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产业要闻

长春经济圈规划思路及战略定位

来源:中机院  时间:2021-01-28  点击:3477
科学谋划、加快建设长春经济圈是深入实施省会城市带动战略、形成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支撑吉林省对内对外开放战略,推动形成两翼并进、全面开放新格局,打造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有利于强化产业分工协作,培育新增长点、凝聚新动能,

  科学谋划、加快建设长春经济圈是深入实施省会城市带动战略、形成“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支撑吉林省对内对外开放战略,推动形成两翼并进、全面开放新格局,打造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有利于强化产业分工协作,培育新增长点、凝聚新动能,形成带动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合力;有利于探索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形成分工合作、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优化吉林省中东西“三大板块“战略格局;有利于共守生态底线,推动环境保护共建共治,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目标。
 

  发展思路
  建设长春经济圈,必须围绕区域总体定位,统筹经济增长、生态保护、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充分发挥各城市比较优势,促进内部分工协作和整体对外开放。
 

  战略定位
  坚持立足吉林、走向全国、放眼世界,全力将长春打造成“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大长春“、带动“大吉林“、引领“大东北“。

  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摄。“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是高质量发展在吉林的生动实践,核心是省会带动战略,也是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举全省之力把“长春经济圈“打造成全省创新转型的核心区、区域协调发展的示范区、绿色宜居宜业的生态区、内陆开发开放的先导区、百姓生活幸福的样板区,构建大长春经济圈,引领一体化、协同化、同城化发展,率先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振兴发展新路。

  一带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主区域。“长春经济圈“是“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的核心区域,通过引领“双廊“,打造支撑全面振兴发展的东北亚现代产业聚集区;通过带动“双带“,打造东北亚区域开放与合作的战略支点;通过延伸“双线“,打造东北亚文化交流与旅游集散中心;通过引导“双通道“,打造东北亚区域综合交通枢纽;通过做大“双基地“,打造国家级创新创业基地;通过主导“双协同“,打造吉林省区域协调发展的先行示范。

  一一引领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的主动力。充分发挥“长春经济圈“作为吉林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作用,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深入推进“一门、一网、一次“政务服务综合改革等为抓手,打造东北营商环境示范区;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引领,聚焦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打造“数字吉林“样板区。

  实施全省对外开放战略的主力军。聚焦建设我国向北开放重要窗口目标,增强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自觉性,打造对外开放合作协同发展中心、中日韩经济合作和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枢纽、中俄合作重要桥头堡,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国际合作示范区、面向欧亚物流枢纽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四大开放平台,率先推动吉林与沿线国家贸易通、人流通、设施通、资本通。

  一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主战场。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天下粮仓的历史传承,建成全国大宗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争当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排头兵;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发展汽车、石化、先进装备制造、农产品精深加工、医药健康等产业,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实施服务业提升工程,加快构建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建设辐射全省、覆盖东北、面向东北亚的高品质服务业高地。

 

上一篇:深圳观澜高新园区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下一篇:长辽梅通白敦医药健康产业走廊发展规划(2018-2025年)功能定位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