人的融合。
2.2 运用新技术新理念的智慧园区基础设施
现代科技产业生态园需要重视新技术和先进理念的应用,鼓励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绿色交通、立体绿化等新技术和先进设计理念融入各项设计工作并建设示范区,触动绿色技术应用及产业发展的新赛道。在基础设施方面,需要设计智能安防、智能控制、智能出行、智能应急、智能浇灌等多个模块,实现园区日常管理运行的智能化。对于规划人员来说,需要结合这些功能模块,细化基础设施建设内容,明确园区所需基础设施的具体类型与数量。在这之中,规划设计人员需要紧扣智慧园区理念,多引入一些智慧传感器等设备,通过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多种技术,实现对园区内各类事务对象信息的自动化提取,并借助于智慧控制系统进行园区内各类设施的主动控制与调节,夯实智慧园区的基础。此外,科技产业生态园规划设计中,还要投放一定数量的智慧引导机器人,替代传统的智慧大屏,面向员工和外来人员提供智慧引导服务,还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对周围人提供主动关怀,使得园区内的基础设施更有温度。
2.3 绿色优质的景观生态空间
在现代科技产业生态园的规划设计中,景观生态空间的品质是关键。良好的生态环境、景观空间是成功的产业生态园区吸引科技人才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实现低碳环保、绿色建筑、绿色经济等重要生态理念和新技术的载体,需要做好“科创+环保”协同发展的文章。对于规划设计人员,在宏观和中观上需要做好顺应场地景观生态基底、发挥自然资源景观优势的场地设计及建筑设计,在微观上则需要做好节能、节水、节材等多个层面技术在设计上的融入应用,形成绿色、优质的景观生态空间。①规划设计充分保留原有的山水风貌和景观特色。尽可能顺应坡度地形开展因地制宜的建筑设计和道路设计,以低影响开发的理念保留好场地河涌水系、山林,以大疏大密的布局思路形成完整集聚的开敞空间,发挥良好的通风廊道、海绵调蓄和生态涵养的作用。②设计雨水花园。科技产业生态园可以用好建筑顶层、景观种植、绿色停车场等空间和设施尽量多建设雨水花园,将园区室外透水地面面积占比提升至80%,并提升场地径流系数至0.6,在收集雨水灌溉、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也能够应对暴雨天气带来的排水问题。③打造生态屋顶花园。结合地方自然植被特点,在园区内搭建自然群落与人工配置的灵活处理,实现动植物系统的多样性(见图1),同时营造提供了有助于科创交流的公共开放空间、社交空间和生态创意空间,提升科创氛围和城绿融合。④应用绿色海绵设计。园区规划设计人员可以引入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在园区内形成水幕、湿地等生态景观,并通过生态草沟、湿地净化、透水铺装等多种方式将其串联起来,在地面、地下广场及屋顶公园等公共空间设计多样绿岛加湿地花园模块,形成完整的水循环体系,提高园区内景观质量。

图1 园区内屋顶花园效果图
2.4 结合园区需求建设智慧服务平台
现代科技产业生态园在后期运营过程中,面临海量数据信息,需要灵活使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处理这些信息,给园区运营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平台的功能模块主要分为五个部分。①园区产业招商管理。此模块主要结合科技产业生态园的战略定位与长远发展,提取产业链囊括所有行业的数据,做好产业招商管理工作,为园区内企业提供精准招商服务。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科技产业链生态环境,推动资源、技术、市场的全面共享,共同创造市场价值。②资源运营管理模块。科技产业生态园的内部资源种类与数量都比较多,给资源管理带来了较大困难。平台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打造精细化资产管理与运营系统,切实提高园区内企业对于各类资源的掌控力。③对接外部专家资源。科技产业生态园具有技术密集型特征,要求企业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平台搭建了外部专家对接模块,以开发集团为主体,引入院士、行业专家等资源,为园区内企业提供专家咨询服务。④产业孵化模块。科技产业生态园中有较多中小企业,这类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有限,很容易遭遇发展困境。园区通过产业孵化模块,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对接外部市场资源,助力中小企业设计适合自身的战略发展规划,促进他们快速发展。⑤其他服务模块。平台引入法务、工商、税务等模块,为园区内企业提供多元化服务,聚焦核心业务和技术创新领域,推动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作者:陈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