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河南省南阳市建设区域开放高地的重点任务及四大对策建议

来源:原创  时间:2023-03-15  点击:1093
河南省南阳市建设区域开放高地这一目标,可以从产业规划、创新引领等方面多点突破,在开放平台、营商环境等领域系统集成,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惠民生,不断推进南阳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

  区域开放高地的建设,是河南省南阳市在2035年远景目标中“五个高地,一个家园”现代化南阳新图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既是南阳提升城市规模能级的必然要求,也是晋级副中心城市的必备条件。要实现这一目标,可以从产业规划、创新引领等方面多点突破,在开放平台、营商环境等领域系统集成,一张蓝图绘到底,久久为功惠民生,不断推进南阳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


  一、南阳市建设区域开放高地的重点任务

  1.1 构建开放招商新格局

  对于促进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而言,开放招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不折不扣的“一号工程”。要创新南阳招商格局,让区域开放高地辐射带动作用发挥得更好,更能在区域竞争中体现优势,形成多领域、强辐射的招商新局面。


  精准挖掘招商目标。要紧扣“主新特”产业和重大基础设施支撑项目,锁定“500强”企业,立足产业延链补链,集中招引落户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大项目。通过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招商质量,为高质量建设区域经济中心集聚新动能、新活力。


  丰富招商引资模式。鼓励园区招商,把资本招商政策运用得更灵活,同时充分利用本地节会招商,吸引本地人才回归创业,探索开展股权招商、“头部企业”招商、核心节点企业招商、产业集群招商、众创孵化招商、“技术团队+资本+项目”招商、云招商,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促进南阳市在优化产业生态、鼓励创新创业、形成政策高地和投资洼地等方面,取得更多进展。


  1.2 拓展开放合作空间

  深度融入全省开放发展大局。南阳的开放必须与全省开放的重点任务和重要途径紧密结合,通过积极参与全省“五区”联动、“四路”协同,与“一带一路”有关经贸、中医药等方面合作,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质量,支持经贸跨国合作。


  全面挖掘京宛合作潜力。密切京(津)宛合作,深入落实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南水北调”中线渠首为纽带,主动对接北京转移非首都功能时机,争取更多合作项目落地,努力将南阳打造成北京重要的生产加工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有机农产品供应基地和旅游目的地。


  二、南阳市建设区域开放高地的对策建议

  2.1 找准发展定位

  随着国家推动开放循序渐进,对南阳而言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必须把这种趋势转化为现实开放优势,才能充分释放发展潜力。但从区位来看,南阳市周边既有郑州、武汉、西安三座省会城市,又有洛阳襄阳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其工业实力、交通便利和政策优势带来的资源“虹吸效应”不容忽视。南阳市要客观面对差距,抓住海陆产业转移的时机,对打造内陆地区开放高地进行全局谋划,在开放合作的大局中明确自己的发展定位。


  一是“补”,以“别人种桃我卖筐”的互补思维,找准产业链消费链的空白薄弱环节补位发展。以2020年全国地级市GDP排名第一的苏州为例,在对外开放和产业转型升级阶段,苏州选择了与上海错位互补发展的战略。南阳市也应借鉴这一思路,探索与发现产业空白地带,补位发展,错位竞争,查漏补缺,进而深化与周边城市的产业合作,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


  二是“分”,通过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深化细化产业分工,在与周边城市的分工协作中分享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南阳市人口多、面积大、产业集中、交通便利的优势,发挥产业链融合发展的牵头作用,加强各县域和各地区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诸多方面的对接和集聚,消除区域壁垒,形成合力,进而打造豫鄂陕交界地区的通道物流经济圈。通过统筹协调配合,将物流通道升级为经济走廊,提升对外开放能级,优化产业结构、完善支撑体系,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2.2 强化产业支撑

  合作与分工是开放的本质要求,因此,加快产业发展,加深产业融合,就是推进开放的必由之路。要按照做大做强战略支撑产业、发展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的原则建设区域开放高地。


  (1)加快转型升级,将传统优势产业升级为智能制造、高端制造,并重点打造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冶金建材等千亿级主导产业,立足于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促进产业带动,壮大产业集群。


  (2)着力谋新育强,以智能制造为引领,以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为支撑,推动南阳市确定的数字、生物、材料、能源等四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形成一批有规模的产业集群。


  (3)强化龙头引领,通过“总部+基地”“总装+分装”“孵化+生产”等方式,推进产业链条式、整体式、集群式融入中心城市,形成“龙头”带“配套”,“配套”引“龙头”的集聚化和规模化效应。


  (4)做大品牌效应,通过将“南阳产品”打造为“南阳品牌”,全面推动产品产业量质提升,以提高南阳产业链的影响力,扩大产业开放合作。


  2.3 注重人才吸引

  区域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发展的成果,归根到底也是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南阳虽然是人口大市,但人才资源,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短缺的问题一直非常突出。因此,要着力解决如何将人口优势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问题,在通过提升城镇化率做大人口基数“分母”的同时,想方设法持续壮大人才规模这个“分子”。


  一是要深入实施“诸葛英才计划”,不断拓宽获得人才的渠道和方式。在引进高端人才上,核心是引、育、用共同发力,还可以通过租、借、购等形式,在发达地区设立研发中心、借力科研院所及通过并购拥有研发实力的企业等多种方式,实现不拘一格用人格局。


  二是要学习郑州、苏州等城市大力吸引人才落户的政策,把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当作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来抓。必须下大力气出实招,彻底扭转我市优秀大学生回宛率低的现状,通过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薪资待遇、更好的创业环境、更优的生活保障,打消高端人才回乡顾虑。


  2.4 提升营商环境

  南阳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了今后五年要建设“五个南阳”的奋斗目标,其中在建设“低成本创业南阳”中明确要求,要将“放管服效”改革纵深推进,形成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一个城市最核心的竞争力,是城市治理水平和治理效能的综合体现。作为内陆地区,要实现后发快进,不但要注重硬实力的打造,更要注重软实力的形成。(作者:宋锐)



上一篇:智能制造背景下数字化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下一篇:探索“双碳”目标下的夏热冬冷地区绿色产业园建筑设计策略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