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产业要闻

郑州聚力打造电子信息“一号”产业 着力培育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来源:原创  时间:2023-03-31  点击:599
近年来,郑州聚力打造电子信息“一号”产业,形成了智能终端、计算终端、智能传感等新兴产业链条,着力培育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2022年手机产量1.54亿部,成为全球最大的苹果手机生产基地;超聚变、河南长城、浪潮、紫光等龙头企业先后落地;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加快建设,汉威、光力、新开普等智能传感器领军企业纷纷入驻……近年来,郑州聚力打造电子信息“一号”产业,形成了智能终端、计算终端、智能传感等新兴产业链条,着力培育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智能传感谷建设启动“加速键”


  3月27日,《民营经济驱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研究暨2023中国百强产业集群》报告发布,其中郑州智能传感器产业集群成功入选2023中国百强产业集群,位列河南第一。


  作为河南省发展智能传感器产业的排头兵,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在郑州高新区拔地而起。


  3月28日下午,记者来到该传感谷首期落地项目——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启动区。展示中心科技感满满,从传感器的前世今生到整个产业的发展现状,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的雏形在这里得到展示。


  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总经理刘鹏告诉记者,整个启动区分为双创基地、中试基地、总部基地和产业聚集区四大部分,其中双创基地将于今年交付,目前展示中心、创新街基本落成,人才公寓正在建设。


  此外,中试基地也将于今年启动。“中试基地深入MEMS传感器的核心技术,为企业和院校提供多项技术服务,降低企业创新创业成本。”刘鹏说。


  除了持续推进线下项目的建设,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启动区也按下了线上服务平台建设“加速键”。“目前企业需求比较散,采购量不大,需要定制化。对此,我们打造了行业首个线上商城‘传感生态圈’,如今已有1000多家企业入驻,涵盖20000多个产品,几乎可以满足企业所有需求。”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启动区项目落地建成后,届时将有300~500家传感物联相关企业入驻,力争年产值达到100亿元,年利税6亿元,同时将提供20000~30000个就业岗位。


  汉威科技国内市场占有率75%


  中国(郑州)智能传感谷抢抓机遇、谋划布局的同时,致力于传感器研发数十年的汉威科技,仍在持续生长。


  能够生产的主流气体传感器产品上百种,是国内唯一一家能够同时生产八大门类气体传感器的民族企业;气体传感器年销量5000多万只,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75%;截至2021年,公司现有专利总数763项,产品通过科技成果鉴定48项……


  汉威科技在郑州这片土地奋斗的25个年头里,一个个优异成果的产出,使其成为国内领先气体传感器研发生产企业。


  成立之初,他们便将发展方向聚焦在传感器领域,在国外厂商技术垄断的情况下,沿着传感器产业链走上了一条完全依靠自主创新和研发生产的道路。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汉威掌握了大量关于气体传感器材料配方、生产工艺、版式设计等方面的专利技术,产品门类齐全,200余种不同规格的传感器可分别用于检测数百种可燃气体、毒性气体及其他气体,综合技术水平国内领先,部分传感器为国内独家生产。


  着力培育万亿级产业集群


  除汉威科技外,超聚变、富士康等600多家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集聚郑州;兴港产业园、超聚变全球总部等900个重点项目顺利开建;华锐光电、郑州合晶硅等815个重点工业项目顺利竣工或达产……近年来,郑州市聚力打造电子信息“一号”产业,着力培育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塑造电子信息产业“郑州”符号。


  伴随着发展,郑州智能终端产业从“一个苹果”起步,逐步汇聚成 “百果满园”。其中,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航田·智能终端产业园区已经成为手机产业最前沿的试验场和生产基地。


  据了解,目前园区已建立起涵盖手机组装、SMT贴片、摄像头模组、液晶显示模组、自动化设备、精密模切件等核心技术及生产的智能终端全产业链。联创电子(上市公司)、和而泰(上市公司)、记忆科技、睿意科技、博硕等智能终端上下游企业已签约入驻。截至2021年底,累积实现手机(非苹)产量约8亿部,累积产值达到909亿元。


  据悉,去年航空港区电子信息产值达到5281.4亿元,同时吸引落地了领胜科技、郑州合晶、东微电子、华锐光电等一批填补省市产业空白的高科技项目,形成了链式发展集群效应。


  电子信息产业是郑州市强力打造的“一号”产业,面对新开局,郑州市级行业主管部门持续优化扶持政策。


  在郑州市出台的《“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中,明确指出要重点依托郑州航空港区,坚持苹果手机、非苹果手机协同发展,着力稳定苹果等高端手机产能,加快引进国内知名品牌智能手机项目;依托郑州高新区,推动长城自主创新计算机整机研发生产基地、紫光智慧计算终端全球总部基地加快建设。在《关于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2025年力争培育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100家,形成8000亿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


  繁花似锦,向春而行。当前,锚定“培育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目标,郑州电子信息产业正开足火力、阔步前行。。



上一篇:江门市做好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规划
下一篇:湖南省郴州临武打造锂电新能源全产业链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