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产业要闻

江苏常州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集群 总产值约900亿元

来源:原创  时间:2022-06-22  点击:1279
常州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不断在化工新材料、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石墨烯材料等领域的研发应用加码。其中新型碳材料产业集群总产值约900亿元,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

  近年来,“工业明星城市”常州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不断在化工新材料、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石墨烯材料等领域的研发应用加码。其中新型碳材料产业集群总产值约900亿元,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


  发挥新材料“底盘技术”优势,常州向“新”而行,正全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集群,打造新材料产业创新高地。


  集群培育 多点开花

  走进位于常州国家高新区的华润化学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瓶级聚酯生产车间内4条生产线马力全开。经过一道道工序后,洁净合格的食品级再生聚酯颗粒下线。这些颗粒是众多食品企业饮料瓶的原材料。


  常州在发展新材料产业上敢为人先。2008年起,常州在全国率先布局以碳纤维和石墨烯为代表的新型碳材料产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形成“一核、两区、多基地”的产业空间布局,并在多个细分领域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一。


  锂电池隔膜、玻纤、光刻胶专用化学品……在常州经开区,功能新材料产业是四大特色产业之一,以星源材质、长海玻纤、强力新材、常宝股份等为代表,100余家功能新材料领域的高科技企业,年产值超600亿元。在宋剑湖新材料产业园,10余家新材料企业已入驻,从事石墨烯、高端显示材料、电子终端产品应用材料、新型包装材料等新材料的研发和配套,形成了新材料产业的集聚效应。


  当前,常州正奋力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常州实施“532”发展战略,出台创新20条等政策文件,设立400亿元科创基金,带动社会资本形成2000亿元创新投入,产业集群风生水起。瞄准新兴赛道,汇聚强大动能,新材料产业的不断突破,成为常州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增量。


  龙头牵引 链式融合

  目前,常州已形成“南有石墨烯、北有碳纤维”的产业发展格局,集聚相关企业近2000家。中简科技、宏发纵横、新创碳谷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与核心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形成了从原丝生产、复材成型、装备制造到终端产品以及相关配套的产业链。


  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科创港二期项目总投资6亿元,计划建设8栋厂房和3栋研发车间,预计今年年底前竣工投用。常州滨江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建设部负责人狄银国介绍:“该项目为国内外碳纤维企业提供研发、生产场地,形成项目研发、中试、生产一体化产业孵化基地,同时引进科研服务平台,形成产学研强力助推效应。”


  西太湖畔,“东方碳谷”十年向“新”。2011年,常州先人一步,开建产业园,走上石墨烯产业的培育与发展之路。十多年里,以江南石墨烯研究院为“智慧核”,常州石墨烯产业已汇聚40多个团队、160多家企业,年产值约40亿元,形成了涵盖石墨烯装备、材料制备、新能源、复合材料、热管理等领域的产业布局,集聚水平领跑全国。


  创新突围 领跑全国

  “从跟跑到领跑,当很多人还不知道石墨烯为何物时,常州勇闯创新无人区,探索石墨烯产业化的新机制,走出了一条科技自立自强的常州路径。”中国石墨烯产业奠基人、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名誉院长冯冠平说。


  以石墨烯为代表的常州市新型碳材料产业集群被列入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常州石墨烯科技产业园被科技部授予全国首个国家石墨烯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常州摘下数个新型碳材料领域的全国第一:石墨烯产业规模全国第一,高端碳纤维制备规模全国第一,碳纤维复合织物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


  据统计,常州现已形成原创性石墨烯产品150余种,14项全球首创成果,包括全球首款手机石墨烯散热膜、全球首款石墨烯重防腐涂料等,石墨烯产业的品牌效应持续放大。


  “0”到“1”的创新变速,是推动常州新材料产业强劲“起跳”的关键,也是常州新材料产业成气候、扬优势的密码。


  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喷气式客机C919中,有着常州印记——位于常州高新区的常州启赋安泰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参与了C919改进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的研发设计及批量生产配套工作。


  “截面只有2毫米的结构件支撑起7米长的尾翼,我们做到了!”安泰复材董事长张晋华介绍,2毫米的产品设计矩阵有上千种组合,工程技术中心高级结构设计工程师涂尚平带领团队,在繁杂的设计矩阵中寻求最优解,最终保证设计优化工作按时完成。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没有核心技术就是在别人的地基上盖房子,再大也不堪一击。”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干勇到访常州时言之切切。


  在实施“532”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两湖”创新区建设的关键时期,常州着力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新材料创新领军城市和产业高地,以关键短板新材料为突破口,以产业创新体系薄弱环节为重点,搭建更多的高端科创平台,加快提升创新策源能力,补齐人才短板,有效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上一篇:河南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成效、面临的问题及规划建议
下一篇:四川省首批4大制造强市试点和钒钛、晶硅光伏、锂电医疗器械4大产业试点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