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减排潜力,对“双碳”背景下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的中长期发展愿景进行展望,并对近期的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发展以及规模化开发利用重点进行分析。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具有安全性高、电力品质高、储能规模大、可双向连接电网的优势,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将发挥中坚作用。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加快推进钢铁行业低碳转型并提前实现碳达峰,不仅是国家建设的需要,也是钢铁行业自身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河北省作为钢铁企业众多的钢铁大省,低碳转型意义尤为重大。
碳中和背景下,川西北在全省减碳格局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今后,川西北参与减碳的方向与路径是什么?难点又在哪里?在全省碳达峰碳中和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川西北,又能否改写全省区域发展格局?
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目标的关键在于能源转型,工业园区碳排放成为了碳中和目标下的减排关键所在,我国工业园区低碳化转型历程可总结为四种类型:循环经济工业园、生态工业园区、低碳工业园区、近零碳排放示范区。
虽然在低碳园区、生态园区、绿色园区建设方面已经形成一定基础、积累了一定经验,但“碳中和”园区作为产业园区开发建设和转型升级的新概念、新形态,整体上仍处于探索阶段,有四方面问题亟待进一步深化研究和加以解决。
工业园区是工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园区企业通常又是用能大户。“双碳”目标的提出,对工业园区低碳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工业园区如何实现低碳发展?园区用能改造如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企业如何从中受益?
铝工业是发展国民经济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工业,也是有色行业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源。因此,探索铝工业碳减排路径对实现我国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
碳中和重要的赛道就包括:光伏、水电、风电、氢能、可控核聚变、特高压、储能、新能源汽车等等多个细分赛道,目前从资本市场表现看比较火的是新能源汽车、光伏、特高压。
建议推动建立碳交易区块链网络,构建基于区块链的“确权—交易—维权—处罚”全流程碳交易管理与保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