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环评是环境宏观决策的重要支撑,是“三线一单”源头预防功能的深化、延伸。规划环评作为承上启下的环境影响预防性准入制度,对上衔接“三线一单”空间管控要求的落地;对下发挥对项目环评准入的约束和指导作用。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作为各类规划环评中数量最多、空间范围界定最清晰、污染和风险防控成效最易显现的一类,应成为提升“三线一单”有效落地实施的重要抓手。
一、基本原则
维护空间格局,坚持不打破。规划环评应衔接“三线一单”空间边界准入要求,限制或规范开发行为,不打破区域空间或流域空间保护与开发的界限,进一步发挥“三线一单”的空间约束和引导作用,从源头防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强化目标约束,坚持不突破。规划环评应衔接“三线一单”总量准入要求,通过有效控制和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强化“三线一单”在环境质量底线不突破中的统筹协调作用,进一步落实和支撑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加强效率提升,坚持不超载。规划环评应衔接“三线一单”资源能源效率准入要求,从优化产业发展方向,提升能源效率、用水效率、土地资源效率,控制资源能源利用总量等方面落实并细化管控要求,确保开发建设活动不超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要求。
细化管控要求,坚持不放松。规划环评应衔接“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准入要求,通过对规划环评中小尺度管控分区和管控要求的细化和深化,突出“三线一单”环境管控单元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落地见效。
二、技术路线
结合“三线一单”成果,强化规划方案与“三线一单”管控分区、管控要求的衔接协调,简化现状调查内容,细化制约因素,指导规划环评确定环境目标,分解总量、落实减排,严控增量、提升效率,落实并细化管控要求,发挥规划环评在环评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三线一单”提出的底线性和约束性要求给予落实和反馈。
本研究以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为例,确定了其与“三线一单”成果衔接的技术路线,见图1。

图 1 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与 “三线一单” 成果衔接的技术路线图
三、主要内容
结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产业园区》(HJ131—2021)以及衔接技术路线可以看出,产业7园区规划环评与“三线一单”成果的衔接主要体现在规划分析、现状调查与回顾性分析、环境目标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评估、规划方案综合论证、规划优化调整建议、园区“三线一单”管控要求等方面。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规划环评中的多个环节都会涉及与“三线一单”环境质量底线目标的衔接,并呈现逐层深入衔接的特点。
(1)衔接协调规划方案与“三线一单”成果
在分析规划范围、功能定位、空间布局等规划要素时,应与区域“三线一单”成果进行符合性比较。一方面明确产业园区所在环境管控单元的范围、类型、目标、管控要求,以及区域污染物的削减要求;另一方面识别并明确产业园区在目标、空间布局、资源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的冲突和矛盾。
(2)简化现状调查与回顾性分析环节
开展区域环境现状调查及评价时,应利用区域“三线一单”中符合时效性的资料成果,简化规划环评中相关工作内容。在回顾性分析中,结合“三线一单”成果中对区域资源环境特征及各要素环境问题的研判,以及规划区域特点,重点分析产业园区规划范围内的资源利用水平、环境质量等现状与区域资源利用上线、环境质量底线之间的差距,明确与区域生态保护红线之间的空间关系,进一步细化产业园区规划范围内的突出环境问题和资源环境制约因素。
(3)指导环境目标制定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确定各评价时段具体环境目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应结合规划方案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衔接区域相关环境管控单元的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目标,设定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不同评价时段生态功能保护、环境质量改善、污染防治、资源开发利用等的具体目标及要求,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4)落实环境质量底线与污染物总量管控要求
在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评估中落实环境质量底线与污染物总量管控要求。在设置预测情景时,应以“三线一单”确定的环境质量底线目标为评价基准,设定不同的情景方案。预测不同情景方案下规划实施后对“三线一单”环境质量目标的浓度贡献,并明确预测情景下实施的具体减排举措和污染管控要求,预判区域环境质量底线目标的可达性。结合“三线一单”设定的底线目标及区域污染物总量管控要求,评估产业园区污染物排放量在区域相关环境管控单元污染物允许排放量的占比情况,并提出产业园区削减存量污染物和控制新增污染物排放量的建议方案。
(5)落实并细化管控要求
在规划方案综合论证和优化调整建议中落实并细化管控要求。在综合论述规划方案的发展规模、布局(选址、选线)、产业结构、环境基础设施等的环境合理性时,应衔接区域资源利用上线、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对规划实施的约束,落实并细化“三线一单”管控要求。对“三线一单”成果中给定的管控要求,在严格落实的前提下,应突出问题导向和精细化治污,结合产业园区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问题,提出严于“三线一单”的管控要求。
(6)落实并拓展延伸管控要求
在产业园区“三线一单”管控要求中落实并拓展延伸管控要求。在编制园区“三线一单”管控要求时,应结合“三线一单”对区域共性问题和规划环评对园区个性问题的统筹研判,制定针对性的管控要求。一方面,应对区域“三线一单”中各环境要素∕所在环境管控单元、生态空间、环境质量底线、环境风险、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等管控要求进一步细化和落实;另一方面,应结合园区环境质量,改善主要短板及全过程环境管理的薄弱环节,因园制宜,制定园区“三线一单”管控要求。(作者:许亚宣,李小敏,于华通,赵果,田健,姚懿函,詹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