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湖南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现状

来源:原创  时间:2025-04-11  点击:238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数字经济带来重要历史机遇,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丰富了实体经济的内涵,充分释放数字红利,为系统、全面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因此,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数字经济带来重要历史机遇,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丰富了实体经济的内涵,充分释放数字红利,为系统、全面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因此,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亟待研究的问题。

2024年5月30日,湖南出台《湖南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涵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数字技术和技术生态创新、数字产业化发展、产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治理和保障措施等内容。同时,提出以建设数字新湖南为总目标,深入实施“智赋万企”行动,以推动经济社会全方位数字化转型为主线,着力提升数字技术创新能力,着力发展壮大数字经济规模,努力打造数字化发展新格局,为建设现代化新湖南提供强大动力。2023年,湖南省生产总值达到50012.8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6%,新兴产业引领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8.9%,全省数字经济总量突破1.7万亿元,增长15%,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呈现良好发展势头。2024年1到10月,全省新建成智能制造企业854家、智能制造生产线(车间)1423个、智能工位9235个,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1%,法人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21.2%,规模以上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0.6%、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增长12.5%。2024年,长沙、株洲、娄底入选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长沙、岳阳、常德、株洲、衡阳入围数字经济百强市。由此可见,湖南省通过制定政策、确权授权,不断加深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的发展重点不容忽视,融合过程中一些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也逐渐凸显。

湖南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现状

(一)数字产业缺乏统筹规划,关键数字技术储备不足,缺乏技术应用场景

数字经济智能化发展的加速,不断融入一、二、三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外部依赖性大,数字技术尚未融入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中。同时,湖南省提出的“3+3+2”现代产业新体系数字赋能仍需加强,数字技术应用场景不足。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优势产业,现代石化、绿色矿业、食品加工、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更是需要关键数字技术的突破。

(二)数字化转型动力不足,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深度、广度不足

数据显示,湖南超1.98万家企业有数字化转型意向。尽管如此,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仍处于数字化转型探索阶段,能深度应用数字技术的少之又少。当前,湖南围绕数字产业领域,推动新兴产业融合化集群化发展的政策导向十分明显,但数字化转型的探索过程中,依然面临资金能力、技术水平、人才储备等多方面的挑战。中小企业“不敢转”“不能转”“不会转”,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深度不足的难题,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数字治理水平整体滞后,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推进困难

供应链安全隐患、数字监管缺失、数字鸿沟和算法偏见等诸多问题的出现,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过程中的重要阻碍。数据资源带来巨大价值的同时,数据要素市场标准化不足、产权归属不清等问题,导致“数据孤岛”“数据烟囱”,给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带来巨大阻碍。(作者:王晶汝)


二、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这表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把握新工业革命风口,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各地区已将数字经济作为战略部署重点。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进一步推进我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需构筑“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分工协作机制。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的关键在于实体经济要在生产、经营、销售、管理和资源配置过程中充分利用数字要素、数字技术和数字产品,实现深度融合、深度互构。

(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升级

依托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度赋能产品研发、生产、制造,打通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开拓新交易方式、加快数字贸易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生命工程、量子科技、前沿材料等未来产业领域,从而实现产业升级,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形成高质量发展格局。通过数据要素深度融入实体经济、数字技术深度赋能实体经济、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互构,推动生产和创新范式全面变革,提高要素投入质量和要素配置效率并推动技术进步,全面提升生产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从而支撑高质量发展]。

(二)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创新能力

数字技术能提升生产效率和创新能力,推动传统产业如现代石化、绿色矿业、食品加工、轻工纺织,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促进流程智能化、工艺现代化、产品高端化,开发新应用场景,驱动创新链,从而实现扩能提质升级。

(三)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消除壁垒

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等深度应用,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有利于提升产业协同合作水平,利用数字技术既能降低交易成本又能促进资源流动,消除地理壁垒,缩小数字鸿沟。与此同时,依靠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还能提升管理效能,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作者:王晶汝)





上一篇:新能源项目地方政府专项债申报流程、要点、支持范围及材料
下一篇:推动湖南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策略建议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