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乡村振兴背景下宁夏闽宁镇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来源:原创  时间:2024-02-18  点击:1613
宁夏闽宁镇在坚持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巩固拓展产业扶贫成果,夯实乡村产业发展基础,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典型性,总结闽宁经验具有积极意义。文章基于闽宁镇产业发展现状,探讨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问题,具体如下:

宁夏闽宁镇在坚持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巩固拓展产业扶贫成果,夯实乡村产业发展基础,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有典型性,总结闽宁经验具有积极意义。文章基于闽宁镇产业发展现状,探讨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问题,具体如下:

乡村振兴背景下宁夏闽宁镇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闽宁镇农业产业发展现状

闽宁镇立足本地产业基础条件,壮大特色主导产业,以项目为抓手,以产业为龙头,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带动的工作思路,围绕“一带、两轴、多节点”产业发展格局,六个行政村坚持“一村一品”与规模化发展并重,形成了“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光伏产业”的产业发展格局。通过现代企业驱动型的产业扶贫方式,闽宁镇引进各类企业40余家,年产值已达63.5亿元,包括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光伏产业、文化旅游、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


1.1 闽宁镇特色产业发展概况

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近年来,闽宁镇陆续建成设施温棚园区7个,第三代高标准设施温棚640栋,形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3000亩。与永宁县宁闽合发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君鑫胜(宁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双孢菇、羊肚菌等种植,其中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平均日产量可达2t,年产量1200t,年产值800万元左右,功能优势培育取得一定进展。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依托贺兰山东麓的葡萄长廊产业带优势,打造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核心区,实现葡萄酒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酿酒葡萄种植面积稳定在8万亩。建成立兰、中粮等大小酒庄13家,采取“公司(酒庄)+基地+农户+标准化”的经营方式,种优质葡萄、酿优质葡萄酒,创优质葡萄酒品牌。在新镇区建成13万 m2集葡萄酒销售中心、展示中心、创意中心和文化推广中心为一体的红酒一条街,筛选引进36家列级酒庄建设酒庄展销展示门店,葡萄酒年产量2.6万t,全产业链产值达到90亿元;形成“一个中心,多个种植基地”的空间布局,通过产业联动,达到“1+1>2”的效果,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依托“两红”(红酒、红色文化旅游)产业,打造以自驾、观光、探险、采摘、赏鉴、学习、教育、体验为主题的精品线路,将原隆村打造为国家3A级景区,着力把闽宁镇打造成一个文化旅游特色小镇。借助黄土高原、贺兰山脉日照充足的优势,引进光伏项目,通过原隆村“全电村”建设改造工程、旅游乡村配套设施建设工程,以及农业大棚、畜牧业养殖场、产业园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工程,促进闽宁镇从一次能源消费向二次能源消费转型升级,通过光伏大棚、入股收购、收益分红等形式探索符合闽宁实际的光伏发展新路子,提升“光伏+”产业发展质量,打造低碳环保绿色产业体系。


特色市场主体培育良好。以市场为导向,努力打造全区肉牛养殖供销重镇,推进规模化养殖,现有养殖龙头企业8家,散户出户入园园区3家,注册知名商标5个。晓鸣农牧闽宁智慧农业项目稳步发展,宁夏晓鸣农牧股份有限公司于2020年顺利上市,是宁夏首家在深交所注册制下的创业板上市企业。闽宁镇不断加快标准化养殖园区建设,完善配套工程,使养殖业向着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迈进,全镇养殖出户率达80.4%,年产值达5亿元。


农产品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进一步提升优化闽宁电商街的服务功能,引进多家电商,引导优质快递企业建立综合服务网点,13家手工制品、葡萄酒等企业23个产品进入国家消费扶贫目录,打造“闽宁禾美”消费公共品牌,形成“一网三专两平台”消费扶贫销售模式,实现消费扶贫产品销售额近6.8亿元。


合力共谋闽宁产业园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参与“九八投资洽谈会”“厦门闽宁协作产业对接”等活动,精准对接目标企业27家,其中厦门国贸集团、象屿集团、江平生物公司等10家企业计划入驻,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创新“三方政府+三方国有企业”共建模式,永宁县与厦门市湖里区、思明区共同协作成立闽宁产业园建设指挥部和闽宁产业园公司,重点发展葡萄酒及其延伸产业、农副产品深加工、纺织服装、轻工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总投资15亿元,可入驻企业22家,实现年产值25亿元,直接带动当地群众3000余人就业,力争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和示范作用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1.2 特色产业发展成效

