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成都市温江区EOD项目体系建设方案

来源:原创  时间:2024-01-05  点击:859
本文以成都市温江区EOD实践为例,为解决该地区林草资源利用效率低、水资源环境日趋紧张、林盘资源逐步消失等问题,围绕EOD模式要求,对生态修复与资源开发进行了系统化解构,从国家政策引导、EOD项目库遴选、项目体系建设、生态产业一体化实施方案、收益与风险和交易结构等角度,构建温江EOD项目框架。本章将对项目体系建设进行详细讲解。

本文以成都市温江区EOD实践为例,为解决该地区林草资源利用效率低、水资源环境日趋紧张、林盘资源逐步消失等问题,围绕EOD模式要求,对生态修复与资源开发进行了系统化解构,从国家政策引导、EOD项目库遴选、项目体系建设、生态产业一体化实施方案、收益与风险和交易结构等角度,构建温江EOD项目框架。本章将对项目体系建设进行详细讲解。


体系建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项目体系建设,另一个则是空间体系建设,两类体系相互关联,但互不影响。项目的体系建设除了对项目的归纳整理之外,更多是要明确EOD项目的发展模式和理念特征;空间层面的体系建设一方面要清晰空间结构特征,另一方面也要体现生态类项目与产业类项目空间的一致性和关联度。


一、EOD项目的发展模式

EOD项目库的确定,除了经济性与和实施性的要求,核心离不开的是EOD项目的体系建设,该体系的建设是“发展理念+一体化模式(特色化)+实施路径”的综合。温江EOD项目的体系建设首先是基于全区的生态环境治理为基础,以温江理想(建设成公园城市示范先行区)为战略目标,以水环境治理为主题、人居环境和林盘保护为重点进行实施落地的。因此,温江区的重点研究区域在金马河、杨柳河、江安河两侧1km范围,规划面积达到103.75km2。发展模式则是以“新加坡ABC水计划”和纽约“蓝色网络”滨水空间利用为例,建立了“蓝网”计划、“林盘”计划和储备计划三大计划的体系工程,也是温江EOD的发展模式,并在空间上形成网、点、片结合的网络化结构体系(见图2)。

温江EOD发展模式与项目体系

图2  温江EOD发展模式与项目体系


建立三大计划的目的,一方面是满足项目库的系统化整理要求,另一方面则是要建立特色化的一体化模式,为生态类项目和产业类项目打好组合拳做好准备。“蓝网”计划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水环境治理而形成的体系化建设,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以水环境与资源、农田水利、湿地网络为系统,形成具体实操落地的工程项目;而产业项目则依托于环境整治后的“蓝网空间”,利用优良的滨水空间条件和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大力发展健康产业、花木产业和生态文旅类项目。“林盘”计划的提出是为了统筹推进温江区大量的林盘保护修复,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提出的行动,全面推广“产居共生、院落优改”的林盘打造模式,更新与塑造川西林盘农业景观,用心诠释“公园城市”温江林盘的高质量改造。在林盘资源的产业植入层面,首先需按照林盘的资源等级进行分类分级保护,其次按照“一个林盘就是一个旅游项目、一个科技企业、一个文创品牌”的思路,推动更多林盘变企业总部、变创客空间、变旅游景区,打造园林康养型、生态观光型、乡村旅游型、农耕体验型等多元特色川西林盘聚落。坚持商业化逻辑,针对不同类型林盘,采取国有资本参与、引导社会资本进入、鼓励群众自筹等不同资本模式进行开发。“储备”计划的建立最初是为了解决究竟要产业投入与公益投入相平衡的投资量问题,将一部分优质项目纳入到储备项目库,根据需要随时调配。


二、EOD项目空间规划

EOD项目的空间设计其实是一大难题,因为项目极为零散,特别是生态类的项目大多缺乏清晰的界限(比如镇域农毛渠的修复工程等),所以类似于温江区大范围分布的EOD项目,在图面上易形成网络化、点状的空间形态,带状的空间结构成为主流。要将所有的生态项目和产业项目落到空间上,并表现出清晰的空间特征时,就需要对空间进行归纳整理,同时将生态类项目与产业类项目的关联性和一体化特征表述精准。

图3   温江EOD空间结构


温江区EOD项目的空间规划是以“蓝网计划”为骨干进行落位,最终形成“一核三廊”的主要空间格局(见图3);之后,将所有项目落位于空间之后,统筹生态修复、环境提升和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项目(见图4);以温江区地域资源特征为基础,依托金马河、杨柳河、江安河流域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形成温江区EOD项目鲁家滩健康产业组团、杨柳花木产业组团、杨柳乡村文旅组团、江安生态文旅组团四大特色组团(见图5)。以此构建一体化黏性强、多样性项目支撑、经济效能强韧的产业体系。(作者:王宗源  瞿旭)

图4  温江生态项目与关联产业开发项目一体化路径

图5  温江EOD一体化组团空间落位


上一篇:EOD模式及成都市温江区EOD项目库筛选
下一篇:成都市温江区EOD开发模式及风险分析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