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上期提到的宜兴环科园和盐城环科城的创新创业发展路径和由此形成的创新创业资源环境状况比较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可供中国环保产业园区参考借鉴。
1. 充分调动创新创业主体积极性,实现创新创业资源聚集
紧跟国家环保发展战略,抓住政策机遇,争取政府扶持,借助政策洼地效应进行招商引资。积极推动园区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通过共建平台等合作形式搭建与科研院校的稳定交流渠道,借助其力量补全自身研发能力和人才资源的短板。构建产业联盟以协调园区企业、整合创新创业资源,可参考环境医院模式,带动产业链共同发展。
2. 围绕创新创业主体,完善配套服务体系
从创新创业主体的发展需求出发,完善孵化、检测、培训、展示等配套支持,建立场地、仪器共享制度,提高对产业化服务的关注度,通过引入专业的法律、金融、咨询等配套机构或建立稳定合作关系,为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保障。建立线上综合管理平台和信息交流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
3. 重视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形成核心竞争力
以仪器设备经费补贴、检测中试等服务优惠的形式为园内创新活动提供支持,补全中小企业研发投入能力上的短板。组织开展环保展会、产业研讨会等活动,为企业获取行业前沿信息建立渠道。设立科技创新奖项,根据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情况、发明专利拥有数等指标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激发企业创新热情。立足创新,打造技术高地,实现高端化发展。
总结
随着我国环保产业的不断发展,产业园区将发挥日益关键的作用。要走出当下创新能力不足、创业规模有限的困境,需要从不同资源角度入手,通过加强多方合作、优化配套服务、鼓励创新研发,引导各类主体积极参与创新创业,走上创新引领的高端化发展道路。(作者:常杪,陈青,徐欣馨,王世汶 ,杨亮)