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赤峰市生态环境局牵头完成的《赤峰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报告》使赤峰市成为全自治区第一个形成完整生物多样性研究报告的盟市。
据了解,《赤峰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报告》介绍了赤峰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和实践,摸清了野生动植物资源家底,能够增进社会对赤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了解,提出了总体要求和八项举措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治理能力,能够为下一步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起到指引作用。
赤峰市各类生态系统为动植物提供了多样的生存环境,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种质资源。野生维管束植物有120科、526属、1433种,占内蒙古记录科的83.3%、属的71.4%、种的54.7%;占全国维管束植物科的39.6%、属的16.3%和种的4.5%;赤峰市拥有苔藓类植物50科、326种,占内蒙古记录科的79.4%、种的63.8%;占全国记录的苔藓植物科的40%、种的9.5%;赤峰市有586种植物具有野生药用价值、739种植物具有饲用价值。
赤峰市有国家和自治区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13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有104种,占总种数的75.9%;内蒙古自治区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有33种,占总种数的24.1%。
赤峰市被列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的有26种,其中鸟类25种、兽类1种;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78种,其中鸟类66种、兽类11种,爬行类1种。被《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评为易危及以上的有48种,其中西伯利亚鲟、细鳞鲑为引入品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61种,其中列入附录Ⅰ的有12种、列入附录Ⅱ的有49种。豹和黑熊上世纪70-90年代在赤峰市燕北山地曾经有记录,目前已经多年不见,在赤峰市是否属于功能性灭绝还有待于进一步监测调查。
另外,赤峰市在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原深处发现曾被认为野外功能性灭绝的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蒙古郁金香,对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珍稀濒危植物研究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
延伸知识: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公约》将生物多样性(biological diversity)定义为:各种生物之间的变异性或多样性,包括陆地、海洋及其他水生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系统中各组成部分间复杂的生态过程。
生物多样性分为3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genetic diversity)指一个物种的基因组成中遗传特征的多样性,包括种内不同种群之间或同一种群内不同个体的遗传变异性。遗传多样性是种群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的方式。
什么是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species diversity)是指在一次个体采集中,不同物种的有效物种数以及一定时间、一定空间中各物种的个体分布特点。
物种多样性包括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均匀度2个方面。物种丰富度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的物种数目,通常用物种的个数(生物量)或物种密度来表示。自然界中物种丰富度的空间分布是不均匀的,如科学家研究发现,越靠近热带地区,物种丰富度越高;由赤道向两极,物种丰富度呈减少趋势。
物种均匀度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种个体数目的分配状况,或各物种个体的相对丰富度,其反映各物种个体数目分配的均匀程度。
什么是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指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群落及其与所外的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功能单位的动态复合体。生态系统多样性(ecosystem diversity)指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程度,包括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组成、功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