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类政策解读  政策解读
规划类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规划成果  规划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产业调研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招商策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概念规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地产策划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投融资顾问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园区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产业规划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企业战略成果
首页 > 走进中机院 > 中机院观点 > 中机院观点

黔西南州康旅产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来源:原创  时间:2025-10-13  点击:128
上一节我们分析黔西南州康养产业发展优势与现状,从旅游业“六要素”角度出发,分析黔西南州康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本章节将在此基础上提出黔西南州康养产业发展模式建议,具体如下:

上一节我们分析黔西南州康养产业发展优势与现状,从旅游业“六要素”角度出发,分析黔西南州康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本章节将在此基础上提出黔西南州康养产业发展模式建议,具体如下:


一、提高康养产业资源的“利用率”

通过开展科学研究,结合黔西南州康养产业发展规划,深入挖掘与开发黔西南州在海拔高度、洁静度、和谐度以及夏季温度、中药材种植与栽培等方面的特色与优势。深入研究如何围绕海拔高度做文章,打造康养品牌的同时开发康养体验项目。随着城市现代化发展进程,人们越来越憧憬清净宜人的生活环境,要持续保护和改进黔西南州生态环境,加强造势宣传进一步扩大黔西南州“洁静度”的影响力。要持续深入开展“加油文化”社会融入机制研究,真正将“加油文化”厚植于黔西南人民,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加大对温度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研究,形成一系列夏季康养产品与旅游服务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黔西南州夏季康养。进一步夯实“优产度”基础,充分整合中药材种植与栽培相关资源,形成相关产业链的同时开发康养系列产品,例如开发定制药园,为游客提供药材相关知识与康养知识的同时,为游客带来药材种植体验等。结合黔西南州药、食资源,开发药食同源系列产品,形成特色康养产品等。

黔西南州康旅产业发展对策及建议

二、加强康养产业的“统筹力”

建立跨部门、跨产业的多元化的康养产业发展协调机制,确保康养产业的规划与实施能够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要统筹制定科学合理的康养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确保各项措施能够有序进行,同时要明确“康养+”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户外运动、食品药品、医疗保健的发展规划,进一步深化“康养+”多业态融合发展。要建立康养产业数据库,定期收集和分析康养产业相关数据,为政策制定和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要推动康养产业标准化建设,制定相关服务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提升服务质量和行业整体形象。要加大对康养产业的宣传推广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提高黔西南州康养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要鼓励和支持康养产业的创新,包括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要建立康养产业发展人才库,培养和引进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康养产业专业人才。


三、扩大康养产业的“覆盖度”

要加强旅游景点的整合与规划,丰富1—2月、5—10月康旅精品项目,深挖资源开发3—4月、11—12月康旅精品项目,探索打造覆盖“全季节”的康旅产业链。针对不同的社会群体、年龄受众开发不同康养服务产品。例如针对老年人的养生保健服务、针对年轻人的户外探险活动以及针对家庭的亲子互动项目,并在项目中融入健康管理全过程,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扩大“全受众”覆盖范围。要基于以上内容,重新梳理黔西南州可发展的康养产业,规划形成覆盖全域的康养产业链,以产业链满足社会需求,以需求拉动产业链发展。同时要通过健康教育、健康宣讲、增设宣传栏等方式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提升其对“康养+”产业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最终形成“全域全链”的康养产业发展新格局。


四、扩充康养产业的“人力资源”

深入实施“雁归”计划,为返乡创业人员提供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包括税收减免、创业指导、市场开拓等,以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同时,通过建立人才回流机制,吸引在外务工人员和专业人才回乡就业,为康养产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深化政行企校合作,动态调整康养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及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康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确保学校培养的人才正是社会所需要的。要进一步加强康养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鼓励在职人员参加康养产业相关的培训和进修,提升其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建立康养产业人才激励机制,通过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职业发展路径和良好的工作环境,吸引和留住人才。此外,还可以通过政策引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康养产业人才的培养,例如通过税收优惠、资金支持等方式,促进康养产业人才的多元化发展。最后,要加强康养产业人才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康养理念和服务模式,提升本地康养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五、提升康养产业的“品牌度”

利用黔西南州独特的自然风光、民族文化以及中药材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康养产品和服务,如结合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文化,打造民族特色的康养体验项目,如依托苗药、布依药等传统药材开发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健康品牌产品,如药浴、药膳、药茶等,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健康养生体验,塑城市康养品牌。通过举办康养文化节、健康旅游节等活动,加强对外宣传,提升黔西南州康养产业的影响力。要注重康养品牌的质量管理和持续创新,确保康养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市场和游客的不断变化的需求,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做优做强一两个康养品牌,以点带面,促进黔西南州康养产业的发展,例如以“民族文化+抱团养老”为主的纳具·和园、以“民族医药+医养旅结合”为主的草喜堂、以“森林康养+现代轻奢体验”为主的云屯生态旅游度假区等。


六、改善“交通便利性”

改善“交通便利性”是提升康养产业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建设完成“盘兴”高铁路段,提升道路网络的通达性和便捷性;优化现有交通路线,增加通往主要康养旅游景点的公共交通频次和班次,确保游客能够方便快捷地到达目的地。做好景区停车位规划,以满足自驾游客的需求。发展智能交通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交通管理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加强康旅景区内管理,例如禁止游客车辆进入万峰林景区内,同时加强景区内自行车、电动车租赁点的管理。加强“交旅”合作,实时更新交通信息,为游客提供准确的出行建议和路线规划。在航空方面,根据现有需求,适当增加航班的班次,同时面向康养需求较大的城市丰富和拓展航空路线,以提高相关群体来黔西南享受康养产品与服务的便捷度。(作者:王云、李凌燕、原畅)



上一篇:黔西南州康旅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下一篇:基于乡村城镇化形态演变的产业社区发展模式——以深圳坂田北片区为例
规划首页 | 业务领域 | 规划收费标准 | 资源优势及资质 | 咨询业绩 | 官网地图
Copyright 2000-2020 中机产城规划设计研究院 版权所有 北元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总部基地汉威国际广场4区3号楼5层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66-8495
传真:010-51667252-666
备案号:京ICP备08008382号-3
扫一扫关注
中机院
园区规划
产业规划
中机院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