从分散经营到科学集中。大力发展“六新六特六优”产业,科学优化产业布局,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投资9250万元,实施光伏养殖园区、第三代日光温室、冷库及帮扶车间、产业提升及人居环境整治、现代高效节水农业项目等7个项目,推动产业布局更具特色、优势产业更加突显、联农带农机制更加紧密。武河村868亩优质桃园效益突显,成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支柱产业。福宁村、园艺村、玉海村将现有温棚租赁给农户进行种植,带动群众就地就近务工,人均增收1万元至2万元。


从单一模式到多元发展。成立乡韵闽宁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将1.5万亩酿酒葡萄种植基地与群众利益深度联结,就近解决本地农户季节性务工5.3万余人次,增加务工收入1700余万元,培育了一批管理规范、带动力强、服务优质的农村能人,引入了一批精通农业、运作规范、引领力强的农民经纪人,年转移输出劳动力1.5万人,创收2.2亿元。推动农业提质增效,中建材智慧农业项目建成投产,晓鸣农牧成功创建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闽宁鸡蛋、闽宁双孢菇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从闽宁协作到共赴小康。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成功举办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承办葡萄酒文化艺术节、葡萄酒文旅欢乐跑活动,“鹭岛心·闽宁情——百团万人游宁夏”活动促进了闽宁两地文化交流,同时激活了旅游市场、刺激了旅游消费,累计接待游客约9万人次,文化旅游收入增幅明显。把产业发展作为结对共建的重点,邀请50余批400余人次企业家到闽宁镇考察,接待福建党政交流考察团20批300余人次。着力抓好人才协作,选派8名乡村振兴人才分批次赴厦门市开展交流学习和能力提升培训。持续加大农产品消费帮扶力度,积极参加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在湖里区设立闽宁镇名特优产品展示展销馆,销售葡萄酒、牛羊肉、枸杞等已认定扶贫农副产品4.42亿元,带动4000余名脱贫人口增收。国企民企、示范村等各界力量与闽宁镇6村1社区结对帮扶,累计筹集资金物资1380余万元。


二、闽宁镇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扶持力度有待持续加大

当前,乡村产业发展面临难得机遇,更多的资源要素向农村聚集,乡村产业发展环境优化,但资金、技术、人才向乡村流动仍有诸多障碍。(1)政策扶持引导还不到位,企业存在融资难、办证难、兑现政策难等方面问题。一些惠企政策针对性较强、但覆盖面不足,部分中小企业无法享受政策优惠。(2)资金稳定投入机制尚未建立,产业园区水、电、路、网、气、库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没有实时跟进。(3)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尚不完善,存在农业科技人才匮乏、专业技术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人才断层等问题,农村基层缺乏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农村工作经验的人才。优秀村干部、技术型人才、致富带头人“走出去”学习的机会较少。(4)社会资本下乡动力不足,未充分发挥多种资本在产业提能增效上的催化撬动作用,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在产业中创新融合发展的配套政策、保障机制不完善,先进技术、成熟经验、完善管理模式“引进来”还不够主动积极。


2.2 产业布局不甚合理

闽宁镇特色种养殖业、旅游产业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基础薄弱,集中化、规模化发展不足,效益不够明显,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积极性不高,劳务派遣公司“散、弱、小”,组织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随着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呈现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特点,休闲观光、健康养生消费渐成趋势,发展乡村旅游的市场空间巨大,闽宁镇在利用现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方面动力不足。一产向后延伸不充分,农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多以供应原料为主;并且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不足,副产物利用率不高。因此,在推进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方面还要进一步探索研究。


2.3 科技赋能产业合作不足

政府在培育管理知名品牌、发挥品牌影响力和带动力、挖掘营销推介思路方法等方面发挥作用还不够到位。此外,与专业研究院所、中心、高校等单位之间的交流合作还需进一步加强,以此来引进优良品种、技术及高层次人才,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点建设,并带动进行大范围推广应用。精准化招商服务能力还需优化提升,辖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数量较少,企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不完善、层次不高,科技赋能产业发展还有进步的空间。与此同时,农民专业知识培训还不够到位,培训的形式载体不够丰富,应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科技帮扶培训方面探索不够,科技特派员、科教文卫“三下乡”等机制应用不充分,没有全覆盖。(作者:张婧婧)



上一篇:乡村振兴背景下大悟县茶产业链发展路径研究
下一篇:乡村振兴背景下宁夏闽宁镇产业发展建议及对策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