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以来,在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升的背景下,低空经济成为了经济增长的一个全新热点,并由此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无人机、热气球等,这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新的动力。因此需要我们把握机遇,加强改革与创新,主动拓展市场发展空间,推进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在此期间,还需要深入分析各种制约因素,保障低空经济产业能够健康、平稳且有序地发展。本文基于我国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问题从法律法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运行管理、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等方面出发,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发展对策。
一、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保障低空经济发展
第一,要做好顶层设计,编制完善的发展规划。对于政府部门来说,需要结合国家战略以及地方特色,编制一个有针对性的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中的目标、方向与路径,从而奠定政策指导的基础;第二,要健全法律法规政策体系,进一步明确权责边界。对于政府部门来说,需要加速立法,制定有关低空经济的法律法规并逐步完善,明确多方权责关系,保障低空经济的稳定发展;第三,加大监管力度与执法力度,保证低空经济能够有序发展。对于政府部门来说,需要着重做好低空经济产业相关活动的监管工作,严厉打击违规违法现象,维护市场竞争环境,全力保障相关人员的权益;第四,要加强政策支持,鼓励和引导企业进行投资创新。对于政府部门来说,需要借助财政补贴以及税收优惠等手段,鼓励企业向低空经济产业投资,带动技术创新与产业优化,实现高水准的产品升级,从而实现整体上提升竞争力的目标;第五,要促进国际合作和相互交流,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与产业技术。政府部门需要参与国际上有关低空经济的各种合作活动与交流活动,并积极引进相关技术与经验,借此提高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水平。
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奠定人才支撑基础
人才培养的第一通道就是教育,因此首先建议我国的高等院校、特别是职业院校充分发挥自身在教育、人才资源以及科技探索等方面的优势。特别是针对航空高校来说,要坚持落实产教融合,为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服务。比如设立有关飞行技术、智能飞行器、低空航线规划、低空交管等有关低空经济的学科专业,从而适应我国低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需求,培育出更多优秀的低空经济领域人才。此外,建议教育部门、人社部门、工信部门、科技部门联合开发有关低空经济领域人才的专业培训指南,大力支持科研机构以及航空院校组织专业技能培训等活动,从整体上提高低空经济领域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与技能水准。

三、加强科技创新应用,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第一,要加强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对于政府部门来说,需要增加该领域内的科创投入,并积极引导企业在研发经费方面加大投入。鼓励科研机构以及高校和企业开展合作,共同解决低空经济发展中的技术难题。政府部门还可以设置专项资金,为低空经济产业相关创新项目的发展提供支持;第二,对技术创新工作体系加以完善。要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工作体系,其中包括创新平台、创新政策以及创新组织等多个方面。借助政策引导、平台支持以及组织协调等多种方式,引领低空经济产业内的技术整体革新;第三,要大力推动技术运用与技术推广。鼓励企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技术革新成果,从而实现技术的高水准应用。借助政策扶持或者市场推广等方式,让低空经济新技术能够得到广泛的运用与普及;第四,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培养出更多具备实践能力、创新思维以及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从而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对于政府部门、相关企业以及高校来说,需要通力合作,共同建设专业人才培训基地,推进产学研一体化的全新培养模式;第五,建立完善的技术标准与技术体系。结合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特征与需求,制定完善的技术标准,并引领企业主动遵循这些标准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借助这些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能够全面提升技术能力与产品品质;第六,加大科创力度与技术应用力度,全面提升技术水平,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只有积极地推进创新,提升整体技术水平,才能让低空经济领域在国际竞争当中获得更好的地位。
四、增强低空空域管理,健全运行管理机制
目前,我国航空系统是由民航与军航两大部分所组成。航路内管制指挥由民航负责,航路外则由空军负责。但是,通用航空一直以来都处于边缘位置。一些低空活动需要申请航管部门同意,且有复杂的申请与审批程序。为此,应当建立起更加安全、更加便捷、更加高效的运管机制。第一,需要空军与民航实现系统联网,从而通过信息共享的方式加强协作,简化审批流程,尽量缩短申请与审批时间,便于航空用户报告或申报计划;第二,需要从当前的空管系统实际出发,借助现代卫星等技术把管制工作站和应答机数据、航空机载导航仪等联网在一起,建立起全新的管制网络系统,从而提高低空空域监管水平,对航空状态进行跟踪监控;第三,可以借助计算机手段与地面通信,把管制工作站、通用飞行活动信息、通用服务管理部门等联网在一起,建立起一个以地面信息为基准的管理系统,并通过在网站发布信息或者低空航图等手段,第一时间将空域管理相关规定公布出来,同时发布飞行需要的信息。这样能够大大提升运管效率与服务效率。
五、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壮大主导产业
第一,要明确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对于政府部门来说,需要结合国家战略以及市场需求制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的重点领域、优先方向以及整体目标,引领产业结构的整体升级;第二,要加强政府支持,实现产业全面集聚发展。对于政府来说,需要出台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其中包括土地、金融以及税收等多个方面的政策支持,并积极鼓励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形成完善的产业集群;第三,要抢占国际标准,助推我国企业抢占更大份额的国际市场。现如今,我国低空经济领域内的各行各业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并且在国际市场中也开始处于领先地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低空经济相关产业与技术的发展。为此,应当指导我国头部企业带动标准体系的制定,并支持我国企业在低空经济领域做大做强。
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经济承载能力
第一,要完善相关政策与法规。对于政府部门来说,需要着重做好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监管,进一步明确我国低空经济领域内的发展空间、安全标准以及准入条件,从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第二,要增加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企业与政府部门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投入,其中包括航空器维修、飞行管制工作平台、通信导航等多种基础设施,从而满足我国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需求;第三,优化机场内部布局。结合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特征,对基础设施进行合理规划与布局设计。比如航空旅游场所或者无人机专用生产基地等,全面提升低空经济产业集聚效应;第四,提高应急救援水平。要建立完善的低空经济产业应急救援工作体系,从而提升相关企业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意识与能力,保证低空经济能够平稳安全地发展。总体来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属于提高低空经济产业承载能力的核心与重点。因此,需要相关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以及企业共同努力,着重加强创新与投入。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创造条件。(作者:荆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