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8月8日,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在京成立。该创新联盟由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发起,电网企业、发电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储能技术与装备企业等62家单位携手组建。
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宋海良:联盟的成立,旨在全面汇聚优势资源、形成创新合力、引领行业风向,合力打造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合作、发展、技术创新的新模式、新样板、新标杆,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高比例接入电网,其随机性和波动性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新型储能是应对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和消纳的重要手段措施,是构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关键基础设施。目前,我国储能产业部分核心部件和关键材料技术尚需攻克,储能技术成熟度、安全性、经济性离商业化仍有一定差距,储能产业链基础和完备性仍不够牢靠。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副局长关鹏:联盟能够发挥能源电力行业企业的各方力量,汇聚新型储能产业链上下游的多方资源,充分发挥第三方平台与信息优势,促进新型储能创新发展进程中的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的优化与整合。
新型储能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截至2021年底装机达573万千瓦。新型储能建设周期短、选址灵活、调节能力强,截至2021年底,我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572.97万千瓦。根据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预测,2026年新型储能预计累计规模将达到48.5GW,2022-2026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53.3%。新型储能主要指“除抽水蓄能外以输出电力为主要形式,并对外提供服务的储能项目”,目前主要有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重力储能等。
随着电力系统对调节能力需求提升、新能源开发消纳规模不断加大,新型储能建设进度有望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