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并明确指出, 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加快破解“三农”问题、加速推动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举措, 被庄严写入党章, 为我国做好新时代背景下的“三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
1 现实背景
“三农”工作自1949年以来就始终被视为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 放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同时, 在党和国家长期以来的不懈努力之下, 我国“三农”事业的发展也取得了令全世界为之赞叹的成绩:一是农业发展中较为落后的生产方式得以转变, 国家对农产品生产的品控体系建设更加完善, 对农产品的整体质量要求更高;二是过去传统的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促进了农业产品的供给更加丰富多样;三是现代化的美丽乡村建设加速推进, 农民的居住条件大为改善, 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但是, 由于主客观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我国“三农”工作还是存在着各种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农业生产方式仍显落后;二是农业的产业化体系不健全, 其经营管理方式还比较落后, 产业运营机制也比较单一;三是在“美丽乡村”建设中, 农民收入增长动力不足, 农村老龄化、留守儿童、空心村等问题突出。
2 理论背景
不管在哪个历史时期, 党和国家从来都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我国的“三农”思想, 也是经历了各届领导集体的不断丰富和完善, 才慢慢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949年以后, 毛泽东同志指导农民走上农业合作化道路;邓小平同志认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是农业生产关系的创新, 提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江泽民同志提出, 要统筹城乡发展,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始终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胡锦涛同志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三农”问题, 并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这些都为我们党和政府在新形势下发展“三农”事业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1]。
(三) 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1 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三农”发展的新思路
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进程中, 党和国家根据各个阶段出现的不同问题, 提出了不同的战略思想。“三农”工作在新时代背景下, 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为此,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新的总要求, 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1]。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为新时代发展和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2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的升华
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了农业现代化、农民职业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思想, 为我国“三农”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1]。习近平总书记基于新时代的新特点, 对“三农”思想进行了补充、完善和提升, 进一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新理念。
3 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举措
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思想、新方略, 中国梦的具体目标是达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其实质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 乡村振兴战略事关“三农”的发展, 特别是广大农民的中国梦的实现, 是实现整个中华民族中国梦的重要举措。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起源于产业竞争情报监测,发展壮大于规划咨询,成名于规划思想。专注于产业及产业园区大数据、咨询、规划、设计、资本、招商、托管19年。时刻洞悉乡村正在发生的巨变,经手相关
乡村振兴规划项目数十例,如:
乡村旅游项目:北京大兴区爱情海玫瑰园定位及业态规划
乡村振兴项目:福建福州闽侯县城乡发展战略规划
达州市富硒茶及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四川宣汉县马渡石林茶海观光农业园总体建设规划
北京蟹岛农业观光园总体建设规划
黑龙江大庆市循环农业发展规划
汕尾市陆河县林中花溪农业综合开发田园综合体项目
河间景和田园综合体发展规划
国家首批试点项目中国高安巴夫洛田园综合体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