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产业要闻

2025低空经济细分产业发展解析

来源:原创  时间:2025-05-08  点击:81
国内低空经济的“飞行高度”还远没达到它应有的水平,背后的问题不只是技术,还有政策、市场、人才等多方掣肘。低空经济这块蛋糕,切得好,那是全行业的盛宴;切不好,可能就是一地鸡毛。

如果说蓝天是经济发展的新“战场”,那么低空空域就是那个尚未完全开发的宝藏。无人机、eVTOL、直升机、轻型飞机,这些以前只能在科幻电影里见到的东西,现在正成为现实生活的一部分。别以为这些飞行器只是用来拍拍风景,送个快递,它们背后撑起的,是一整套复杂、有潜力的经济系统。可惜,国内低空经济的“飞行高度”还远没达到它应有的水平,背后的问题不只是技术,还有政策、市场、人才等多方掣肘。低空经济这块蛋糕,切得好,那是全行业的盛宴;切不好,可能就是一地鸡毛。


我国的低空经济领域迎来了历史性的增长机遇,被列为重要的战略新兴产业。得益于政府政策的指导和支持以及技术的不断进步,该行业正在显现出巨大的活力和发展潜力。目前,我国有近30个省份将发展低空经济写入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或出台相关政策。《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进行了系统部署,明确提出“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和“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业界把2024年称为低空经济发展元年。并且多个地方建立了专门的产业基金,总额接近千亿元人民币,为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构建了稳固的基础。


2025年,低空经济已经不再是一个仅限于专家圈子的学术名词,而是成为了政策、商业和技术领域的热门话题。所谓低空经济,指的是以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空空域为核心,围绕飞行器制造、飞行服务以及配套设施展开的全产业链经济活动。这个领域的覆盖范围并不小,无人机、直升机、轻型飞机,从技术研发到运营管理,再到机场、停机坪的建设,几乎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潜力。


然而,现实却让人有些“上头”。尽管低空经济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但目前国内的发展状况并不乐观。从飞行器制造到基础设施建设,再到市场运营,问题接踵而至。不少企业刚起步就“折翼”,有的则在政策限制中举步维艰。与国际上的“低空巨头”相比,我们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比如美国的私人飞机已经融入了中产阶级的生活,而在中国,高空飞行的“门槛”却高得令人望而却步。不过,随着国家政策逐步放开,低空经济的未来依然被寄予厚望。那么,这片天空究竟有哪些看点,又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一、无人机成“顶流”:但它的天花板在哪?

无人机可谓是低空经济里的明星选手。过去几年,这个行业爆发式增长,从农业喷洒到物流配送,再到安防监控,无人机的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特别是在农业领域,无人机几乎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方式。以前,农民得扛着喷雾器一遍遍地跑田间地头;现在,只需要操控无人机,轻轻松松就能搞定几百亩地的病虫害防治。这不仅提高了效率,也降低了劳动成本。


但问题是,无人机虽然发展快,却也暴露了不少短板。首先是核心技术的短缺。尽管国内企业如大疆已经在消费级市场占据了领先地位,但在高端领域,比如军用无人机、远程物流无人机等,依然缺乏突破性的技术。其次,政策监管也成了无人机发展的“紧箍咒”。低空空域的管理权限复杂,审批流程冗长,再加上部分地区对无人机的飞行限制严格,让一些企业无法扩展业务范围。


从长远看,无人机的未来在于技术升级和场景拓展。比如,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结合,让无人机在自动驾驶和任务规划上更智能化;或者开发新能源技术,延长无人机的续航时间,降低运营成本。只有技术和政策的双轮驱动,才能真正让无人机的潜力得到释放。


二、通航飞机难普及:穷不是唯一原因

提到轻型飞机,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有钱人的玩具”。确实,目前国内轻型飞机的普及率极低,甚至比不上美国的一个小州。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因为轻型飞机售价高,普通人买不起。但实际上,这只是表面现象,真正的原因在于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的不完善。


首先是通用机场的缺乏。目前全国的通用机场数量不到500个,而美国则超过1.3万个。机场少意味着轻型飞机的使用范围有限,很多地区根本没有起降的条件。其次是飞行培训和运营成本高昂。成为一名轻型飞机飞行员,不仅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还需要通过复杂的审批流程。这让很多人即使对飞行感兴趣,也望而却步。


不过,轻型飞机的市场潜力依然巨大。不仅可以用于个人娱乐,还可以在航空观光、飞行培训、短途运输等领域大展拳脚。未来,随着通用机场的建设加速,以及飞行培训成本的降低,也许轻型飞机会慢慢从“奢侈品”变成“日用品”。


三、直升机救援:超级英雄还是奢侈品?

直升机在应急救援中的作用无可替代。无论是地震灾区的物资运送,还是交通事故中的伤员转移,直升机都能在最短时间内抵达现场,提供救援服务。在一些山区和偏远地区,直升机甚至是唯一的交通工具。


但直升机的运营成本却高得令人咋舌。一架普通的救援直升机,单小时的运营费用就可能高达几万元,再加上维修保养的支出,很多地方根本负担不起。此外,国内的救援直升机数量严重不足,分布也极不均衡。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直升机救援已经初具规模;而在中西部地区,不少地方连一架救援直升机都没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通过政策支持,降低直升机的购置和运营成本;另一方面也需要借助技术进步,比如开发新能源直升机,减少燃料消耗。只有这样,直升机才能真正成为“空中救星”,而不是一个“空中奢侈品”。


四、基础设施短板:机场修得还不够多

低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撑,而目前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还远远跟不上行业需求。比如通用机场,虽然近年来新建了一些,但总体数量依然不足,分布也不均匀。东部沿海地区的通用机场密度相对较高,但中西部地区依然是“空白地带”。


此外,航空油料的供应也成了一个大问题。由于国内航空油料市场被少数几家大型企业垄断,价格居高不下,增加了飞行器运营企业的成本负担。一些小型飞行企业甚至因为油料成本过高而被迫停业。


未来,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从“量”和“质”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加快通用机场和起降点的建设速度,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另一方面,推动航空油料市场的开放,引入更多的竞争主体,降低油料价格,让更多企业能够负担得起。此外,还需要加强数字化管控系统的建设,提高飞行运营的效率和安全性。


低空经济是一片充满潜力的蓝海,但要让这片蓝海真正“飞”起来,依然需要解决政策、技术、市场等多方面的问题。从无人机到轻型飞机,再到直升机,每一个细分领域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也蕴藏着不同的机遇。有人说,低空经济的发展就像修一座桥,政策是桥墩,技术是钢筋,而市场则是桥面。如果这三者能够齐头并进,低空经济的未来将不可限量。


展望未来,低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随着政策环境的持续优化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低空经济不仅将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还将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无人机配送、空中游览、紧急救援等低空飞行活动将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低空经济所涵盖的广阔领域也将为创业者和投资者提供无限商机。同时,低空经济的发展还将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增强国家整体竞争力。面对这一历史性机遇,社会各界需共同努力,加强合作与交流,确保低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让低空经济真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上一篇:天津市小站稻全产业链建设再创新成就
下一篇:湘西州设立10亿元产业发展引导基金 支持11条重点产业链发展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