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从合川区举行的“构建‘两主四特’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全市先进制造业基地”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合川区构建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重庆火锅食材为主导,以摩托车、现代中药、信创与网络安全、日用玻璃为特色的“两主四特”现代产业体系,今年前11个月,“两主四特”产业产值已达298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1%。
今年以来,合川区落实《渝西地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倍增行动计划》,优先发展电驱、电制动、车路网联、车身、内外饰等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围绕轻量化材料、汽车内外饰、电制动系统、电驱动系统、车路网联产业和汽车后市场打造“5+1”产业体系,规划了以黄金组团为主、九峰组团和玉龙组团为副的“一主两副”产业园空间布局,规划建设用地面积39.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20.9平方公里, 建有标准厂房70万平方米。目前,合川区已集聚安瑞光电等规上企业68家,今年1至11月产值达106.6亿元,同比增长11.2%。
同时,合川区按照“一园三组团”空间布局,规划建设10平方公里重庆火锅食材产业园作为产业核心承载区,投入8亿元,集约化配备标准地2平方公里,建有标准厂房17.6万平方米,合川区火锅食材产业集群也获批“市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今年1至11月,合川火锅食材产业规上产值达83.51亿元、增长21.9%,带动全产业链产值达323.33亿元、同比增长24.3%。
在此基础上,合川区着力推动摩托车、现代中药、信创与网络安全、日用玻璃产业转型升级,四个特色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以“重庆市级特色产业示范基地(汽摩)”为承载,合川已集聚德呈威、望江摩托等规模企业24家,形成年产200万辆整车、310万台发动机的生产能力,一批整车企业加快开发新能源、大排量中高档摩托车,产品远销海外;重点推动中医药品全产业链条向智能化转型升级,希尔安等一批药企扩能项目加快推进,“重庆市特色产业生物医药建设基地”初具规模;高标准打造“市级重点关键产业园”,重点发展高端芯片设计、通信设备;依托“中国日用玻璃产业基地”,已集聚远铃、金星等规模企业23家,产品涵盖2500多个品种,推动行业加快高端化、绿色化转型,7家企业集中入驻玻璃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