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2026 年环资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政策备受关注。这不仅关系到生态环境的改善,也为相关企业和项目带来了重要机遇。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份投资指南的重点内容。
中央预算内投资,简单来说,就是国家发改委安排的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专门用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像新建、扩建、改建等工程。其目的在于补短板、调结构、惠民生,在环资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
哪些项目能申报?
1.重点行业节能降碳:针对电力、钢铁、有色等十大高耗能行业,像节能降碳技术改造,特别是能源梯级利用、能量系统优化的综合能效提升工程;还有园区能源系统优化,比如供热基础设施节能升级改造、余热余压利用;以及煤电机组 “三改联动” 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示范工程,都在支持范围内。
2.循环经济项目:涵盖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塑料等十大类废弃物循环利用项目,还有尾矿、煤矸石等大宗固废综合利用,通过高附加值利用,变废为宝。
3.低碳零碳负碳示范:这类项目致力于探索新型低碳技术与模式,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示范。
4.应对气候变化基础能力建设:比如提升气候监测、预警等能力的项目,有助于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5.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设施的建设与升级,关乎城市环境质量的提升。
6.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改造:推动企业采用更清洁的生产工艺,减少污染排放。
7.水污染治理和节水:像城镇污水管网新建和改造,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利用;还有城市再生水利用、高耗水行业节水改造等项目。
申报有什么要求?
一般来说,申报项目要前期手续齐全,具备开工条件,不能是已完工项目。同时,要符合国家相关政策和投资方向。不同项目的投资补助比例有所不同,例如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改造和重点行业节水改造项目支持资金按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 15% 控制,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项目支持资金按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 20% 控制,其他建设项目按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分别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 40%、60%、70%、70% 控制,单个项目支持资金原则上不超过 1 亿元(全额补助的地区除外) 。
企业和相关单位若想申报,需提前做好准备,密切关注各地发改委发布的具体申报通知,按要求准备详细的申报材料,如项目单位基本情况、项目基本情况、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等。
2025年是"十四五"最后一年,2026年政策可能调整,具体申报要求以各地发改委最新通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